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6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联合在东五楼会议室召开了题为“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的跨学科高层论坛。本次活动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张廷国教授主持,参会者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王金玲教授。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20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沙龙联合研讨活动在东五楼《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会议室举行。研讨主题是《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性别问题》。主讲人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本次活动由哲学系系主任张廷国教授担纲主持。参与者包括哲学系、法学院、社会学系、中文系、历史所、外语学院、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6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在东五楼302室进行第八次跨学科论坛"非实体实在论",主讲人为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赵国求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陈刚教授,论坛还特别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校党委副书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21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第三期在东五楼302室(《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举行,论坛议题为《工程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主讲人为我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王晓鸣教授和浙江大学哲学系丛杭青教授.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2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第一期在东五楼302室举行。跨学科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共同承办。本次论坛议题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论坛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者副教授黄栋,主持人是经济学院宋德勇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柳朝晖教授及公共管理学院王冰副教授担当了本次论坛点评人。校长李培根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学报主编欧阳康教授,能源专家郑楚光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刘建平教授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哲学系、公管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控系等单位的近30名教师学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6.
2010年9月9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组委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张培刚基金。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期跨学科论坛《科学谋划低碳之路——低碳经济热潮中的冷静思考》在校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相似文献   

7.
2013年01月19日上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德国古典哲学与德意志文化深度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举行。该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承担。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28-29日,"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的国际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理事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以加强文化与文明之间对话理解为旨归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校理论战线》杂志主办,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承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质及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市召开。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仰海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郝立新教授、臧峰宇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阎孟伟教授,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刘森林教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10.
仰海峰  1 970年生 ,安徽潜山人 ,哲学硕士 ,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讲师。自 1 995年以来 ,先后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1 0几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30余篇 ,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摘编 3篇 ,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 2篇。系列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研究”获 1 998年全军第三届政治理论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参与完成“九五”国家课题 2项。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在职博士生 ,师从张一兵教授。目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  相似文献   

11.
陈嘉映  田春雨 《大学生》2016,(Z1):112-113
陈嘉映,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价值的理由》等;翻译了二十世纪西方重要的两部哲学经典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近日,陈嘉映出版了《何为良好生活》,这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专著,而是一部有关"我该怎样生活"的通俗哲学读本。陈嘉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我该怎样生活"这一问题展开探究。他认为,所谓良好生活,首要维度是有所作为,所有的德性都是在作为中体现出来的。其中,德性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自我与有德融合,最终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29日下午两点半,学术界期待已久的海峡两岸第三次哲学高端对话在华中科技大学八号楼会议厅如期举行。参与这次对话的学者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欧阳康教授,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专家、新批判主义的提倡者、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台湾慈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的著名后新儒学大师林安梧教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15日至17日,"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全国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在武汉举行。此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政治学研究》副主编杨海蛟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鲍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7日至18日,应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的诚挚邀请,台湾大学林火旺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于百忙之中先后来到哲学系,开展了以《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为主题的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授课与讲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15日,北京社科院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应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邀请,专程来我系进行有关《诠释学与文本诠释》的授课。这门课程是哲学系申请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一部分。此次邀请洪汉鼎先生授课,旨在积极贯彻我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研究生课程的方针,促进学术交流,切实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洪汉鼎先生师从于贺麟教授、洪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0月25-26日,"第五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在苏州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东吴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论坛由刘敬鲁教授、李兰芬教授、周可真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9日下午,有关“低碳经济”的跨学科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延续。  相似文献   

18.
王守昌教授     
王守昌教授,男,1936年11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61年至1978年任教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78年至1988年任教于湘潭大学哲学系。1984年为美国波士顿学院哲学系访问教授。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最近分别被收录进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撰出版的《有成就名人辞典》和美国传记协会编撰出版的《国际杰出人物名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23-26日,由<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编辑部和南开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天津举行.与会学者六十余人围绕"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中呈现的各种新观点、新见解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着哲学社会科学界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 2 0 0 2年 10月 2 5日至 2 7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主办“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高层学术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为此次论坛发来贺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秦毅总编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樊明武院士致欢迎辞。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研究员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教授等做了精彩报告。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