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对玩具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6月,笔者对北京市六个城区的400多名幼儿的家长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有家长认为对孩子有益的活动及孩子喜欢的活动这两项内容。调查发现,43.8%的家长不认为“玩玩具”是一项对孩子有益的活动:64.4%的孩子喜欢“玩玩具”。看来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好奇、好动、好探索是幼儿的最大特点,而玩具的形、色、声、光、动感等方面的特点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因此,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去摆弄、去探索。在反复操作玩具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认识物体的形象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玩具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感知觉刺激和可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概念框架",为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材料形状各异、用途不固定和玩教具玩法不受限制,自制玩教具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幼儿沟通的桥梁,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互相探讨、研究、交流,家长开始了解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能够独立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提供发展自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开展了“快乐玩具城”活动。活动中,幼儿可以将家中的一件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玩,每次带来的玩具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找同伴玩,找老师玩,也可以自己玩,活动形式很宽松自由。此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好评,他们纷纷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规范的接受是指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社会规范的接受是一种内化过程 ,就是说 ,社会规范被接受后 ,它不再是外在于个体的行为要求了 ,而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和主动的行为取向了。比如 ,幼儿看到邻家新奇的玩具也想玩 ,家长借来给他玩 ,当家长要还时 ,幼儿哭着不肯 ,家长就跟他讲“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的道理并坚决还回去 ,以后别人来借东西并及时还回来 ,幼儿感到“好借好还”确实于己于人都愉快满意 ,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个规范 ,以后不需家长要求 ,他也会主动这样做了 ,“好借好还”这一社会规…  相似文献   

5.
家长的玩具观有益在园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实现幼小衔接,但其认识上的个体差异明显;家长普遍重视玩具“开发智力”的价值,表明“学习”仍被认为是首要的;家长对玩具寄予过多期望,却较少关照儿童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能给儿童玩玩具平添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1.运用绘画形式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2.培养绘画活动中的创造能力。准备:1.用大泡沫板布置一个“舞台”,上面粘上橡皮泥做的用来固定玩具小人的底座。2.每个幼儿自带一个可活动的玩具小人。3.水彩笔、画板、铅画纸等作画工具和材料。过程:一、引起兴趣1.你们先玩一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小人吧。玩的时候,可以与旁边的小朋友谈谈你是怎么玩的。2.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玩具小人摆出各种不同的动态。3.你们发现玩具小人的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7.
对于自制玩具,我的理解是:从确定做什么,到选材料、定计划、尝试制作,不断调整,最后形成一个与最初想法较一致的“玩具”,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玩”,而且是一个创造性地“玩”的过程。因此,应该邀请幼儿参与玩具的制作,然后利用自制的玩具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自己改变、创造玩法,把“自制”作为鼓励幼儿动脑、动手、积极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今天,小班幼儿晨间活动的内容是玩桌面玩具——“梅花积塑”。我将放玩具的篮子一一发给幼儿,见孩子们玩得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特别是小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还不懂与同伴交往、共同分享玩具,在玩玩具时经常出现抢玩具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抢玩具的现象,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们班设置了一个玩具区,规定每周请家长让幼儿自带心爱的玩具卜幼儿园.其主要作用右:  相似文献   

10.
幼儿在得到一种新玩具后,往往只是玩上几天,有的甚至只玩了一会儿,便开始对它“动手术”了这里拆拆,那里掰掰,好端端的玩具被弄得支离破碎。有的家长对此十分恼火,认为这是“破坏”,于是,不是责骂一通就是在小屁股上揍几下,甚至干脆把玩具  相似文献   

11.
活动一:认识玩具狗情况分析我们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我班幼儿对玩具狗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不少幼儿不会正确地玩,损坏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幼儿玩过“狗”之后,也不知道将其送回原处。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懂得与同伴共同玩,经常争抢玩具。设计本活动目的就在于解决班上存在的以上问题。内容和要求1、教给幼儿正确地玩不同种类玩具狗的方法,培养幼儿归放玩具的习惯。2、教育幼儿爱护玩具,有玩具大家玩。活动准备带万向轮的玩具橱4只(红、黄、绿、蓝),各种类型的玩具小狗(音乐狗、电动狗、高弹棉狗……),脖子上挂有颜色标记。活动过程1、介绍玩具狗。将玩具橱转向幼儿,幼儿观察片刻后提问:玩具橱里有些什么?它们都一样吗?什  相似文献   

