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青海省5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部完成了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的布设,降水现象仪的出现提高了青海省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在实际应用中,为保障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对降水现象仪定期开展性能核查工作。本文主要介绍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的现场核查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包括外观检查、模拟器安装、核查内容、核查数据的处理、应用实例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岩石物理特征分析,通过多参数砂岩概率函数重构,拟合最优敏感函数,利用反演的泊松比和纵波阻抗参数建立储层和非储层的多参数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与已知井的符合情况达到80%以上,实现井、震的高度统一。应用属性、叠后波形指示反演以及叠前砂岩概率函数反演技术,对东部东营组储集体的分布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王天正  刘宏  芦山  张建昌 《科技通报》2019,35(10):46-53
利用"华南季风降水试验"联合观测资料,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非降水云和降水云宏观结构的观测结果,定量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和雨滴谱仪的探测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对比分析了Ka波段云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云-降水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1) 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不同类型云的探测结果在回波整体的形状、高度及随时间演变上是一致的,云雷达对云的探测灵敏度要略高,对云边缘、云底和云顶的弱回波探测能力更强,但云雷达探测积云和降水云时稍微回波强中心偏弱,两部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和谱宽较为一致;(2)弱降水条件下,Ku波段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雨滴谱仪偏弱,但偏弱的最大平均误差在-2. 84d BZ,微降水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可靠;(3)弱降水条件下,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微降水雷达分别偏弱4. 81 d BZ和3. 01 d BZ,三者回波强度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2、0. 887和0. 920 (Ka-Ku,C-Ku,Ka-C),在考虑衰减、雷达采样体积差异、雷达灵敏度和天线积水等因素后认为3种雷达回波强度探测结果均较为可靠;(4)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分别比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偏小0. 59m/s和1. 02m/s,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5、0. 690和0. 9442 (Ku-Ka,Ku-C,Ka-C),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微降水雷达径向速度偏小的原因与多普勒速度谱偏移和多普勒速度谱速度模糊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闻     
<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揭示藏东南降雨微物理特征及其与低海拔地区的差异 云的微物理过程在降雨形成、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值天气模型预报降水的性能与雨滴大小、形状、下落速度、数浓度等降雨微物理过程的准确刻画相关。青藏高原藏东南地区的降雨量最多、降雨频率最大,但该区域的降雨微物理呈现什么特征,以及相较于低海拔地区,该区域的降雨微物理过程存在什么差异,这是亟待解决该地区降水准确模拟的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微粗糙表面的激光散射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数值模拟,使用功率谱密度函数滤波建立随机粗糙面模型,以基尔霍夫切平面近似作为电磁场边界条件,利用斯特莱顿-朱兰成方程数值积分计算散射场,得到散射光强度分布与粗糙面统计参数、折射率、入射光波长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设定的多种微粗糙面,散射光强度分布特征具有明显不同,可以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7)
本文利用沈阳市2002年夏季的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建立逐日降水量的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分析降水的形成原因,选择了高空和地面的气压场、温度场、湿度场和风场等18个气象要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因子,以第二天的降水量作为模型的输出因子,并利用7月和9月的观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确定了以tansig-logsig为传递函数,traingdx等三种函数为训练函数的网络最终结构。最后,利用2002年8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训练函数为trainlm函数时,网络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最好,对降水的预报准确率达到83.3%,降水综合TS评分为50%。实验表明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短期降水预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类抛物型方程的参数识别反问题,给出其正问题的有限元求解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Gauss径向基函数结合Gauss-Newton法对其参数进行反演,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初值进行选取。讨论了当径向基函数选取不同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具体算例的数值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年尺度下的黄河流域降水遥感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降水是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基本输入,传统水文方法中获取面上降水都是通过点雨量扩展获取,因此对于雨量站点的密度有较高要求。本文应用国际先进遥感技术,根据不同云层和点雨量间的回归关系,建立面雨量计算模型。由于综合了地表雨量站点和空中云层信息,因此反演具有明确的物理机制。并以GMS影像为信息源,对2000年黄河流域雨量进行遥感反演,从各二级流域校验结果来看,本次反演精度整体达到90%。可以看出,遥感技术为无资料地区的面雨量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乃彦,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参与建成了我国首台测量中子能谱和截面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量了中国首批中子核数据,领导和参加了核武器试验中极其重要的近区物理测试项目11种,为原子弹等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对探测器系统的响应函数、测试数据的解卷积的复原处理等重要问题做了创造性研究,促进了我国核武器设计和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他对惯性约束核聚变领域的物理和技术问题做了系统研究,在高功率脉冲技术、束流物理和束靶相互作用诸方面取得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在电子束泵浦氟化氪准分子激光的研究中,激光输出能量达106焦耳,能量抽取效率达国际水平。同时在大面积非箍缩型电子束泵浦技术、大孔径氟化氪激光振荡器、强流束流物理和高功率脉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004年,他被授予了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在全世界获此殊荣的4人中,他是首位获得此项奖励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尹乾 《中国科技纵横》2014,(16):257-259
SMES3.0是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生产平衡功能基于生产平衡数据准备后的物理节点量和物理移动关系,利用系统提供的统一规则库、算法库、工厂模型及模型求解器,自动完成节点拓扑模型动态生成和节点量平衡计算,达到炼化企业的调度级平衡,为生产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就长岭分公司SMES系统在生产调度的实施进行了阐述,根据企业装置物料移动特点,在遵循系统规则的前提下优化运用,细化了管理粒度,使业务流程更规范、生产执行更科学。  相似文献   

11.
