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宇宙线和超高能天体物理是当代基础科学的重要前沿学科。我国和日本在西藏进行的宇宙线合作研究,是当前我国宇宙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高海拔的地面可以观测到更多的宇宙线高能粒子,宇宙线研究最好能在数千米高山上进行,而日本没有4000米以上的高山。中日两国的合作研究酝酿于1978年,正式合作从1980年开始。实验基地设在拉萨附近的曲水县甘巴拉山(海拔5500米)上,探测手段是由铅板和X光片组成的量能器,主要记录超高能宇宙线粒子在大气中产生的空气簇射的轴心附近的高能粒子束,进而研究粒子核作用特性和原初…  相似文献   

2.
地球大气簇射是由高能宇宙线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大量次级粒子,由于星际物质和磁场等影响,使得大气簇射过程异常复杂。为了追溯宇宙的起源,并研究宇宙线的性质及其起源,使得高能宇宙线方面的研究成为了天文学领域以及高能物理学领域中很热的一个课题。在Geant4环境下编写了一套计算机仿真模拟程序包——EASS(地球大气簇射仿真.the Earth’s Atmosphere Shower Simulation),研究了高能宇宙线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的大气簇射物理以及地球磁场对大气簇射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云南科技管理》2019,(2):62-63
<正>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其起源是当代物理学和天文学中未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云南大学在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研究方面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云南大学一直开展宇宙线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宇宙线国际合作项目。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开展了银河系及河外各类致密天体高能物理过程及其对高能宇宙线可能贡献的研究。1999年,云南大学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联合成立了云南省天体物理中心(即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宇宙线发现100周年。本文回顾了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历程,重点考察了我国早期留学物理学者的前沿工作、云南高山站的建立、宇宙线研究所的拟议和停办、高山乳胶室的发展,并简要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超高能现象研究和天体物理研究。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的曲折历程是我国基础科学发展的缩影,科学知识扩展的需要是科学仪器和科学机构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LHAASO)项目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宇宙线研究领域提出的重大前沿项目,也是中国在西南地区布局的又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HAASO项目的实施将最终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宇宙线研究中心,与世界其他3个宇宙线观测站(位于阿根廷的极高能宇宙线观测站、位于南极的中微子天文观测站、待建的甚高能伽玛天文观测站)形成优势互补,对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发起冲击,并推动粒子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产生突破性进展。同时,项目的建设运行也将对设施所在地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提高地区科学普及水平,并带动相关经济文化发展。文章将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地方的科技教育及经济社会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弘伟 《百科知识》2003,(5):27-27
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或者我们人类自身冲破大气层的屏障,来到太空的时候,所面临的最大的危险不是真空,也不是低温,而是宇宙线。这是一种从银河系其他区域射向地球的高能原子核。当地球在银河系里面行进时,四面八方的宇宙线简直可以用枪林弹雨来形容,而这种子弹似的高能宇宙线撞击到电子器件,有可能破坏器件的工作;撞击到人体,有  相似文献   

7.
1科学背景宇宙线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流,主要由质子和多种元素的原子核组成,它携带着宏观宇宙、微观世界和空间环境的科学信息,联系着宇宙的历史、天体的演化、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日羊八井宇宙线合作实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羊八井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超高能γ天文观测提供了极好的物理条件。羊八井海拔430 0米 ,有良好的交通、能源和社会生活设施 ,空气透明度好 ,是理想的空气簇射高山站址 ,可以用最少的人力和辅助设备实现高质量的长期连续观测。1 项目背景中日羊八井宇宙线合作实验是中日合作西藏甘巴拉山乳胶室实验的发展和继续。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牵头的乳胶室实验合作项目开始于1 980年 ,在我国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建工学院和日本神奈川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琦玉大学、宇都宫大学、弘前大学学者的参…  相似文献   

9.
自从上世纪20年代宇宙线被发现以来,其起源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困惑.这一未解之谜也因此被列入21世纪11大科学难题之中.在宇宙线起源的探寻中,不受磁场偏转影响的中性成分(如光子和中微子)很自然的成为宇宙线源头的信使.此外,通过测量受磁场影响微小的高能(>50 EeV)带电粒子,也可以获取源的信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γ天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有望破解世纪之谜.为了提高地面探测器的观测能力,发展宽视场和高灵敏度的巡天扫描探测手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位于我国西藏羊八井国际观测站的两个实验所采用的正是这种大气簇射的测量方法,它们分别是中意合作ARGO实验和中日合作AS_γ实验.为获得更高灵敏度,我们提出了在西藏羊八井建立集5种探测手段于一身的大型复合实验阵列(LHAASO).本文对宇宙线观测的发展历程以及前景做了详细介绍,在后半部分对LHAASO的物理背景和实验方案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191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通过热气球实验第一次发展宇宙线粒子以来,人类对于宇宙线的探索就从未停止。尤其是关于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和加速机制至今仍是宇宙线科学的未解之谜,本文就宇宙线加速机制中的激波扩散粒子加速理论展开叙述,说明带电粒子是如何在激波中加速的。  相似文献   

