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全部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的生活比较单一。因此,学校建起了"少年宫",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2.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期间为农村中小学生普及课外知识的公益性活动场所,该场所以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条件为依托,日常的管理工作由学校教师或志愿者负责,它的建设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打造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应当注意彰显地域和民族特色、突出时代特点、强化内部管理、实现资源整合、满足学生兴趣这五点要求。  相似文献   

3.
隗鹏 《山东教育》2010,(1):F0002-F0002,F0003
少年宫,这个过去只有大城市才有的场所,如今在桓台县乡村变得随处可见。立足“为农村学生课余,节假日提供一个学习锻炼的场所,结合农村实验拓宽教育的新渠道,使城乡孩子享受基本均等的教育资源与机会”这一目标,在借鉴城市少年宫建设方式的基础上,桓台县提出了“以学校为平台,通过优化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按需增添活动场所,教学设施建设乡村少年宫”的工作思路,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邵武市沿山中心小学通过创建“3—4—3”工作模式,着力在“实”字上用功,扎实做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与平台。有效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教育公平,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相似文献   

5.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新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同仁通过实践经验与理论分析,就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课余生活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总体上是比较"丰富"的,种类繁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课余时间的大部分。这些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从学校、家庭、学生、社会等多层面出发,因时制宜,让课余时间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桂文 《广西教育》2011,(13):4-4
本刊讯 为更好地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今年开始,桂林市将建设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力争实现在桂林市乡村的全面覆盖,让少年宫不再只是城市孩子的专利,农村孩子也能在家门口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培训。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发现,由于贫困地区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贴费用处于低标准的水平,农村教师编制紧张,不能设置专门的生活教师,公用经费没有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做出专门的安排,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很贫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需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学生课余活动资源建设;设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编制,保障对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积极性;建立面向学生课后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简单扩充"建设所带来的学生课余生活条件的不足、管理观念滞后、师资力量欠缺、课余生活单一及情感关怀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农村寄宿制学生健康成长的忧虑与思考。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更新观念、实现学校管理功能转变,改善硬件设施配备和校园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与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给予"特别"的爱、培育一个温暖的"家"四个途径,才能保证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自2011年9月创办"熹晨"乡村学校少年宫以来,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解决了农村学生课外时间无处去和没事干的问题。通过两年的探索,"熹晨"乡村学校少年宫已初步建设成为未成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的园地、培养科技实践能力的基地、课外阅读实践的平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一、在认识层面上把握"两个统一"1.将乡村少年宫建设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是落实"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正>清水河县宏河镇小学,现有14个教学班、400多名学生。2011年12月,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在这里建成,并向全镇学生免费开放。宏河镇小学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由于孩子们长期吃住在学校,远离父母的抚慰,生活单调而枯燥。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以特色教育为切入点,采取室外与室内、传统与竞技、集中与分散、课余与  相似文献   

12.
据初步调查,大部分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开展得不够规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实施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够。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我们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抓手;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新课改搭建了平台;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条件;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打造书香校园、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保障;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且个性张扬的农村学生提供了舞台;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学校的特色创建和品牌建设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寄宿制学校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在环境上和条件上,与城市寄宿制小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上也会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主要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为农村的寄宿制小学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当前深入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求,农村小学大力推行寄宿制小学这种新的办学模式。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饮食、居住在校,他们本身生活自理能力差,课余休闲时间过长,再加上农村小学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易造成学生课余活动不丰富多彩,甚至可引发厌学逃课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小学寄宿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源地——山东省淄博市,为扭转农村孩子活动场所薄弱状况,突破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瓶颈”进行了不懈探索。首创的“淄博经验”随着乡村少年宫在各地的推广,其影响扩散到全国。淄博市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始于2007年。  相似文献   

16.
陈建兵  徐建国 《中国教师》2013,(Z1):272-273
一、乡村少年宫解读乡村少年宫是推动农村未成年课外活动的场所,是不断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乐园。1.有农村气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由城市带动起来的,农村的各项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农家孩子看到最多的是乡村田野、山林湖泊,所接触到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贫乏。2.有城市品位少年宫原本是城市孩子在节假日活动的天地,把少年宫搬进农村,就是要农家孩子也享受到现代化教育设备,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14,(24):36-37
本刊讯峨山县富良棚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合当地实际,将彝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工作融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过程中,借助彝文化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传承彝文化,既丰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内容,又壮大了彝文化传承队伍。富良棚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98%以上的学生都是彝族的实际,开设以舞龙、纳苏纯手工刺绣、百人花鼓舞、百人烟盒舞、彝汉文字双语学习5个彝文化学习项目为主的26个项目,融入乡土文化,做活特色文章,积极开展特色教育活动,让广大农村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彝文化,在幸福快乐中传承彝文化,不但使少年宫的学习活动得到丰富,而且使彝文化得到传承,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把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加强,农村地区学校数量减少了,但每一所学校的辐射也相应地增强了,开始实施寄宿制。反观我国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在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令人忧虑的问题,需要通过转变观念、建立完整的关系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丰富课余生活等。  相似文献   

19.
乡村学校少年宫既是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乡村少年宫的建立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村学校依托少年宫建设,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确保尊重、引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农村学校努力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的活动有国际象棋、科学、机器人、彩泥、跆拳道、书法硬笔、书法软笔、葫芦丝、吉他、国画、演讲与口才、动漫绘画、合唱、舞蹈等,既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又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彰显用活动育人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平台,对推进农村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浅谈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发展素质教育中的几点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不少乡村少年宫,这让很多农村学校的孩子也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乡村少年宫组织和开展活动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更会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为谋求发展,边远山区乡村的少年宫更加需要创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