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首先叙述了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媒介融合时代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发展挑战。最后,为了更好地在这个时代发展下去,提出了相关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孙钰  柳思文 《新闻传播》2023,(5):118-120
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行业取得快速发展,这给传统媒体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这类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媒体冲击,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做出全新改变,在确保新闻内容真实性与可靠性基础上,对广播电视进行合理剪切与编辑工作进行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推进广电新闻传播的重要过程,所以若是能够保证编辑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则可以有效保证新闻获取与传播的质量。对此,本文针对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特点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性提出科学合理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发展及应用。然而在媒介融合发展环境下也推动了新闻编辑的转型和创新,打破传统的新闻编辑模式,提高了现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探究媒介融合发展环境下的新闻编辑。  相似文献   

4.
骆玖玲 《新闻传播》2023,(16):95-97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传统媒体行业也因此出现了巨变,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等一众传统媒体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实际发展状况在当前阶段呈现出了明显趋势。为了谋取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汲取新媒体的精髓,通过深度融合的方式,推动广播电视发展,这是广播电视媒体破局的必然措施。作为广播电视媒体中具有极强重要性的新闻编辑工作,本文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因进行了陈述,并阐明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行业特点,剖析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当前时代下,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制定了在深度融合背景下,推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期望能够对同样人员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延春 《新闻传播》2023,(7):101-1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新闻媒体行业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时代发展形势,切实做好信息传播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基于此,本文针对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首先对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括,最后提出了应对建议,旨在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下的时代,新媒体飞速发展,因而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而对于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新闻来说,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要剪切和编辑广播电视,同时还要为内容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提供保障.新闻获取及传播全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广电新闻编辑工作,而高效高质开展编辑工作,能为新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要进行行业专业水平的提高。而在众多广播电视传媒工作中,新闻编辑工作是较为重点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应用大量的新闻编辑技巧进行新闻稿件的加工和处理,从而保持新闻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因此,本文对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使用的编辑技巧进行了研究,从而给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者而言压力是很大的,新闻的形式、具体内容、所选题材都急需创新和改革,否则将会被时代发展所淘汰。新闻编辑要持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自己的观念意识,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此文中,笔者阐述了新时代媒介融合的含义和发展现状,探究了融媒生态下如何创新新闻编辑意识,期待对新闻编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媒介实现了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报纸等传统媒体出现了一定的劣势,传统媒体要想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获得一席之地,新闻编辑人员就应该积极根据时代发展情况进行创新和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本文在概述媒介融合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的角色变化,以及给新闻编辑带来的困境,提出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实现新闻编辑转型的步骤,希望能够为新闻编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为分析基础,重点探讨媒介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栏目转型创新的方式、思路、必要性。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为保持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迎合媒体融合已然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栏目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应该是如何平衡媒介融合所提出的新挑战与自身原有定位、发展思路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类新兴媒介的诞生和发展,媒体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现如今,媒介融合已逐渐成为了当前时代下各类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若想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对编辑工作的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保障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改革转型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当前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现状,进而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各类新媒体的层出不穷,给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显著便利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便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所处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概述了当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着重论述了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和具体方法,旨在为同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发展,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媒介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倒逼式挑战。广播电视虽然发展式微,但是作为传统的文化与宣传阵地,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要在新的媒介环境和语境下,改变落后的新闻采编模式,重构新闻采编策略,实现广播电视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形式的新闻编辑业务开展形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如何利用现代媒体、媒介资源,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业务开展能力,成为现代媒体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闻编辑业务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变革内容,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媒介融合时代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转型探究为主要依据,从媒介融合层次下新闻编辑遇到的挑战和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转型基本意见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变化的新闻编辑内涵和工作流程,其次从注重培养编辑能力、新闻编辑行为转型、找准角色定位工作、加强新闻编辑面向读者的工作意识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媒介融合时代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工作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媒体融合发展和5G网络的到来,使得媒介环境和新闻生产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厨房"式的融媒体新闻生产方式,让新闻采、编、播趋于同步。这对新闻编辑的知识构架和传统工作方式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新闻编辑要在发展"四全"媒体的框架下,提升完善媒介素养,提升自己的融媒体新闻生产能力,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果新闻采编依然采用老思维老思路,运用传统工作方式,其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媒介融合视角下,新闻采编需要拥抱变化,接纳时代的变化,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了解新的媒体编辑方式,提升新闻敏感度,能够从媒介融合环境下借力,提升纸质媒体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媒介融合视角,从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以及新闻敏感度等角度分析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方向,推进纸质媒体在融媒体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摘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承担着信息的策划、选取加工任务,可以说编辑工作贯穿了整个新闻信息的采编过程,只有从编辑工作上进行创新,才能促进整个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提出编辑工作创新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台需要积极更新传统模式,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媒介传播中。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不仅能够为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机遇,更是有着巨大的工作挑战。为了能够保障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认为采编工作者需要保留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为广播电视台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一度陷入了困境,不仅大部分的用户被新媒体抢走,而且经营收入大幅降低,导致传统媒体不得不探索转型之路。本文以广播电视为例,探索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媒体转型途径,希望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创新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