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说起转制后的快乐与对未来的思考,我们体会最深的是"转制靠政策,生存靠品牌,发展靠创新". 一、"三刊工程"为杂志社转制和发展带来生机 <英语世界>是1981年跟随着改革开放乐章响起的节奏进入期刊行列的.由于起步早,1984年就曾冲上每期发行30万册的高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4,(5):81-81
<正>"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扩大传统数据中心市场份额,引领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大数据转型。"这是本月初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在媒体见面会上给出的2014年EMC中国市场工作思路。之所以制订如此的战略规划,是源于整个IT行业正向第三平台转型这一趋势。"第三平台"是IDC于2012年中期提出的概念,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业界关注。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是第三平台的四大核心要素,也就是第三平台是建立在移动设备、云服务、社交网络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IDC认为,未来5年用  相似文献   

3.
毛文思 《出版参考》2013,(18):15-16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将建成5-8家集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海量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在相关政策的引领和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下,近年来,我国掀起搭建数字内容平台的高潮。三款电子图书移动阅读平台体验简述平台的概念看似很大,其实落在移动终端上,就是一个个客户端应用软件。通过对某一客户端软件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面向一般读者的大众类数字出版平台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大众类数字出版平台的梳理,将其分为电信运营商平台、电商平台和内容商平台三类,并认为这三股势力的竞争与发展,将对未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红澄  杨霞 《出版广角》2015,(3):106-109
豆瓣阅读"自出版"平台不同于国内网络文学式的"自出版",它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自出版"模式:以读书网站起家的独特发展历程,独立小众的作品定位和稳定的读者群,再到拥有完整清晰的作品发布程序、定价规则和推广模式,为中国"自出版"产业开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文章通过对豆瓣阅读"自出版"平台运营模式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进行探索,旨在使读者对中国式"自出版"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对智慧阅读服务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国内近3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CNKI对2017年以来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检索,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热点,归纳智慧阅读服务的分析框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结果/结论] 2017年以来国内智慧阅读服务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智慧阅读服务系统与平台、用户、服务内容与策略、服务评价、服务管理等,智慧阅读服务内容与策略、用户是其中两个研究热点方向,研究较多的热点信息技术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慧阅读服务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技术与用户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颖 《新闻世界》2014,(2):114-115
微信的广泛应用,为纸媒提供了除微博外的又一线上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现阶段纸媒公众平台建设状况如何?公众平台与官方微博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它又如何在纸媒传播矩阵中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好微信三级阅读界面及多媒体信息交互的特点,是纸媒公众平台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三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为例,分析探讨纸媒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程忠良  马骁 《编辑之友》2015,(12):11-14
文章梳理了近几十年来的电视业发展战略,将电视业竞争战略模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专注于某一要素的竞争模式,第二层次专注于组合要素的竞争模式,第三层次专注于构建"大传播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运营战略的竞争模式.文章认为探索"大传播平台"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代表了电视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突围     
这是马国川对26位社会名人的访谈录。本刊选择的是易中天一节,有删节。少年时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家就靠我父亲和我两个人维持下来。"回首往事,易中天颇多感慨。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易中天仅是一个少年读书郎,怎么能够养家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易中天  相似文献   

