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施工角度,结合部分实验结果,从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的使用、施工操作控制、高强混凝土材料的设计强度等方面,提出了对水泥、骨料以及高效减水剂、试配、环境温度、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泵送混凝土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出混凝土的组分,即水泥、粗细集料和水的比例。 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按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过试验室试配调整,然后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合理的配合比。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大都是根据经验试验确定。由于商品混凝土多数需通过泵送完成浇筑任务,基本属于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一般要使用高效减水剂或掺活性掺和料,使配合比基本参数的确定经过大量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实践而得到。1 试配用配合比计算1.1 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制…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4种高效减水剂,依据已有的外加剂减水率检测方法,以按GB8076-2008标准测定高效减水剂减水率数值为基准,与使用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法测定外加剂减水率进行比较;探讨砂浆减水率、外加剂含固量与其减水率之间的数据关系;以期为减水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的估算依据,从而快速判断混凝土减水剂的减水率以及和水泥的适应性问题,较好地配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降低做配合此时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在页岩陶粒轻质高强混凝土中,由于性能较差,加入一定量的硅灰会使其流动性、密实度、抗渗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有所提高,且硅灰还能取代30%以内的水泥来降低成本。主要是通过加入4%~22%硅灰量与水泥的比来增强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设计,从而得硅灰的最佳掺入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银川市德丰大厦,绿地中心301塔C60混凝土的应用。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采用了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聚羧酸减水剂的复掺技术对混凝土进行多组配合比设计,配制出达到工作性能和力学指标达到要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高强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C60以上的混凝土,现代高强混凝土由于采用了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便可用流态混凝土进行浇注,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从而达到在寒冷气候下进行浇注的目的。针对寒冷地区的高强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几乎各种混凝土都可以掺用外加剂,但必须根据工程需要、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等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一般混凝土主要采用普通减水剂,早强、高强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气温高时,掺用引气性大的减水剂或缓凝减水剂。气温低时,一般不用单一引气型减水剂,多用复合早强减水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采用防水剂,高层建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使用泵送剂等,为了发挥各种外加剂的特点,不宜互为代用。如将高效减水剂作普通减水剂用,普通减水剂当早强减水剂用都是不合适的。外加剂对不同的水泥有一个适应性问题,如某些减水剂对掺硬石膏的水泥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的主要技术途径是掺优质活性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使高性能混凝土变得既经济又具有环境生态保护作用.本文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承台混凝土为例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性能优越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高工作性和高耐久性.所以在工程施工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和超细活性掺合料,以改善硬化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保持混凝土高度的体积稳定性,文章从工程概况、高效减水剂及粉煤灰在工程的应用和双掺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途径等方面阐述了高效减水剂及粉煤灰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通常是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以砂石作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搅拌得到的水泥材料。由于混凝土在建筑建造中的用量极为巨大,因此以碎砖代替砂石作混凝土的骨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砂石供应不足的问题。笔者从再生骨料基本性能、用水量以及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和混凝土力学性能四个方面阐述了碎砖类骨料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表明,在使用碎砖类再生材料作为混凝土骨料时,要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就必须使用减水剂,从而使混凝土在性能上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充分利用高效减水剂和多组分复合料的超叠加效应,对骨料和配合比重要参数的优化和优选,配制出强度满足要求的C100混凝土,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该C100混凝土工作性能优异、耐久性能良好,达到高性能混凝土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持续提高,高效减水剂成为增强混凝土功效的重要成分之一。减水剂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延长施工时间,甚至会造成重大施工事故。不同的水泥和高效减水剂之间相容性差别很大,这是现代混凝土生产和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探讨了影响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因素与相应的提高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装配式的生态节能建筑中,全轻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的试验研究对装配式的生态节能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是全轻混凝土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的方面。提出一种装配式生态节能建筑中全轻混凝土材料最优配合比试验研究方法。依据不同的全轻混凝土的集料级配,以有效粒径与均匀的系数对集料的级配指标进行描述。以装配式的生态节能建筑的全轻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的实例为例,设计全轻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针对强度较低的C30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胶比,选用强度高的水泥与减水率较高的聚羧酸的混凝土减水剂,完成对装配式生态节能建筑中全轻混凝土材料最优配合比试验的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利用本文设计的水泥与矿粉胶凝材料能有效地降低水泥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风阳路跨线桥是大庆市目前唯一一座单柱式高架桥,由于工期紧、质量高,凤阳路跨线桥上部结构砼工程全部使用B5型高效减水剂,通过实践验证,B5型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中水泥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混凝土性能稳定,在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混凝土防冻害损伤的机理,提出了冬季混凝土施工防冻措施.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在设计配合比时采用高效减水剂和掺用防冻剂,在施工中对原材料进行保温加热、混凝土入模前预热、棉毡包裹等蓄热保温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1)
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高效减水剂、粉煤灰陶粒、普通砂,用普通搅拌工艺可配置出抗压强度高达47. 9MPa、表观密度为1880kg/m3轻质高强自密实混凝土。CL45强度等级的轻骨料混凝土各因素适宜的取值为:水胶比为0.40,硅粉的掺量为10%,砂率为39%,高效减水剂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17.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调整 (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根据GB97-87,按假定密度法进行计算,并经过试拌试配,选出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为:水泥:中砂:小碎石:大碎石:水=340:652:433:805:163=1:1.92:1.27:2.37:0.48;(2)引气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由于使用了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将增加,体积变大,因此混凝土的密度将随之降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不变,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变,即混凝土水泥用量仍为340kg/m~3。引气剂产生的大量微小气泡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而且也需要水泥浆包裹,因此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水灰比可降低,砂率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掺剂及水。本文主要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基本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入手,着重分析了公路工程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和建议、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在现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要求的逐渐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都在不断地增强,20世纪60年代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使混凝土进入高流态、高强度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粉体工程,使混凝土进入高性能时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项新型混凝土技术,它能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进而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在经济发展对建筑提出极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的现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本文现就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置施工技术做出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结合涧河大桥的地质条件以及业主的要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过程中,根据混凝土设计指标要求,对原材料进行了优选,采用掺入减水剂和I级粉煤灰、减小水胶比、限制骨料碱活性等技术措施,对配合比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