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新编小学数学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数学学习活动作了如下描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方式."在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涛 《考试周刊》2012,(49):69-70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跨越这座桥梁。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其合作探究意识和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抽象性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数学确实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在引导学生形成抽象思维之前,重视直观教学,以活动内容,通过学生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获取知识。这样,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在观察与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发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过动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开展动手操作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有效学习数学的这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应当要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因此,要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时,操作学习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数学的抽象性直接影响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形成,许多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对孩子来说都是抽象、难懂的。动手操作能有效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动手操作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一座“桥梁”,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董芳 《小学生》2010,(10):29-30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4.
动手操作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在数学操作技能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操作的要领,设定明确的操作要求,注重将数学操作与观察结合起来,突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以动手操作开始的,切断动手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特别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游戏入手,在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强化兴趣,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中认识世界,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一、通过动手操作,激发…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常常需要借助动手操作。操作能培养思维,手脑结合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操作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一、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曾经听到一个二年级小朋友说:"我最不喜欢数学了,因为上数学课太无聊。"我想这样的认识对一个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是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通过动手操作,恰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加强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如何让幼儿更有效接受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呢?笔者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采用下面一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自主操作,增强感性认识,理解数量关系。以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以为只要幼儿有动手机会就算主动活动,如在“给图形分类”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特点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师在设计直观操作活动时,应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力求做到动手作和思维活动相结合,使操作活动符合学生的思维展水平。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而织动手操作,就有可能让动手操作成为点缀课堂教的手段,使操作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20.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以动手操作开始的,切断动手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特别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游戏人手,在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强化兴趣,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中认识世界,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