10.
数字期刊的移动阅读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图书与情报》2012,(2):7-9,28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阅读已经成为数字阅读发展的新趋势,数字期刊的移动阅读也将呈现数字平台移动阅读开发力度加大、读图成iPad杂志重要卖点、手机阅读突显"情感"与"故事"、富媒体电子杂志成为未来重点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观人类的阅读史不难发现有两种力量在塑造着阅读的未来,一种是科学技术层面的"各种新发明、新媒介",另一种是"新的阅读群体".如果说"在阅读中读者扮演上帝的角色",那么,现在与未来的阅读上帝就是以各种方式接触电子文本的青年一代,正是他们在塑造并决定着阅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阻碍科研院所发展的关键因素出发,从劳动者和主人翁两种心态分析了什么是主人翁意识,从“主人翁精神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精神、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决定企业的未来”四个方面论述了树立主人翁意识的必要性;结合单位实际总结了树立主人翁意识的五个途径:一靠核心价值理念、二靠政治思想教育及人文关怀、三靠精细管理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四靠正确的激励机制、五靠搭建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13.
123图书馆是以蒲公英模式为核心的全民环保阅读推广平台。蒲公英模式主要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享、就近共享,保证"全民环保阅读"成为可持续性的公益事业。文章对123图书馆的收入来源、经营定位、发展历程做了简单分析并对未来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杨吉 《出版参考》2023,(3):10-13
社会化阅读是以数字内容为阅读对象,以具有社交属性的在线阅读平台为依托的新型阅读形态,其特质是注重读者的共享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当前社会化阅读实践中,它不仅被作为一种群体的协作式知识建构活动,也被寄希望于助力全民阅读的推广和阅读共同体的构建。本文研究认为,社会化阅读对全民阅读并不存在一种直接的、必然的促进作用,但它可以借助新媒介的传播特性和机制,改善全民阅读状况;同时,我们有必要警惕社会化阅读中那些基于算法主导、过度连接、“赢家通吃”的效应对用户阅读行为产生的不良效果。这种基于实证的观察,将有助于我们审慎地看待社会化阅读,并对“未来的阅读”与“阅读的未来”进行必要的意义重估。  相似文献   

15.
云数据时代用户参与阅读平台的发展是图书馆未来信息组织成长的核心趋势之一。文章以国内高校图书馆为对象展开调查,得出:利用数字技术可以逐渐丰富用户参与的阅读平台,渠道的多样化使得用户参与程度得到提高,为未来图书馆信息互流创造基础;同时,也存在缺乏对于高端技术的普及化宣传、用户参与平台的使用浅层化、阅读推广质量把控措施单一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应从充分利用师生资源,加强用户奖励机制,重视电子阅读的质量监督,实现云数据背景下用户参与阅读平台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曲亚洲 《新闻世界》2013,(12):102-103
本文用长尾理论的内涵、主要形成条件和长尾的"制造它、传播它和找到它"的三种力量,结合目前我国数字阅读在消费群、传播渠道、数字内容的现状,分析网易云阅读和豆瓣阅读的免费平台服务和小众化、专业化的特色发展,尝试预测未来数字阅读在内容、传播平台和终端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出现已经有10年时间,在受到读者青睐的同时,还存在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即来自出版商、硬件终端、网络免费阅读等方面的压力。本文分析了日本模式、 模式、第三方付费模式、按次数付费模式等图书馆电子书平台服务的实现途径,对国内图书馆实现电子书免费阅读服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工作的主题词是"真"——真改革、真调整、真转型。2015年,我们的主题词还是一个字——"深"。"深"是"真"的延伸和发展:深化改革、深度融合、深远发展。深化改革,聚焦人的全面发展报业集团根本的实力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软实力,在于人。我们想明白一条:报纸、报社要有竞争力,一定要注重人力资源。组建上报集团的最终目标,是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影响力靠谁?靠人、靠人才队伍、靠人才优势。人才是报业最大的、唯一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王钟雄 《出版广角》2013,(15):20-22
微信将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推送平台,更是一个新的创作模式和数字出版模式,这十几年来,在中国喊叫的"自助出版"终于真正来临了。几年前,我们还在为亚马逊的"自助出版"模式惊呼,不用联络编辑部、印刷厂,不用满头大汗跑腿填单子,认为它要革掉传统出版的命。没想到,今天它已沦落为"传统自助出版",并要被革命。不过,这次不是所谓的强  相似文献   

20.
档案开发利用,是实现档案价值,是把档案变为资源和财富的根本途径。我们收集了辽宁省1952-2002年的气象档案资料和全省粮食产量档案资料,通过鉴别认定了气候灾害的发生年,研究了其发生规律和对未来的预测,并在实际预测服务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开创了气象档案信息服务的新途径。该研究成果获辽宁省档案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气候灾害对全省粮食产量影响的规律全省粮食产量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最后还要靠“老天爷”帮忙才能取得好收成。由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科技和投入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