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在教育中,即便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把人当作工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直面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涵化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是教育的、受教育和需要教育的生物。教育是一种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其真实意义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而进行的社会活动。"那么,教师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4.
生命本体观照下的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延平 《教育研究》2006,27(3):35-38
教育与生命共存并互相印证。人的生命特性是教育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教育是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需要,教育在展示生命存在的同时也完善了生命的发展。生命本体的教育坚持在教育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反思“非生命化”教育对人生命的漠视,关注生命整体和人的生命全程是生命本体教育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5.
邹翠玲 《现代语文》2011,(7):158-159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6.
郭新迎 《考试周刊》2012,(49):28-30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向彦 《江西教育》2023,(11):24-25
生命化教育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命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辅导员要善于将生命化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课中,基于生命哲学的视角审视少先队活动课模式,真正从个体出发,建构生命化发展的课堂,激扬师生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生命教育的成败不仅关乎青少年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职业教育"的特点,以适当手段指导学生认识生命、认识自我、认识"成功",明确职业素养与人生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有效的职业人生,成为优秀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一种哲学概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化的教学活动中授以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向每一个人,尊重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是具有爱心,积极投入教学,看到生命力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马伟 《成才之路》2011,(6):12-I0007
作为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教育,应当把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物学科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生命教育,能使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热爱和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生命化的课堂是指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追求人的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化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活动.它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更应是教师生命活动与学生生命活动的有效交往.生命化课堂是以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和生  相似文献   

12.
许燕红  郝佳琦 《广西教育》2012,(10):11+15-11,15
生命是人存在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活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生命的各种属性都应得到满足与发展。“生命化教育”即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将充分地满足与尊重学生生命本质的需求与差异,展现生命的真实,创造生命的亮点,体验生命的完整。  相似文献   

13.
生命道德: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生命道德,是教师将"生命"作为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主要是学生)的关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它主要包含关爱生命和追求生命意义两层含义。师生自然生命的丧失和教师职业生命意义的迷失现象对教师的生命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道德理应成为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要维度。为此,教师必须增强生命意识,提升生命地位;回归生命化教育,提高生命质量;追寻生命意义,彰显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68年,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首次提出,它认为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技能、谋生的本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进一步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因此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素质教育必然要成为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教育离不开生命,一切与学生生命有关的教育都称之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在生命中教育、为了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所追寻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情感和兴趣的满足,同时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关怀,感悟生命意义,赋予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数学教育生命化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数学课堂中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片面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伦理的关怀,缺少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有关人生意义、生命价值与尊严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有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程度扭曲,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校园自杀和群体暴力等生命伤害现象时有发生。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是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探索生命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教育多停留在机械的"物化"层面,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存在,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对精神的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从"用人文的语言解决摩擦""用人文的行动亲近学生""用人文的方式转化学生""用人文的要求激励学生""用人文的艺术机智育人"五个方面,谈了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实践"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生命视角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过分注重教师的技能化培训,而忽视了教师生命的完善与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完整性,使之走向完美境界,就必须完善教师的生命价值,使其在帮助学生完整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创造着属于教师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过分注重教师的技能化培训,而忽视了教师生命的完善与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完整性并使之走向完美境界,就必须完善教师的生命价值,使其在帮助学生完整地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创造着属于教师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梦依 《教师》2011,(5):114-115
作为当代教育者,我们应有对生命及其成长发展的热爱,以生命教育为视野不断反思,重建自己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互创造作用,将"完整的人的培养"看作教育的终极目标,进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