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学生评价取向从知识、能力本位的社会取向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本位取向的变化反映了在学生评价取向上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工具价值到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甚至否认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尊重,是学生评价上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2.
评价的价值取向是评价活动中所持价值观的体现,它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从社会取向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本位取向的变化,反映了学生评价取向上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价值到对教育内在价值和人自身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学生评价取向从知识、能力本位的社会取向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本位取向的变化反映了在学生评价取向上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工具价值到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甚至否认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尊重,是学生评价上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是指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各学段课程学习时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构成、发展水平及表现特征。它是素养本位教育理念下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规范性预期,阐明了智能时代儿童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实质内涵。素养本位学业质量蕴含了新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具有超越具体课程的现实价值,旨在扭转以知识点为纲的学业质量观,树立一种整合的、实践取向的学业质量观。研制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标准需要在反思学科本质和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构建有机整合的核心素养框架;用大观念和学科实践重构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学科知识、思维和价值的内在关系;以核心素养为纲,整合重构的课程内容,划分学业质量水平并描述其表现特征。水平划分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根据质性特征变化确定不同水平及其进阶关系,表述方式要能够体现素养导向学业成就的特征。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对完善义务教育育人目标和学业质量体系,实现学校课程、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根本转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评价的价值取向是评价活动中所持价值观的体现,它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从社会取向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本位取向的变化,反映了学生评价取向上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价值到对教育内在价值和人自身发展的关注,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甚至否认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是学生评价上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业评价是一个价值的判断和确认的过程。学生的学业以知识和能力为评价对象,知识的性质和知识、能力的载体及其价值取向无疑是评价的前提。本文根据目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比较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唐颖 《浙江教育科学》2005,(1):26-28,57
学业评价不平等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学业评价不平等现象:第一,考试偏见;第二,课程内容及其评价总是隐含着特殊的价值取向;第三,学业评价内容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为了实现学业评价平等,国家需要政策倾斜,评价机构要提高考试的信息和效度,学校要减少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价值要素.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质量常常被理解为“学业成就“,由此形成评价中小校教育质量的“学业至上“价值取向,并导致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误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需要从“学业至上“向“社会满意“转变,以“学习成就“作为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使学生的发展真正切合社会期望.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是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支持。而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立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通常体现在知识本位价值取向、能力本位价值取向和个人(学生)本位价值取向几个方面。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还应该包括一些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教学评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学业评价的目的是甄别学生优劣。新型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学业评价以目标取向评价为主,新型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是以过程取向评价为主、目标取向和主体取向评价为辅,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评价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社会问题 ,使那些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机构与个人基于本位利益对基础教育价值选择的一种必然后果 ,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与功能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教育的价值偏好是造成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体制性因素。改进教育体制及教育评价系统可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改善教育运行的社会环境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有代表性的分别是知识本位、学生本位和社会本位。知识本位重视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和结构,凸显教育的工具化价值;学生本位尊重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生命活力与个性发展;社会本位认为课堂教学应服务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标。一、基于时代诉求,彰显价值取向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取向的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变化和发展。我国的教学评价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取向到能力本位取向的转变,但这两种单一价值取向的教学评价都局限于通过单一方式对单一因素的考量来进行学生的评比和选拔,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客体等方面构建学生和谐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职院校能力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包括四个能力评价体系:学习能力评价、行动能力评价体系、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各个能力评价体系都包含相适应的课程或学习领域,以及评价方法和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基本体现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学生学业评价问题已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本位"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从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业评价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学业成就调查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旨趣,但是现有的学业成就调查主要依据学力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其知识观陈旧,难以测试和解释学生学习的过程,并渗透着相对评价的理念。学业成就调查的学习模式具有先进的知识观、学习观和评价观。学习模式构建的关键是把握学生知识的发展、形成新的学力模式、确立新的调查取向和编制新的测试工具。  相似文献   

18.
陈伟国 《职教论坛》2006,(2S):20-22
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明确其中的“人”主要应指参与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实践主体一一教师和学生。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方面存在不少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主要表现为偏重以学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视高职生为“低素质”学生;崇尚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扭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衍生不同的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从而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在新一轮课改下,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由单纯获取知识,转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并提高素质,人的情感、态度、体验与价值取向也日渐上升为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当前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还普遍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陈规陋习,传统的百分制学习成绩考试命题和评价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宣昌勇 《考试周刊》2015,(49):144-145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学业评价理论进行了梳理,析出了现代主要教育理论对学业评价方面持有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学商科学生学业评价的建议,即建立起"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联系"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大学商科院校教学改革,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对商科人才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