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是最早以"宝卷"命名的宝卷,可能产生于金元之间.本宝卷讲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劝人要学目连孝顺父母,报答父母养育深恩.除结卷部分外,其结构由许多基本相似的散文加韵文组成的演唱段构成,是在祭祀祖先、追念亡灵的活动中演唱的.本宝卷的故事情节及某些细节描述继承了变文和缘起文,但在形式上与变文和缘起文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对目连变文的写卷原貌作一全面系统的考述。本文认为"目连变文"至少有十四种版本,五大系统。通过对十四种目连变文原卷写本的考述,本文认为斯2614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系列,创作于公元710年之前;北8719卷(水字08号)《目连救母变文》创作于公元939年;斯4564卷《目连经》创作不早于十世纪上半叶;北8444卷(成字96号)《目连救母变文》创作于十世纪下半叶;伯2193卷《目连缘起》创作介于公元949至987年之间。关于其抄写时间,本文认为,从公元710年至公元987年都不曾断绝。关于其抄写者,有净土寺寺学生薛安俊、显德寺寺学生杨愿,有净土寺僧人宝护、三界寺僧人道真,有尚书张议潮的参谋张大庆,他们抄写目连变文的目的是学习、发愿祈福或法会宣讲。关于目连变文的创作者前人还未曾探讨过,本文认为"目连变文"的创作者有唐人张保达,宋代僧人道真也可能创作过。他们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宣扬佛教的孝道、因果轮回报应和劝诫世人布施行善。  相似文献   

3.
敦煌变文是敦煌文献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写卷特征上,往往同一变文有多份抄本,这些抄本的残阙情况与命名纷繁复杂;写卷中存在大量的俗字、讹字、假借字、避讳字;同一个变文故事,有时候会出现两套写作模式。敦煌变文追求喜闻乐见,导民向善的编纂效果,具体表现为丰富多样的撰写形式、方言俚语俗语的大量应用、将众多人物的事迹集中于一人、因果报应教导人们向善戒恶、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4.
题名为《搜神记》的小说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大致有三个版本:二十卷本,八卷本和敦煌本。前两个版本,历代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敦煌本,或许是仅存一卷的缘故,历来鲜有问津,基本上都是依附于敦煌变文之后,没有独立的定位。文章从语法这一角度,选取几个颇有代表性的代词、介词,旨在说明敦煌本《搜神记》的年代在变文(一般认为是晚唐五代)之前,其内在语言风格统一,反映的大致是中唐以前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5.
北图新0866卷《李陵变文》首残尾全,题目是据故事拟补的,敦煌写卷中只存此一本。关于《李陵变文》的创作时代,笔者以为《李陵变文》是唐代河西陷蕃时期的作品,上限可定在786年,并且《李陵变文》的产生时代与《王昭君变文》相近;其作者应为敦煌陷蕃地区的文人。  相似文献   

6.
本将现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敦煌写卷《降魔变》与罗振玉先生印入《敦煌零拾》的录进行重新对校,从而保留现存原卷的面貌。同时又以罗藏本真迹字,对《降魔变》的本研究作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佛教初传、筚路蓝缕,历经汉魏六朝,立足华土,于盛唐之际烜赫一时。在与中国传统化的撞击和融会中,不断丰富着中华化。唐代学是中国古化中的一朵奇葩,因而,佛教对于唐代学的影响尤为突出,浅而论之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佛典学形成、唐诗禅化和变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江南民间宣卷是一种古老的曲艺,是江南多种戏剧的重要源头之一.作为一种古老曲艺,其音乐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梵呗,而它的宣唱脚本"宝卷"则产生于北宋末年.  相似文献   

9.
车锡伦 《家教指南》2001,(2):132-138
本文更正前人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是“谈经等的别名”的结论,指出佛教的俗讲是中国宝卷的渊源,它是佛教僧众向世俗民众讲经说法的活动,其内容为讲解经文(讲经)和说唱因缘(说法)两大部分。宋代,在佛教信徒的法会道场、结社念佛的活动中,孕育和产生了宝卷。宝卷继承了佛教俗讲的传统,而同南宋时期勾栏瓦子中出现的说唱技艺“谈经”等无关。  相似文献   

