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为主的教学是一种简便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它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倍受语文教师的青睐。然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环节的引领,而忽视了学生自读感知环节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环节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采用填压的方式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一味的注入学生的大脑。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更多的融入了教师思维的印记,而缺失了学生自己内在的,特有的东西。因此,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环节的朗读,精读领悟环节的教师指导,和诵读表达环节的学生朗读,这几个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朗诵,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整体,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熏陶情感。朗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朗读越来越受到教师以及专家的青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精度,而忽视了自读的作用。本文从自读中感知朗读的"量",从精读中领悟教师的"度",从诵读中表达  相似文献   

3.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新放出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更多地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文章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以及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叶先霖 《文教资料》2009,(31):66-67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朗读是一门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扩展语言空间、提高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操。其中,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教师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改实施以来,阅读教学作为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专家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对精读部分的引导和教学,而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自读阶段的领悟和诵读阶段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永梅 《宁夏教育》2010,(12):58-59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提升。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更多地打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的个性,独特的感悟。阅读教学应以“读”为先,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提升。作者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晓 《快乐阅读》2011,(10):183-184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本文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刘银凡 《新疆教育》2012,(5):125-126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标指出读的重要。“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更多的跟随教师的思路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自读感知中的“放”,教师指导中的“巧”,诵读中学生的“情”,就此三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娅 《宁夏教育》2012,(12):33-34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地打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  相似文献   

17.
娄书娟 《考试周刊》2013,(18):42-43
<正>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孩子对文章的感悟和体认。可以说,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新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忽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地烙上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自己个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应该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让读发挥出更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一种领悟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朗读集领悟要点、增强语感、陶冶性情等功能于一体,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途径。教师引领学生在范读中感知,在精读中挖掘,在诵读中表达,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