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只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单调、沉闷、刻板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通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老师的课堂设计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教师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之一是: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猜测、归纳和总结的词汇或规律,都由老师完成了。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反常”现象:课堂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气氛显得特别活跃,给人一种“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会”的感觉,然而一旦检测,效果却并不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通过分析研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结论的灌输,忽视了结论形成过程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甘玉存 《甘肃教育》2009,(19):34-34
农村中学普遍缺乏思想品德课专业教师,大多由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时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更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甚至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教学质量难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坚定 《湖南教育》2005,(24):28-29
传统教案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教案系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教学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显不出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学生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笔者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  相似文献   

6.
观点跟贴     
《班主任》2012,(5):43-44
正郝明莉:缺乏责任心的学生不能持续发展家长和老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社会、集体、家庭责任感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在班级生活中,由于很多学生缺乏这种责任意识,没有承担班级卫生、纪律  相似文献   

7.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之一是: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猜测、归纳和总结的词汇或规律,都由老师完成了。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教学工作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但要研究老师的教学方法,而且要研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二者缺一不可。然而目前不少教师,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只重视老师的教法改革,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当前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自发的盲目的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到的,由于缺乏指导,不少学生的学习方法很不科学,致使一些基本素质相同的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成绩差异很  相似文献   

9.
卢春梅 《教育导刊》2002,(10):10-12
传统的德育模式,只把学生看成是教师"教"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情感需要和道德内化.学生由于缺少参与,缺乏深入实际的道德体验,因此对外部的道德规范要求难以唤起共鸣,以致无法从内心里真正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丁利欣 《教育》2012,(9):42
身边有不少老师、家长常常抱怨:今天的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志向、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礼让、宽容,依赖性太强,经不起挫折,不能够主动吃苦磨炼等等。举目现实的教育,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只注重考试分数,不注重道德品格;只注重教知识,不注重教精神;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笔者认为,对于精神价值的守护,对于  相似文献   

11.
C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当孩子的问题变成句号后,一些教育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被忽视的更为突出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缺乏孩子动脑的“时空”,缺乏开发孩子思维的“家庭作业”,一些学校只注重对具体解题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换句话说,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其实,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问题意识只应该是其基本意识。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现代社会缺乏的是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者发令,学者顺应",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在课堂中,教室往往就是主体,他们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重"教"而轻"学"的行为忽视了学生生命体的本能。由于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很被动的接受知识,结果是学生的运动思维落后,对体育的活动热情大减,甚至对体育课产生冷淡、厌倦的学习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在体育课上不爱思考、不主动提出问题、创新精神缺乏的现状,这种情形令教师堪忧。  相似文献   

14.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就是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英语单词,语法等,由于教学内容缺乏技巧、情境,显得枯燥无味,整个的课堂显得波澜不惊,一些冷冰冰的语法词汇几乎成为学生的最好的摇篮曲,这些味如嚼蜡的内容,加之毫无表情的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老师教的痛苦,学生学得无奈,毫无快乐之感,本文就是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融乐于教,融乐于学。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 初一的青年教师小丽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他主动向初三的高级教师王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极力学习王老师的教学风格。小丽在自己的班级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模仿王老师,但教学效果却不好。分析其原因:第一,小丽只关注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因素,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常听数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简直没法教,一点数学思维都没有,讲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然而在指责学生的同时,又有多少老师能从自身找原因呢?又有多少老师能审视自己,反思自己?老师讲个不停,学生当时听懂了,再遇到还是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是给了个标准答案,更多是没在教学上下功夫,只教学生模仿,甚至连模仿都达不到,缺乏思考过程.作为重要学科的数学,给不少学生带来的不是享受、愉悦和成功,而是  相似文献   

17.
曾莉红 《教师》2013,(1):83-84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作文、爱作文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学生觉得无东西可写;再次就是词汇积累少,作文言辞干瘪、呆板,缺乏个性。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教师如何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喜欢写些什么,喜欢教师怎么上作文指导课,喜欢老师怎么评价自己的作文.等等,教师都心中无数,而是自作多情地瞎指挥.造成了很多学生对作文丧失兴趣。以上的难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品德教学停留于表面的认知状态,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只关注教,忽视学,重预设,轻生成,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师生之间缺少对彼此生命价值的认识,课堂成了简单知识的交易场所。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缺乏主动的发现、平等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小学生作文教学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的技巧。然而,现在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老师只重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的写作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本篇文章主要阐述的是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希望能为我国小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中职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缺乏学科的系统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钢琴教学中,大部分钢琴教师没有认真了解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没有按时拟订出各阶段应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措施,只按照自己当年在院校学到的"学院派"风格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布置作业没有针对性,对教学对象往往缺乏详细的了解,如年龄、心理状况、家庭背景,等等.对学科体系容易忽视,技能教学的随意性较大,较少系统地解决技能、技巧上的问题,缺乏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只教眼前,没有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学规律,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