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文化育人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的背景下,校园景观作为大学文化的直接表达,承载了"彰显文化自信,传承大学之道,培育核心价值"的文化使命。分析大学校园景观以史为脉、以道为尊、以景为用、以人为本的文化育人路径,可为中国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校校园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和教育功效进行分析,得出校园景观不仅是师生们工作学习的硬件环境和实践场所,更重要的是存在文化教育功能;校园景观是进行思想、行为、感恩、环境等教育的良好载体,在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文章提出了发挥学校的校园景观教育功能的原则和措施,建议学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利用它为高校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大学校园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大学生来说,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绝大多数活动都是在校园中进行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校园景观所反映的校园文化,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对学生应进行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三方面的全面美育教育,而美育教育必须有相应的"审美场",这种"审美场"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美育。从他的  相似文献   

4.
既有研究表明,语言景观中大量存在的言语信息对儿童的“语言习得”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景观分析的SPEAKING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小学校园语言景观的特点,尝试从优化校园语言景观布局、注重校园语言景观更新、利用语言景观进行情景教学等方面,探讨校园语言景观在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小学校园语言景观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也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高校校园景观是理想的教学圣景 校园景观具有景观的多样性、科学性,它既是两个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又是一个单位整体面貌和内涵形象的表现.校园景观建设工程不是孤立的单项行为,而是与校园基本建设全面统筹,同步进行而形成的良好教育环境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6.
以在校园生态建设比较突出的英国剑桥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为例,通过中英高校校园生态建设对比,对校园的生态环境、文化营造、园林植物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比较,强调生态校园应该同时注重景观、管理、教育三方面,吸收英国高校在校园生态建设中的优点,为我国高校校园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职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校园景观文化的建设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高职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内涵与实践的分析研究,探讨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健康的、和谐的校园景观文化,以期加强和促进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校园外环境是耳熏目染、潜移默化、实行"无声教育"的绿色生态物质景观,外环境育人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抽象、关乎学生心灵发展的"内环境"也绝对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空间,其景观无疑应当充分体现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本文对当前校园景观建设的盲目性和粗鄙化进行了建设性批评,并以香港中文大学"天人合一"景观等例强调打造精品校园的意义,阐明当代校园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挖掘自身人文内涵,结合高水平的景观建设和造型样式,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凸现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例,探讨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水环境景观设计方法.从校园现状条件出发,以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为背景,以校园水域为核心,通过对场地适当的挖填平衡,规划设计亲水景观设施、自然放坡形式驳岸、乔灌草湿地、高草湿地、底草湿地,实现文化融入景观、景观融入自然的和谐统一,将校园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校园、生态学府".校园水环境景观地域特色的构建,对今后整个校园景观文化品质的提升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定向运动是一项源于瑞典的户外体育运动。本文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各种建筑景观与校园定向运动相结合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实现三个目的:一是通过校园各种建筑景观的开发应用,丰富校园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让学生在环境优美、山水如画的校园中,放松身心进行定向运动技能练习;三是把技能实训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已经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校园的环境景观建设与职业教育功能相结合的规划理念把职业教育教学功能融入校园景观营造,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职业化、功能化。在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美化校园的同时,为职业教学提供载体,创造职业教育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营造具有提高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真正体现环境育人。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标示校园内部原有的特征结构、以多种渠道丰富校内建筑结构类型、结合科研实验展示前沿新式结构等方式,形成体现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景观,把校园建设成为景观式结构实验教学基地。景观与实验教学平台的有机融合,不仅体现了"建筑育人""景观即专业"的特色教学思路,提升了校内景观的文化内涵及层次,便利、安全、低成本地实现了专业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校园地面景观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前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阐述了现代小学校园地面景观融入"三大共生理念"的关键问题.力求构建一个解决校园用地局限高效利用地面空间的新理念和新途径,打破传统校园景观设计模式,归纳出了"三大互动理念"在地面景观设计中的理论体系.本研究对于推进当前城市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校园景观建设也得到各高校的重视,校园雕塑作为校园景观文化的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发挥着审美和教育的功能。本文在探讨现阶段校园雕塑现状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几所高校雕塑建设实例,提出武夷学院校园雕塑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景观学、美学的角度透视校园物质环境 ,“环境育人”是以校园物质景观为基础 ,通过隐性课程 ,由审美教育达成的。  相似文献   

17.
陈姝 《福建教育》2023,(39):29-31
<正>校园景观是学校理念的外显,亦是学校形象的延展。好的景观文化有助于激发更多教育灵感,亦是学校的一种文化潜力。厦门市海沧区天心岛小学(以下简称“天心岛小学”)是福建省第一所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学校,以海洋文化为办学特色,创设了“海味十足”的校园景观,并充分发挥景观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成长创设更多可能。本文以天心岛小学为例,谈谈海洋文化视域下校园景观的设计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例,论述了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中的文化精神尤其是地域文化精神的嵌入,对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促进大学生现代文化精神的养成、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境育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对学生有性情涵养、道德潜化和审美感染等作用。为有效发挥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育人功能,本文通过对一所大学和三所不同层次中学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特征的研究,用实例分析的方法,总结出校园景观建设的两大经验:一、山水景观、园林特色、深邃意境、人文积淀。二、宽敞空间、自然景象、特色分区、积极寓意。从而得出结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达到"在应用基础上的人文和谐"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周雅舒  李潇宇 《考试周刊》2014,(98):167-168
人文校园既要有美丽的校园景观、完善的校园设施,还要创造健康向上、积极勤奋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学生社团作为课程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能有效促使其发挥作用,为"人文校园"建设提供重要途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