10.
李刈 《家教指南》2001,(4):134-137
石谷风藏敦煌遗书残片,《晋魏隋唐残墨》曾作为书法史料出版,给敦煌学者们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已有专家对个别写卷如《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作了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另一写本《下女夫词》残片进行识读、校勘和介绍,并对其中10篇佛经残片给以定名。  相似文献   

11.
敦煌变文在严格意义上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文学体裁"概念,其思想内容和文体特征并不统一,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文中具体分析了前人对于变文名称的争议,强调用"变文"这一历史概念来统称敦煌写卷中的这类通俗文学作品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对变文文体的来源进行了深入辨析,认为变文是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相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贤时彦研讨变文之定义,多有从它与变相之关系入手的。许多学者甚至把二者同一化,认为只有用变相相配合的释家讲唱本才是变文。本文试从变相的创作方法、用途及其在变文讲唱中的作用入手,阐明了变相的含义,并由此推定它和变文并非同一之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兼顾当今高考的多元化,让读者尽可能地了解高考题的全貌,我们选取了2004年高考生物单科广东卷、上海卷、江苏卷和理科综合天津卷、北京卷、河南卷中的典型试题做分析,并从知识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整合、能力考查落点的变化、试题材料的选组和呈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和盲点、教学操作策略等维度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以期为高效开展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4.
论宗教文学与许地山作品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地山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其作品受到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叙事艺术上也从宗教文学中汲取了一些有益的手法,许地山的作品直接引用宗教典故、宗教词汇,同时大量借用宗教文化的意象、原型、隐喻了深刻的宗教义理。另外,许地山还借鉴了宗教变文,讲唱文学的文体形式,所有这些方法都为作品从内容上更好地表现许地山受宗教影响的思想起到了不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代王绩文集在历代文献著录中有三种版本,即五卷本、三卷本和二卷本。二卷本已佚;现存三种清钞五卷本来源相同,最为接近原编,但五卷本也曾经存在不同的系统;三卷本存在一般三卷本与孙星衍影宋本两个同中有异的版本,《唐文粹》、《全唐诗》所选王绩诗文均源于一般三卷本,《全唐文》则可能参考了两种版本。三种版本的关系上,三卷本很可能是上承五卷本的改编本,而非一般认为的删节本,它既可能脱胎于二卷本,并作了重大改编,也可能是与二卷本完全无关的一种新编本。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变校注》“是迄今录最可靠,内容最丰实的变本辑本”,然而,有待发明的地方仍然不少。本择列数条以芹献于作,读。  相似文献   

17.
汉唐连称,而从文学言,唐代与西部发生关系者,远较汉代为多。盛唐诗歌的雄壮、浑厚气象,颇得之于地理上的西部因素,岑参的边塞诗尤可见之,他的作品与此前符号化、类型化的景象事物不同,而带有难以移易的地域特征和西部风情。唐代文学与西部文化的紧密关系,又见于西域佛教壁画对变文创作的影响,其中关于释迦牟尼成道的变文,应直接受到佛传故事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敦煌伯3451号写卷,首尾皆残,题目散佚,体制上属于变文,故孙楷第拟名<张淮深变文>,而学界多从之.文章根据变文对朝廷使者第一次到沙州的情景叙述及尚书打回鹘的时间,考证本卷中的"尚书"应为张议潮而不是张淮深;本篇应当拟题为<张议潮变文>.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结构的理论表现。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分析了《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结构,分别是第一卷中商品进展为资本的过程;第二卷的逻辑结构;从第一卷到第三卷的过程即由剩余价值到各种形态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俞晓红 《学语文》2006,(1):48-48
“处”是敦煌变文中的一个高频词。钛目乾连冥问救母变文》中18段韵文,有15段用“……处”句式作为引导,如“吸着和尚化为灰烬处”:《降魔变文》有16个“处”字句,如“舍利弗共长者商度处,若为——”。另如《王昭君变文》:“乃哭明妃处,若为陈说。”《李陵变文》:“李陵共兵士别处,若为陈说。”《张义潮》:“汉将雄豪百当千处。”《张淮深》:“不觉流涕处,若为陈说。”《汉将王陵变》:“二将斫营处,谨为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