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春艳 《学周刊C版》2015,(9):142-14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纵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再高超,也写不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优秀作品来。当前中学生不爱写作、不会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写作素材,没有内容可写,无"米"下"锅"。在写作时学生生编硬套,出现了千文一面、内容空洞、辞藻匮乏,而使学生的写作一直徘徊于低效之中。写作是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  相似文献   

2.
正写作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当前写作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现象就是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所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东拼西凑,没有真情实感,就是一堆华丽辞藻的堆砌,完全是应付了事。素材是写作的基石,没有素材的写作就是无米之炊,纵使你有再高超的教学技巧,没有写作素材,依旧是写不出能够打动读者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3.
张瑞璞 《学周刊C版》2014,(9):175-175
写作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当前写作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现象就是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所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东拼西凑,没有真情实感,就是一堆华丽辞藻的堆砌,完全是应付了事。素材是写作的基石,没有素材的写作就是无米之炊,纵使你有再高超的教学技巧,没有写作素材,依旧是写不出能够打动读者的优秀作品来。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学生感到写作文难,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如何挖掘出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情趣呢?一、调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摄取写作素材"1.创设机会,"备米下锅"。无话可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始终。但是小学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写,原因就是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有限,对校园生活缺乏感悟,没有很好的素材来源来支持写作。写作来源于生活,想要挖掘写作内容,就要启发小学生探索自然和领悟生活的能力,这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做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6.
写作水平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备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写作是令师生都感到比较头疼的事情,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知写些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写得更好。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写作的技巧和大家谈谈。一、搜集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初中生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  相似文献   

7.
正无米之炊,巧妇难为;没有砖瓦,岂成大厦?没有材料,谈何表达?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觉得没什么可写。究其根源,是缺乏素材的积累。因此,指导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这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开拓小学生的作文题材呢?一、立足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讲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昼夜不息。"《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难,难作文"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问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法写出优秀作品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内容可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是如此,头脑空空,材料匮乏、语言贫乏,没有写作素材,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的起步与启蒙阶段,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富有个性与新意的优秀之作.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9.
韩宗远 《小学生》2012,(11):59-59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我国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准。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呢?一、开源掘流,帮助学生搜集与整理写作素材学生作文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写作的素材。我们应设法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以使学生在广泛的生活环境中,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疼。有的说没内容可写,有的说不知从何处下笔等,总之,就是不想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有限,觉得无话可说;写法没有掌握好,训练不够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近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4):39-40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工作对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讲都至关重要。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可写素材赋予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引导学生加强阅读,从广泛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以及予以学生写作以积极展示,让学生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三方面入手,针对有效优化与改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突出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韦素琦  韦璇 《考试周刊》2013,(82):42-42
写作教学是中小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中小语文教学中需要下工夫的重要内容。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公认的“难题”,一提到要写作,不少学生就犯愁、发憷,他们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常常不知从何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导致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材料.注重平时训练.打好写作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村学生在学习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认为写作很难,在写文章时无从下笔,脑海里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化写作能力,在实际中发现素材、运用素材。本文主要根据生活化教学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无素材可用,无句子可写"是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普遍反映,是什么时候开始,作文写作对学生而言成为"头疼"的事,这是语文教学者自身该反思的教学问题。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点睛之笔在何处?素材怎么积累?这些都是写作的重要学习点。主要探寻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升华自己的文采和心灵。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作业.很多中学生写作时缺乏素材,内容枯燥、空洞,文章没有感染力.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大量的素材.笔者根据自己切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早在20世纪50年代,张志公先生就曾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学生怕写作文,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无话可写。孩子平时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也爱读课外书,为什么还是觉得无话可写呢?归根到底是没有及时积累写作素材。其二,不知如何写。在小学阶段,写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一学期八个单元作文。作文训练少,基本的语言、素材积累非常缺乏,使孩子们力不从心。"微写作"是一种自由短小的写作形态代称,是顺应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生抱怨,作文没有素材可写,没有合适的内容可写。其实,在我们学过的课本、看过的著作中就有无数的写作素材可供选择,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注意积累和思考,善于将积累的老素材转化为自己写作的题材,合理运用。本文结合具体佳作,谈谈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课本中的老素材。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写作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生没有写作意愿,甚至厌恶写作,把写作当成沉重的包袱;二是写作内容的问题,作文素材的匮乏使学生在面对一个话题或题目时常常不知如何下笔,不知该写些什么;三是如何写,即写作方法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写作方法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写作意愿,写作内容从何而来。有写作的意愿和可供写作的素材、内容,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要改善作文教学中学生学的困难,教师教的艰辛的教学现状,必须先解决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江华 《现代语文》2013,(10):132-133
记叙文写作要注重素材的积累,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懂得并会付诸实践的。仔细观察教学实践,一方面是学生花样繁多的日记、随笔、大小作文,另一方面则是作文水平的停滞不前,遇到写作的时候,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该从何下手。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的学生感觉似乎材料就在眼前,又似乎无米下锅。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教会学生写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积累作文素材;如何丰富写作内容,抒发真情实感;如何立意出新,针对这些问题,我做了如下尝试。一、学会观察作文素材需要从生活中去观察、收集和积累,写文章一定不能缺少观察这一重要环节,它是写作文的基础,通过观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放眼世界,增长知识,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