12.
现在许多儿童食品的包装袋里都装有小玩具。这些玩具小巧有趣,可是孩子们往往玩一两天就没兴趣了,不是丢弃,就是弄坏。为此,我和几个幼儿用废旧纸盒装饰了一个漂亮的“玩具箱”,并且郑重向幼儿声明:“玩具箱”的肚子里空空的,需要小朋友给他“喂食”,而食物就是小玩具;“玩具箱”里的玩具是大家的,谁都可以拿来玩,但玩好后必须放回去;大家平时要爱惜玩具,别把玩具弄丢、弄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教育幼儿爱护玩具、珍惜玩具,知道使用玩具的正确方法。准备:1.布娃娃、羽毛球拍、积木、玩具小汽车及图书若干。2.用损坏的玩具、图书等布置成“玩具医院”。3.纸、剪刀、胶布、胶水等。过程:(一)组织幼儿玩新玩具。1.出示新玩具,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2.教师特意与个别不爱护玩具的幼儿一起玩。3.活动后谈话:你们喜欢这些玩具吗?为什么?有一个地方的玩具  相似文献   

14.
大型玩具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器械,在玩大型玩具时除了让幼儿自由玩外,还可创设情节、增添一些辅助材料,开展体育游戏。一、小火车钻山洞(小班)目的:让幼儿练习钻的动作;培养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准备:将滑梯及滑板下的地面及顶部打扫干净。玩法:老师做火车头,小朋友做车厢,一个接一个拉住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念儿歌:“小明友,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同时老师  相似文献   

15.
玩具迷     
玩具是幼儿最熟悉的、极其喜爱的东西。耿嘉吴小朋友就是我班出了名的“玩具迷”.尤其是对玩具汽车的着迷,平时喜欢玩汽车,与汽车有关的东西.他都很关心;可同时,他又是班里的“自由主义者”。瞧!小朋友们在上课或游戏时,他总一个人悄悄溜到“汽车展览角”玩汽车。我多次提醒他,甚至通过讲故事启发,他却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在参加“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中.一个利用旧纸箱制作的“迷宫”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敏感地意识到,这个玩具如果通过适当改造,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够满足幼儿游戏的天性和探索的欲望。为了将这一玩具更好地运用于本班幼儿的学习中.我充分利用废旧资源,以几十个废旧小纸箱为材料,制成可组合教玩具“迷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愉快、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我园以科学教育、环保教育为内容,以游园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增长智慧,让家长在参与中提高认识,让教师在组织中增强能力。准备:1.各班进行以“爱绿爱科学”为主题的环境布置。2.布置“废物变宝展”“亲子玩具制作展”和“我是未来小主人绘画展”。3.幼儿自制“游园会活动卡”。过程:1.请部分幼儿扮演小天使在园门口迎宾,小狮队舞狮助兴。2.请孩子带领家长参观自制玩  相似文献   

18.
魏燕 《教育导刊》2006,(7):15-17
玩具,我国古代俗称“耍货”,顾名思义是人们玩耍的器具。简单地说,用于“玩”的器具都是玩具。从广义说,玩具不应仅仅理解为供儿童玩乐的“小玩艺”、“小儿科”,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叫玩具。玩具不仅适合儿童,还适合成年人。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幼儿时期玩耍的器具。鲁迅先生曾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同时,在幼儿期,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家庭中幼儿玩具的选购问题,对幼儿良…  相似文献   

19.
合适的玩具对幼儿的感知觉、语言、想像和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对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形成也有积极意义。因此,如何正确选购、有效使用玩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家长是如何购买玩具和怎样指导孩子玩玩具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我园的幼儿家庭购买和使用玩具的情况作了一次深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近600位2~6岁幼儿家长玩具购买行为的调查表明,家长普遍重视为孩子购买玩具,但对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玩具感觉茫然,并表现出“幼儿满意导向”与“玩具功能导向”两种不同的行为倾向。随幼儿年龄的增长,后一种行为倾向在家长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目前有关玩具的研究应将家长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并重视根据家长的行为倾向开展玩具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