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我代表社党组和田聪明同志对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成立20周年暨2000年新闻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翻阅着特约研究员向新闻学术年会提交的一篇篇论文,我想起恩格斯的一句话:“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新华社建社近70年,有—点非常值得自豪,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放松对新闻实践的理性思考。早在1931年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是报纸国内宣传方面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很多报纸在经济宣传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确实有些经济新闻,读者不爱看。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我是一个搞农业报道的,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宣传,感到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经济新闻写得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新闻学教育的当代发展趋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冯钢  朱光宝 《新闻界》2004,(3):15-16
中国新闻教育最受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与新闻媒体实践的严重脱节,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严文斌所说:“在我们的新闻和新闻教育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在于,做新闻教育的、研究新闻的人,从来就没有搞过新闻,这就使他对新闻小了解,在研究里很多都是空谈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1989年2月,我被派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直到1993年6月回来,在中东呆了4年多的时间。回来以后,就有个想法,我已经50出头了,应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我当时就想,既然已经在新华社干这么多年了,那就去中国新闻学院吧,给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界培养接班人,同时把自己这一生的新闻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可是,新华社对外部当时就跟我说清楚了,说“你这个人,任何部门要都不给,必须要留下来”。于是我又留下来了。直到1997、1998年,英国威尔士大学有一个新闻、传媒、文化学院,给我一个“访问研究员”的衔,我又在那儿给他们的博士生开了一门《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5.
罗晓 《军事记者》2004,(10):65-65
不久前应邀参加军区报社的组稿会.不少同志在交流写稿经验时都有一个同感:搞新闻苦,太苦了!这是实话,搞字工作没有不辛苦的。但我要说的观点是,搞新闻不能怕吃苦,怕吃苦就不要搞新闻。  相似文献   

6.
到新华社工作近10年,唯一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我所在的新华社对外部中央新闻采编室是“没有午休”的小组,我本人则是从来不吃早饭的记者。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新闻工作是一项让你干着干着不知何时就可能倒下的工作。我本人心脏也经常不规则地跳动,可也检查不出毛病来,没准哪一天就“英勇就义”了,然而,我还是对新闻工作痴心不改。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基层部队的新闻干事,战友们看我每年都在各类报刊发好多稿件都非常地羡慕,于是他们经常问我怎样才能写好新闻、搞报道怎样入门等一些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要有吃苦精神。作为搞报道的人,不肯吃苦是写不出新闻的。有的同志会想,我也吃了不少苦,也研究了很多书籍,怎么还写不出像样的稿子呢?我认为可能是他吃苦的精神还不够。2003年夏天,我为了及时地报道基地在导调演习采用无底案的导调新方式,连夜写了篇《某训练基地导调部队演习无底案》这篇消息,由于夏天蚊子多不能开窗户,在办公室整整熬了半夜,回宿舍时发现身上长…  相似文献   

8.
回国以后,同行们在一起侃大山时常问我:“依你看,那些老外记者是不是有像我们那样的条条框框,是不是他们都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自由得很?”回答是否定的。前几年,我被派往新华社非洲总分社任常驻摄影记者。就我接触到的外国记者来看,尤其是西方记者,大多有较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严守本国的新闻纪律,有较高的表现技  相似文献   

9.
打秋千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但如坐在秋千架上搞新闻报道,显然是不可思议的。一家省报的一位副总编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两脚悬空梁上挂,天旋地转讲空话,若言滋味究如何,看到秋千就骇怕。”题目就叫《秋千苦》。这意思是说,常年坐在办公室里搞新闻工作,真是一件苦事。前不久,我和一家省报的五位编辑同志座谈新闻改革,他们做了一个统计。去年一年,五人中有一人下去十天,有一人下去一天,其余三人都没有下去。他们都叫苦连天。可见“秋千苦”是确乎有的,虽然不很多。用打秋千来比拟脱离实际,也许过甚其词,  相似文献   

10.
搞教育报道的记者常常说“跑不出新闻!”我也不例外,深以为苦。但我想,如果能做一番深入的研究,多下些功夫,报道的局面是可以打开的。几年来教育报道的情况是这样:每当教育工作处于重大改革的时期,教育报道的数量就多,记者工作就活跃;每当教育工作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教育报道数量就少,教育记者就苦于工作不好搞。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有7个年头了。这期间,我曾与一些记者们进行过抓新闻的竞争。1989年9月,我部“猫耳洞函授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国青年报》等111家报社的记者应邀参加毕业典礼。当时我想,在这种场合,我这个无名小卒,还是躲得远一点;可又一想,搞新闻就要“抢”,即使见不了报,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于是,我从7所大学派教师专程到前线辅导战士学习的角度下笔,写出有新意的报道,很快被《解放军报》和《中国教育报》刊用。  相似文献   

