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立足改革,稳步发展,再上新台阶复旦大学出版社常务副社长王智复旦大学出版社建于1981年,至今已累计出书近1800种,其中教材和专著始终占70%以上。自第三次全国高校出版社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学习兄弟大学出版社的先进经验,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出书质量和经...  相似文献   

2.
走向成熟──大学出版社编辑从被动向主动转型杨昭茂我国的大学出版社,从1979年恢复发展至今,已走过了十五六年的历程。十几年来,大学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在宏观上一直保持以教材、学本专著和科技图书为主的特色。近几年有了一些变化,出版了不少在全国影响颇大的大型...  相似文献   

3.
何皓 《现代出版》2009,(3):14-18
一、大学出版社图书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现有大学出版社103家,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17.7%,2007年出书品种占全国总品种的26.7%。从经济效益来看,大学出版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年销售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出版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大学出版社分为综合类、理工科类、文科类和师范类,图书产品主要包括大学教材教参、学术著作、中小学教材教辅及一般图书。秉承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大学出版社中除少数师范类大学社外,教材和学术著作占主导地位,通常都占总品种的6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关于出版的三分法,在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中,教育出版无疑是大学出版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出版业大约有65000人,一年出书约6万种(新书占85%)、19亿册。大小出版社有1万多家,列入美国鲍克公司编的《在销书目》(1984年版)的618000种书是15200家出版社出版的,但出书常年不断的只有2000家左右。1985年出书100种以上的128家,1000种以上的3家,最大的图书出版社是麦克格罗·希尔公司,1985年出书3104种,期刊80种,在销书有20702种。小出版社有的一两年才出一种。一、出版社的类型和结构美国的出版社分“营利的”和“非营利的”。前者占绝大多数,称“商业性出版社”,后者主要是大学出版社,它们作为教育机构的一部分,不用纳锐。学校提供房舍,支付工资,按预算拨给经费。全国90多家大学出版社一年出书五六千种,约占全  相似文献   

5.
美国(1988年) 出版种数 1988年出版种数为5.5483万种,比前一年减少1%。而1987年的图书种数增长率为6.4%。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众化纸皮书出书种类锐减,减少了22.8%。  相似文献   

6.
发刊词     
发刊词本刊编委会在国家教委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期盼已久的《大学出版》杂志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大学出版》的诞生,是为了适应我国高校出版事业在新的形势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高教系统的出版社已近150家(包括高教系统的音像出版社),全年出书近万种,...  相似文献   

7.
牢记大学出版社办社宗旨 努力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社长池源淳现将我们牢记大学出版社办社宗旨,努力贯彻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针的情况作个简单的汇报。一、从大学出版社的实际出发,严格把握出书的正确方向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出书方向...  相似文献   

8.
版式设计现代化的可行途径──在8000个版面上推行网格模式的感受于麟1.在以网格模式为主导的版式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中,我国出版物正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年出书种数正接近10万大关。论数量,已跌身世界出版大国前列,不少高档次图书陆续进入国际市场。论质量,主要...  相似文献   

9.
安徽各专业出版社,在实行以五大任务(出书品种、质量、发排字数、印张数、利润)的承包责任制中,始终把提高书籍质量作为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各社上报数字统计,承包以来,优秀图书占出书种数的15%以上。如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面临新挑战的科学技术》和  相似文献   

10.
大学出版社的作者更新与编辑应变杨昭茂我国的大学出版社,从1978年恢复和发展至今,十多年来在出书结构上一直保持以教材、学术专著和科技图书为主的特色,但近几年来作者队伍的组成有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作者群分布范围的扩展,作者年龄层年轻化,以及作者观念...  相似文献   

