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7 m×200 m池内递增负荷测试,通过动态血乳酸变化观察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来探索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血乳酸闲(BLT)的特点,为科学化训练和教学提供依据,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纵向研究提供参数.结果显示: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乳酸阈平均值为(2.77±0.70)mmol/L,范围在(1.99~3.99)mmol/L,个体差异较明显,青少年运动员乳酸阈较成人偏低.建议在运动实践中,应根据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个体乳酸阈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2.
24名游泳运动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员各自放松活动强度差距较大;不同放松活动强度血乳酸清除速率有显著性差异;放松期间不同强度各时相段血乳酸清除速率的变化,与体内乳酸代谢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观察本队8名少儿游泳运动员中长距离有氧耐力训练中训练强度与血乳酸、血糖、尿蛋白的变化,发现有氧耐力训练中血乳酸随强度变化而呈正相关,随距离增加而降低;中长距离训练中血糖比正常升高20%-30%,但与强度和乳酸间无明显的关系;3000m及5000m有氧耐力训练后12h内尿蛋白总量虽然有所增高,但仍然在正常范围。血乳酸也可作为少儿运动员训练中控制有氧耐力训练的客观指标,并证实在有氧训练中5000m耐力训练对12-14岁小儿运动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法,探讨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充低聚糖和伟特糖对男子青少年运动员血糖、血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糖有利于维持运动员的血糖水平,降低血乳酸水平;加大补糖的浓度没有对受试者的血糖及血乳酸水平产生更大的影响;不同距离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糖对运动员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影响大强度负荷后血乳酸清除速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大强度负荷后放松活动强度、运动员运动水平和机能水平与血乳酸清除速率之间的关系,选择22名游泳运动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放松活动强度影响血乳酸清除速率,血乳酸下降曲线存在“拐点”现象,其位置与运动员个体训练水平,机体血乳酸清除能力有关;运动员运动等级水平高、ILAT指数小则血乳酸清除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观察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观察了省运动队游泳,田径等项目部分运动员清晨安静状态下的血乳酸值。 二、在运动场条件下,观察了省运动队游泳、田径部分优秀运动员冬训期测验课后的血乳酸值。 三、于运动后5分钟取耳垂血测定血乳酸值,以此值表示运动后的血乳酸值。血乳酸测定方法采用杨天乐等改良Barker氏法,在721分光光度计上用560nm波长5m1比色杯比色测定血乳酸。  相似文献   

7.
<正> 运动后血乳酸水平与运动强度有密切关系,因此血乳酸已成为体育科学训练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近年来血乳酸测定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游泳等项目的训练,用以判断运动员机能状态,检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能力,预测运动成绩等。“六运会”前夕,我们于87年5月至11月份在福建省游泳队开展血乳酸测定应用研究,以探索我省游泳优秀运动员血乳酸变化规律,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指标依据,为促进我省游泳训练水平的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8.