建筑成为全球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建筑最大能耗之一为风冷空调系统。为实现建筑低能源消耗目的,基于夏季主导风向,节能优化设计济南室内建筑风冷系统。由于自然风属于大气运动具有波动性质,从理论角度研究自然风平均风性质及脉动风性质,以风速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获得随机平均风速数据序列,采用谐波叠加法获得随机脉动风速数据序列,得到脉动风的湍流强度、湍流积分尺度及功率谱密度函数等参数,为自然风风冷系统设计提供数据基础。引入墙体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等概念,采用谐波反应法计算出建筑外墙内壁室温分布情况,与房间热平衡方程结合获知室内温度平均值,实现夏季主导自然风建筑风冷系统节能设计过程。实验证明,运用自然通风技术能有效实现建筑系统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3年9月-2004年12月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初步反演得到了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参数,包括:500 n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波长指数,单次散射反照率和粒子谱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将反演得到的结果代入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北京地区大气层顶和地面在晴空条件下大气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闵涛  卢宏鹏  杨晓莉  李辉 《科技通报》2010,26(2):282-287
讨论了二维变系数抛物型方程的参数识别反问题,将其归为最优化问题,应用基于正则化方法的反问题求解方法—最佳摄动量法,给出数值求解。并利用此方法反演计算了具有分段函数系数的二维抛物型方程的参数识别反问题,通过对具体算例的程序实现和数值计算,验证了最佳摄动量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气象台站信息管理系统依据台站记录档案规范,对全省气象台站信息统一采集、统一分析、统一整理,利用数据库技术和3S技术手段对台站信息进行动态、实时、客观、准确地综合管理,实现信息的管理、录入、查询、分析、统计、应用,将地理信息数据引擎下的空间数据表,融入到青海省气象台站基础信息和气象观测管理数据中,形成青海省1:50000的基础地理数据集和气象台站专题数据集,通过降水、气温、风场等气象要素的填图显示,提供基于GIS地图的分钟要素、小时要素、日要素等气象要素的等值线和等值面,直观的显示出降水等观测要素的严重程度,大大提高了青海省各级气象台站信息管理应用的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服务能力。通过Web发布,让气象各级业务部门及相关单位更加了解青海省各级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工作,促进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青海省气象业务能力提升发挥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江瑶  冯爽  付远 《科技通报》2022,(6):24-29
利用云降水显式预报系统(CPEFS)、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及探空反演资料等观测资料,采用水汽特征分析,对浙江夏季1次降水过程的增雨潜力进行研究。其中模式预报的降水落区和云带产品与实况的降水分布、云系特征及移动方向基本一致。利用该时段模式预报产品,结合平行时间的观测资料,对强降水云团和人工增雨作业目标云团的结构及物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况强降水落区与具有较高的冰相和液相物质的云团相对应;在实况弱降水区域,可以通过水汽条件、上升气流、冰晶及云水混合比等气象指标判别出该区域因缺乏冰晶而导致的低降水效率;作业目标云系的发展增强与增雨作业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且在作业后1小时内增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夏季降水变化及与北太平洋海温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EOF、最大熵谱等方法,对浙江夏季降水变化过程、变化特征、准周期振荡、突变等进行分析,对激光夏季降水与北太平洋SST的相关关系作了研究,探讨了夏季旱涝与SST异常的关系,指出了与夏季降水有显著相关的海区和前兆时段。  相似文献   

17.
冷云人工增雨作业,通常是通过向冷云中加入制冷剂或人工冰核,使冷云中产生冰晶,从而达到人工激发降水的目的,也就是利用云的微物理敏感性对自然云系进行较小人为扰动,从而改变云和降水自然演变发展的过程,实现人工增雨。青海省大规模的地面人工增雨和飞机人工增雨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干旱、增加江河径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在青海省人工增雨工作中常用的催化剂和催化工具,分析了不同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云南省各县级行政单元人口普查数据,以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为依托,结合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其人口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借助正态QQ图等方法对人口密度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探索分析,以获取数据分布的初步信息;再采用函数拟合和交叉证实法确立云南省人口密度时间分布的变异函数模型(球状模型)及其相关参数;根据得到的球状模型,基于简单克里金对云南省人口密度进行插值分析。结果显示云南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趋势不断增强,人口时空分布呈现以东西向为主线向南北方向扩张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谐波分析是富里叶(J.Fourier)谱系中最基础而又广泛应用的一种谱方法,它起源于富里叶级数展开。由于计算过程中用离散数据的差分求和代替对函数的连续积分以及实际离散数据取样和数据性质的不同等原因,谐波分析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计算误差和拟合误差。本文分析了各种常见离散数据(时间序列)的谐波误差分布情况和纠正误差的方法,供谱分析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卢宁  杨宏伟  张玉晓  夏建 《内江科技》2022,(2):20-22,94
针对密井网储层建模存在的井震相关系数区域差异性大、井资料分布多峰及无法实现多源信息共同约束等问题,为充分应用地震反演、地层切片、砂体空间展布、测井数据等储层信息,研究了井震联合多级约束储层建模技术.在分区变差函数、空变概率密度函数、相区域的多重约束下,利用地质统计反演信息和井信息之间的条件关系,对地震信息进行细化,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