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小黑杨、樟子松林网对网内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当树高达到10m时,500×500m的小黑杨和樟子松林网对网内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分别较对照提高12.9、15.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樟子松林网的节水抗旱功能优于小黑杨林网,在三北农区应加快发展樟子松林网,可有效地提高水分生产率,增加防护时期,延长防护周期,生态效益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经过林业部门职工40年的建设和保护,在我国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草原南端,出现了一个面积达120万ha的樟子松林区,其中一个12.7万ha的樟子松林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樟子松林带之一。樟子松属于原始树种,生命力顽强,耐寒、耐旱、耐瘠,冬夏常青,是目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数学回归分析法对杨树树龄与平均胸径的关系进行了数学模拟,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此关系可以在杨树人工林资源清查生长水平评估等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笔者所在单位有关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具体措施叙述,分别对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又名蒙古赤松、西伯利亚赤松,是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防护绿化、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我们地区栽植,就表现了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为了加速樟子松的开发,对樟子松的育苗及造林技术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红树林引种最北缘的乐清湾西门岛海域为研究地点,研究了夏季、冬季5年生、9年生、54年生秋茄植株的光合色素、抗氧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夏季秋茄叶绿素含量高于冬季,而丙二醛(MDA)、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Chla/Chlb)值以及内肽酶、羧肽酶活性均低于冬季;(2)不同树龄秋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内肽酶、羧肽酶活性在夏季、冬季均随树龄增加而减少;(3)在夏季,叶绿素含量5年生、9年生显著高于54年生秋茄,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均随树龄增加而增加,过氧化物酶(POD)随树龄增加而减少;(4)在冬季,叶绿素、MDA含量随树龄增加而减少,而Chla/Chlb值和POD活性均随树龄增加而增加,此外,秋茄叶片SOD活性随树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以上分析,在夏季5年生、9年生秋茄生长旺盛,而54年生秋茄代谢稳定;在冬季5年生、9年生秋茄的生理反应对低温较54年生秋茄敏感,但通过自身的代谢有效调节,仍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7.
黄河工程林带是防洪工程遇险的天然屏障,是生物防护的重要举措,林带能够起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它对于工程防浪、防冲、消弱洪峰、培育抢险料源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黄河绿化工程受多种因素制约,成活率低,为此每年植树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但效果不佳,由于栽植技术含量不高管护粗放,造成“岁岁插柳不见荫”,来年植树从头忙。要搞好林带植树工程,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管护方法,苗木移栽仅仅围绕“活”字为中心,在“植“和”管“两方面很下功夫。使林带树木确保成活率,健壮茂盛,极大的发挥其自身工程防护御险功能。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耐寒耐瘠薄,是干旱、瘠薄土壤上的先锋造林乔木树种,同时又是沙地造林首选优良树种。由于樟子松在我区采种困难,调种费用大,且育苗出苗率、保苗率,沙地造林成活率低等因素,致使我区的樟子松造林成效相对较慢。介于上述原因,我们采用于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育苗出苗率,造林成活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取得了育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属阳性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一般采用3年生以上的容器袋装苗随整地随造林,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栽植后及时灌水,在樟子松栽后第一年越冬期间,为保护幼树免受动物啃伤、防止生理干旱,应及时对3年生幼树进行压防寒土,对5年生营养钵大苗,在秋末和冬初要进行套篓加以保护.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为沙区造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 ( Cossus cossus orientalis Gaede)的危害与以下诸因子有关 :1不同寄主受害程度不同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中榆树、杨树、垂柳受害较重。乌审旗沙漠地区旱柳受害较重。 2对树木造成的损失程度与虫口密度和树龄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电力事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也不断受到重视,电力行业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稳定性,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是整个电力系统稳定的保障,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在进行巡查时要妥善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预先留出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巡查和检测,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确保线路运行能够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2.
浅谈杨树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河北省的重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可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农业防护林和用材林。本文浅谈了杨树扦插育苗技术,以及扦插后的树苗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谈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品质好、效率高的特点,是现代林业速生林工作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在农田林网、生态防护林和住宅林之中更是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杨树产品质量和数量需求不断增加,杨木价格也持续上涨,推动了人民种植杨树的积极性,使杨树速生丰产林面积每年都在增加,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探讨,为杨树丰产栽培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普遍使用新理念,因为新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公路边坡防护设计的思维,不仅仅要看中防护设计本身,更看重防护设计潜在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提高公路边坡防护的设计水平。首先介绍了公路边坡防护的基本形式,其次概述了新理念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希望为公路边坡设计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边坡防护施工与监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于山区公路,路堑开挖深度较大、岩体风化严重、扩大开挖又相对困难的地段,-般采用喷锚防护技术,以确保路基高边坡稳定.这里对山区公路高边坡喷锚防护的施工与监理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已经在我国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获得成功.但樟子松大苗在沙地特别是在城镇周缘沙地造林技术还尚属空白.本文结合伊金霍洛旗阿腾席勒镇新区绿地建设,对樟子松大苗沙地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并从苗木规格、整地、起苗、栽植直至栽后抚育管理进行技术总结,旨在为今后樟子松大苗在沙地中的推广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喜光、耐瘠薄,耐轻盐碱、抗旱抗寒能力强,树形优美、四季常青,具有非常高的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是北方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笔者根据这几年城镇绿化移植樟子松的实践经验,对樟子松夏季移植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选点调查与常规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瓜州县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配置特征、防护效益、树种选择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区域划分等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于瓜州县更新的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更新方式方法,为瓜州县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的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新的三种路径,消除影响公益林发展的制度障碍,从而实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持续、健康、快速发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沙地造林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最适合沙地生长的松树樟子松1.1,樟子松的生物学特征樟子松耐寒性强,休眠期能忍受-40——50℃低温,春季生长期间能忍受-6.5℃低温;树冠稀疏,针叶少且短小,具发达的角质层、气孔深陷且密度小,表皮细胞致密,束缚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强;叶绿素含量大,积累干物质多。因此,可减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抗干旱。在干旱沙丘上,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达4m,侧根亦可深入到50cm深的沙层,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径可达13m以上。樟子松是抗旱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樟子松适应性强,在贫瘠的风沙土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沙土均能生长良好,喜酸性或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