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明确主题、本质、任务,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明晰背景、内容、对象,深刻研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将其作为实际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依据;明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三重价值意蕴,一是引导教育对象弘扬斗争精神,强化爱国之情;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爱国氛围,激励教育对象砥砺强国之志,切实实现从爱国情到强国志的转变;三是培养教育对象“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实际行动躬身爱国实践,再次实现从强国志到报国行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蕴舍了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动力。高校必须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搭建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实现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大学义不容辞。该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其次对当代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最后提出了一些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大学义不容辞。该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其次对当代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最后提出了一些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一直以来对爱国主义教育都非常重视.当前国际社会形势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挑战依然严峻,社会变革愈发剧烈,新时代国家发展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呈现出明显的提升态势.值此之际,学校基于思政课堂教育及课外实践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解决当前小部分群体意识形态动摇、进一步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地位的有效途径.由刘建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的《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一书,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机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进行探查分析,基于时代发展框架下的思政教育新局面总结出其创新完善路径,为新形势下践行科学教育、培育时代公民构造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处处细节都在体现平凡的中国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根据该电影题材,本文通过考察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动因,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细节做起,以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本文通过整理"抗疫精神"中的价值内涵,充分挖掘抗疫精神的实践育人价值,研究抗疫精神融入实践教育的路径,从而不断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秀兰 《科教文汇》2010,(29):20-20,2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精神现状,浅谈在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爱国行动,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价值观,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爱国主义行动。  相似文献   

9.
刘莹玉  陈文 《科教文汇》2013,(24):17-1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多元价值观挤压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全球化浪潮削弱国家认同感,信息化发展淡化国家意识。同时,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围绕这些挑战和问题,本文探索和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多元价值观挤压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全球化浪潮削弱国家认同感,信息化发展淡化国家意识。同时,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围绕这些挑战和问题,本文探索和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