11.
1983年,全国共有出版社292家,共出版图书35,700种;到1984年,出版社增至330家,出版图书增到40,072种,从种数上看,增长12.3%。这种图书的迅速增长固然说明了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但也随之而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当前全局性的纸张、印刷能力紧张,人均购书额又暂时不能与图书数量和价格的增长率同步提高的情况下,似乎有必要重新考虑“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这句口号的次序。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如何集中精力,花大力气提高图书质量,已成了每个编辑出版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业界博览     
大学出版社应开创什么样的出书格局? 虽然大学出版社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出版界可谓异军突起,但一些大学出版社出书结构失衡、教辅图书一枝独秀的情况日益加剧。有的大学社教辅类图书占码洋的80%以上,有的社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书摊上却几乎全是清一色的中小学教辅图书。这种出书格局的失衡,已为不少大学出版界人士所认识,并对此作了积极的探讨。事实上一些大学出版社通过不断积累,并借助于自身的优势强化个性,开始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大学社成为学术图书的出版重镇;广西师大、陕西师大出…  相似文献   

13.
曲阳 《出版参考》2006,(7S):35-35
据鲍克公司估计,2005年美国出版图书量减少9%,出版业大多数成员认为,多年来出版图书过剩问题应当加以纠正,不少人说下降得还不够,而且主要是中小出版社少出书,应当减少的大出版社恰没有怎么减少出书。  相似文献   

14.
年投入500万元扶植重点图书——查处4起大案要案——管住印制源头湖北地处我国交通要冲,经济文化发达,著译力量强大,有高等院校63所、科研机构1000多家,知识分子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具备发展出版事业的较好条件。现有14家图书出版社、5家音像出版社、1家电子出版社。出书种数、印数和利润数分别居全国第4、5、7位。《汉语大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发行研究》2003,(1):69-71
2003年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迎来了五十华诞。化工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科技书刊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前身是组建于1953年1月的重工业出版社。 2002年,化工出版社出版书刊共计1189种,出书码洋1.6亿元,销售码洋1.4亿元。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三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出书品种34%,出书码洋33%,销售码洋33%。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2002年8、9、10三个月的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简明分析报告表明,化工版的化学类、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学出版社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建立了布局较为合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高校出版体系。目前全国高校出版社已发展到106家,20年来出版了近15 万种图书,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教材、学术专著“出书难、出版慢”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大学出版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不容忽视。本文旨在分析形势,剖析原因,探讨出路,反思当代大学图书出版的历史使命。 一、大学出版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1.国内出版业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据出版统计数据分析.目前我国的中小出版社占到了全国出版社总数的80%以上,其经营状况、经营方式各不相同,或靠主管部门拨款.或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经营并向主管部门上交利润。由于地域上、体制上、机制上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出版社的发展相对滞后。现实的情况是.中小出版社的实力相对薄弱,占据图书市场的份额较小.出书范围基本上按照专业分工来圈定,出版图书的品种和数量有限.缺乏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出版社如何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特色黑龙江科技出版社社长肖尔斌笔者曾于1994年第4期《科技与出版》杂志上发表了《勇于创新形成特色》的文章,介绍了我社如何形成出书特色的体会。形成出书特色固然不容易,而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出书特色更加不容易。因此,如何巩固和...  相似文献   

19.
姜华 《中国编辑》2005,(6):73-76
曾几何时,大学出版社的超高速发展让编辑出版学专家.业界同人刮目相看,羡慕不已。然而,时至今日,大学出版社多年来依赖教材教辅、选题重复的现状丝毫没有得到改变,出版品牌的建立也无从淡起。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大学出版社图书码洋占全国图书市场总码洋的比重,2002年为17.83%,2003年为17.22%,2004年1~9月为16.91%,这个连续走低的市场比例不禁让人深思: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是否存在问题?在人世、征税、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在中国,这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在这一年,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并且从此走上了日益宽广和光明的未来之路。恰在这一年,中国的大学出版业开始正式启动。1978年,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各高等学院编写教材的决定,并且批示;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出版社。1978、1979年,全国各高校出版社陆续建立。此前,只有人大、华东师大两家,而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一百家大学出版社,最新一家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78年,大学出版业全部从业人员不到百人,目前已达五千六百人of978年,出书不满百种,现在年出书达二万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