11.
宇宙射线是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自动送上来的宇宙深处的物质样品。它联系于宇宙的历、天体的演化、空间的环境和许多未解的科学之。在地球上对原初宇宙线的探测是通过其与大气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群———广延大气射(EAS)来进行的。EAS在大气中有其发生、发和消亡(对小EAS而言)的过程。测量只能在它们未消亡之前进行,最精确的测量则是在它的发展大处。为此,我们必须向约5000m的高山进发去找一个高海拔观测站。在拉萨市西北念青唐古拉山主峰脚下,有一片约70km、宽约7—15km、海拔约4300m的山间地,叫羊八井,它是藏民传统的牧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羊八井ARGO实验计划即全覆盖式阵列计划的进展状况及其所开展的宇宙线天体粒子物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1977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文裕教授访问了日本宇宙线研究所,自此宇宙线研究所开始了与中国的交流。这一年正是中国逮捕“四人帮”的第二年,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张文裕所长以严厉的口吻讲述“四人帮”如何搞破坏活动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中国的科学研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远远落后于世界,为此他强烈希望和日本开展学术交流。张文裕教授年轻时曾经留学美国,在因发现正电子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安德逊教授的实验室学习云雾室技术。他在1955年建立的云南省落雪山宇宙线观测站(海拔3200米)指导宇宙线研究工作,培养了许多科研人员。1973年,原子能研究所的一部分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文裕教授担任第一任所长。云南宇宙线观测站的全部科研人员转到了北京新建的高能物理研究所,此后该所成为中国宇宙线研究的中心。宇宙线研究室由乳胶室、空气簇射、气球、x线、模拟等研究小组组成,主任由霍安祥担任,科研人员大约有50。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来说,他们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碳-14测年技术,通过这项技术,他们可以推测一具已死生物残骸的年龄。不过很少人知道,他们能使用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天外来客——宇宙线。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射线,主要是由高能质子组成,此外还有伽马射线、氦离子和正电子等。这些高能粒子的能量有多大?我们知道地球上迄今最大的粒子加  相似文献   

15.
正寻找和研究宇宙基本粒子,高能对撞机是一个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起,在高能对撞机的帮助下,大量理论上被预测的夸克、轻子、玻色子等基本粒子相继被发现,粒子物理学研究进展如火如荼。针对对撞机上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复杂的粒子物理理论进行数值计算与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高能物理实验的结果相比较变得愈加重要,这些需求促进了粒子物理唯象学的发展。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验的学科,粒子物理唯象学的研究既要求研究者对粒  相似文献   

16.
宇宙太空     
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获得迄今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悟空”取得首批科学成果;利用“悟空”采集到的数据,科研人员获得了世界上迄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悟空”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成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共采集了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其中包含约150万颗25Ge V以上的电子宇宙射  相似文献   

17.
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是90年代物理学的重要的学科前沿领域。它的目的是在高能量的大型加速器实验和宇宙线实验中,研究相对论性重离子诱发的核聚变反应,探讨在高温和高密的极端环境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粒子和新物质形态。它是涉及粒子物理、核物理、统计物理、宇宙线物理和宇宙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的新生长点。“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理论与核乳胶实验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基金项目。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包括:相对论性重核的聚变反应动力学,核碎裂和粒子产生的性质及检测分析,强子物质与夸克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间的相变与新物质形态,在国际合作中利用国外大型实验设备,进行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实验。  相似文献   

18.
宇宙线是从宇宙空間落到地球上来的高能粒子流,其中有部分竟能穿过一米厚的铅板,甚至在地下几千米深处还能发现它的踪迹。宇宙射线的研究工作与物质桔构、地球物理、天体演化和宇宙航行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宇宙线是来自地球之外的空間,为了减少空气吸收的影响,一般宇宙线实验室都設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另一方面由于地球磁場的作用,只有能量較高的宇宙线才能射到低緯度地区。在不同緯度的地区設立一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宣布,他们成功地直接观测到了电荷宇称失衡(GP对称失衡)的现象。科学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涉及到“小林-益川”理论以外的新粒子。现代物理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质量的粒子及反粒子,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科学家并未在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1964年,美国科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在研究K介子时发现了电荷宇称不守恒现象,于是引起对反物质的研究。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应存在反物质世界,应有反…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实现了3次重大的跨越,粒子物理的成就为其顶峰。世纪之交的中国粒子物理学,应当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结合中国的国情,认真制订中国粒子物理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充分利用BEPCII进行粲物理精确测量前沿的研究,同时选择有特色的非加速器物理实验,如粒子天体物理实验、宇宙线观测、中微子物理实验等。我们应大力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搞好LHC实验,并积极部署大型直线对撞机的国际合作。高能物理研究基地还应当积极为其它学科提供先进手段和大型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