12.
董副总编:您好!我学习到今天就结束了。到了几次您办公室,想与您当面报告此事。可能首长下基层去了,所以一直未见着您。董总,在这学习近四个月以来,部领导和编辑老师对我非常好,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收获不少,除发了几篇“让你感到好笑”的小稿之外,自我感觉在新闻写作方面着实进步不少。到报社学习后另一个收获,就是我对编辑部和报纸有了重新的认识。正如您所说的,我和部分新闻干事一样,原先对编辑和报纸有过偏见,也曾认为搞新闻是“三分稿子七分关系”。经过这 次学习后,特别是看到编辑们为找…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五六月间,北京一位新闻学者来乌鲁木齐,同新疆主要新闻单位搞了一次受众调查。返回北京时,我握着她的手说:“欢迎你明年再来新疆。”出乎我的意外,她却说:“新疆的瓜果虽好,可你们的新闻思想保守得全国少有,呆在这里会闷死,我再也不来了!”这一席话使我想得很多。我是学新闻的,时刻关心着我国新闻改革的进程,了解关于新闻改革的各种观点,懂得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深化在呼唤着新闻改革。在工作中,自己也一直嚷嚷着新闻改革。可是说来惭愧,我们报纸的改革主要是在形式上转圈:改进一些新闻的写作方法呀,搞一些密集性版面、增加信息量呀,等等。搞了一个农场领导压制、打击支边知青的报道,还被斥为“不真实”,说是向港报提供了“炮弹”,从此吓得重要的批评报道也不敢搞了。联  相似文献   

14.
我想就近几年党组对新时期加强新闻信息报道的思考和探索做些归纳,以进一步交流、沟通,不断充实完善. 一、新华社必须坚持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 新华社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世界性通讯社",这四项职能就决定了新闻信息报道始终是全社工作的中心.为此:  相似文献   

15.
我是新华社稿件的長期讀者,也是“新聞業务”的長期讀者。现在,当吳冷西同志要求大家帮助新华社开展业务的时候,我願以一个报紙的編輯的身分,和新华社同志談談关于新华社稿件的問题。因为我們是知心朋友,我也无話不說,如果說走了嘴,就算是片面吧! 我現在編一个地方版,每周發一万字,要求是:有地方特点,稿件要与众不同,要尽量做到“独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确想了很多办法,伤了很多腦筋,虽然支撑了下来,但極吃力,后来,我們想到了新华社的特約稿。  相似文献   

16.
我是在一家地方报纸做通联工作的,想对目前报纸通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三点意见: 一,应该精简设置过多的专职报道工作人员。据我了解,目前许多省的各级领导机关,设置有不少专职搞报道的人员,地、县机关里都不止设一两个;公社里也有,有些县里的一些部门也有。这些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专门给新闻单位写报道。人多写稿多,新闻单位采用有限,就引出了许多  相似文献   

17.
当摄影记者,搞新闻摄影,如果不理解新闻,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新闻摄影。这样,就不知背着照相机干什么,也就很难搞好摄影工作。现在,有没有摄影记者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呢?我不敢说很多,但也不敢说没有。至于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却还不少。事实上新闻摄影不真,不新,不活等等问题的存在,同一些同志不懂什么是新闻不无联系。所以,当好摄影记者首先要认识新闻。一、理解新闻“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新华社编采人员中,切磋新闻业务,探讨新闻理论的风气日见活跃。作为对近年来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9月13日,新华社举行了首届(1988年度)优秀新闻论文评选授奖会。穆青、李普、缪海稜、冯健及一些部门的老同志和负责人到会祝贺。他们热情称道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是一件盛事,是一个创举。”穆青同志高兴地说:“这是我社全社性的第一次优秀新闻论文授奖会。这样的活动早就该搞了,还应该继续搞下去。这是非常有意义有潜力的事,我全力支持,希望办得一届比一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搞新闻工作的,在别人看来我们很风光:在舒适的环境里,有电脑,有空调,工作起来多么惬意。殊不知我们搞新闻编辑、写作等工作的人,也存在职业健康问题。贵刊影响大,读者面广,想请你们就这方面问题予以指导,让更多的同行引起重视。广西读者吴玉  相似文献   

20.
我想对初学新闻稿件写作的通讯员朋友,谈谈如何克服新闻稿件写作中的“一、二、三”公式化现象问题。 因为很多同志在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