血乳酸的测定正在成为许多游泳训练大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血乳酸训练用途很多,但其最普通的用途是发展和调节游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一旦能够对血乳酸进行精确的测定,那么不管是自由泳中的划臂、打水或伸拉动作,都需要定期进行血乳酸测试来控制其变化,调整训练计划。为了达到特定指标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应当确保运动员游得不太快,也不太慢,还要达到预期的血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血乳酸是糖酵解的终末产物,运动时血乳酸的升高和运动的绝对强度有关。长期以来,血乳酸一直被国内外用以评定运动时人体无氧过程的重要指标。但国内对游泳运动时血乳酸的变化未见有过系统研究报道,仅国家体委科研所运动医学研究室对游泳后尿乳酸和运动量(主要是强度)的关系作过报道。我们从1978年起,开始研究血乳酸的变化,探讨游泳运动员发展无氧能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强度游泳训练对少年运动员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名少年业体游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测试,并同步测试了T细胞亚群、NK细胞及血乳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后比安静时sIL-2R明显下降,由此,因IL-2介导的T细胞亚群、NK细胞的活化程度受到明显的抑制,使免疫系统机能受到影响。因此,应强调少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减少易感病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以专项游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游泳运动与血氨、血乳酸的关系、变化规律及其可能机制。研究发现,短时间剧烈运动中血氨水平的变化反映了无氧供能系统的代谢平衡状况。血氨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相对运动强度越大,血氨峰值越高,血氨的肌血弥散速率越快,恢复亦越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后补充镇江香醋对消除疲劳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8名日本国士馆大学体育学院在校优秀的男田径运动员,在不同时间(相隔1周)进行两次递增负荷运动,到力竭后即刻,分别补充蒸馏水和镇江香醋溶液,对两次实验进行自身对照.运动后补充蒸馏水为C组,运动后补镇江香醋稀释溶液为V组.并且测试运动员血乳酸、血氨浓度、血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V组与C组在消除血乳酸速率、血液pH值和HCO3-浓度等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清除血氨浓度的变化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镇江香醋溶液可以加快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速率,提高血液缓冲能力,缓解体内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从而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 ,根据健美操项目的特点 ,探讨了培养创编能力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步骤 ,提出将自编操和体育能力作为考试内容 ,综合评定学生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递增负荷试验中出现乳酸阈值时对应的强度为运动强度,对1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10周的功率自行车运动,探讨乳酸阈值强度的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同时观察患者运动前后的体能、血脂、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10周后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体能及糖、脂代谢明显改善。提示:乳酸阈值强度的运动对于防治轻度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一次性运动后会导致血压在一定时间下降(可持续22小时),有时甚至低于对照水平(运动后低血压),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血压正常者或高血压患者24小时的动态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遗传、神经体液因素的改变、血管结构及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体重降低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降低等都可部分解释运动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低压氧舱模拟高原训练,测定在相同运动强度下(800米竭力跑)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中血乳酸、血氨水平的变化,证明: 低压氧舱训练可提高负荷对身体的刺激强度,加速提高人体机能能力,体内的乳酸、血氨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训练.结论: 低压氧舱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骨折是老年人较多出现的意外伤害,尤以绝经后女性多见.为探索运动对骨钙磷代谢的影响,对14名绝经后骨折女性运动前、运动后其血钙、血磷、尿钙、尿磷进行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运动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增加其活性,使骨的矿化过程加强,从而使血钙沉积,导致血钙、尿钙下降.2、运动可使红外线经骨折女性血磷、尿磷增高.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组(12人)和普通对照组(5人)在连续递增负荷的蹬车运动中血氨、血乳酸、VE/VO2指标的变化曲线。结果显示,两组人员在运动过程中血氨、血乳酸、VE/VO2指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有规律上升,运动初期上升速度缓慢,当运动负荷增加到100W以上,三种指标上升速度加剧。结果提示,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比对照组有较好的心肺机能,血氨、血乳酸、VE/VO2指标与运动强度有高度相关性,三种指标联合使用可以更精确地评定运动强度、机体的机能状态及训练程度,指导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9.
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免疫稳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向辉  郝选明 《体育学刊》2011,18(4):127-132
为了解较大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液细胞和分子免疫状态的影响规律。对5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16周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后观察其血压与免疫稳态的变化。结果发现,经2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后,所有受试者IL-4的浓度都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大强度间歇训练后IFN-γ、IFN-γ与和IL-4比值却出现了明显的提高(P<0.05),中等强度持续有氧练习前后IFN-γ、IFN-γ与IL-4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果表明大强度间歇练习不会导致高血压患者Th1/Th2的偏移而引起免疫系统稳态失衡;二种练习方式均能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显著降低,但持续性有氧练习对脉压的影响不明显,而大强度间歇有氧练习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脉压。高血压患者进行较大强度的间歇运动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优秀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赛前集训血乳酸浓度监测来反映运动员常用训练手段训练强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针对灵敏因子、速度耐力因子与力量柔韧因子的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较低,而速度爆发力因子及腹肌因子的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