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小学数学应注重生活化的探索,联系生活讲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微学课程标滩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微学课程标滩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要求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所以小学数学应注重生活化的探索,即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捕捉生活现象数学是小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层次为背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1.创设的情境要有趣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肖慧琼 《中国教师》2009,(Z2):236-236
<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生活中实际问题和  相似文献   

11.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  相似文献   

12.
孙瑞 《辅导员》2010,(8):58-58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走出教材,回归生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要求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  相似文献   

14.
刘美 《考试周刊》2013,(69):57-58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理解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将数学同生活相联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能力,使生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可创造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意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材料,尽可能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7.
段玺琴 《学周刊C版》2011,(10):100-101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联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内容,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热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教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内容,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热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教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问题。"这句话就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联系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设计教学活动,把数学问题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体会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