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公孙大娘是唐代民间舞蹈家。唐代舞蹈风格多样,分为“软舞”、“健舞”两类。“软舞”柔和婉转,节奏舒缓;“健舞”矫捷刚劲,节奏明快。公孙大娘以表演“健舞”而闻名于世。她在掌握了各种舞剑技艺后,博采众长,创造了一种快节奏,高难度、舞姿雄健的剑器舞。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四川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时,回忆起自己50年前在河南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情景,写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些人释“剑器”是一种舞伎“空手而舞”或“持彩帛而舞”的健舞曲名,断言公孙大娘“执剑而舞”不实。持据有三:《正字通》云:“剑器,武舞,用女伎雄妆,空手而舞”;《札朴》卷六云:“以丈余彩帛结两头,双手持之而舞”;《文献通考》云:“或以剑器为刀剑,误也”。“舞剑器”与“剑”无关之说,似乎已成为定论。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试作一些考辨,借以就教于高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盛行的舞曲还有“柘枝”、“胡旋”、“浑脱”  相似文献   

3.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诗(《全唐诗》卷222),诗中提到的“剑器”是一种舞名,多少年来,人们就“剑器”舞人是否手中持有道具这一问题,展开过无数次的争论,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4.
从项伯舞剑谈起在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唆使项庄乘舞剑之机妄图谋害刘邦。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项伯也拔剑起舞,几次挡住了项庄的剑,使刘邦安然无恙。刘邦这次之所以能够脱险,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应当归功于项伯具有较强的注意分配能力,即在同一时间里项伯既能得心应手地舞剑,又时时注意护卫刘邦,致使范增、项庄一伙的歹毒行为未能得逞。什么是注意的分配呢?注意分配指的是人们在任  相似文献   

5.
“一舞剑器动四方,房产掘金我所长”,恶搞一句《夜宴》的台词,来侃侃行走在房地产江湖必备的七把利剑。话说房地产江湖风云变幻,君不见大楼拔地而起,君不闻房价天天上涨,听说那地产商也富得  相似文献   

6.
蔡建 《老年教育》2010,(4):45-45
身为“下班族”,尽可“从心所欲,不逾矩”,因而日子过得比上班时更加丰富多彩。我怡然于晨曦中舞剑,网络中遨游,方格中码字,平仄中吟哦……优哉游哉!  相似文献   

7.
“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就提出来了。《周易·系辞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即是说“器在道先”。如果说“立德树人”是教育之“道”,那么信息化就是教育之“器”。“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  相似文献   

8.
生于十八世纪末(1792年),死于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841年)的龚自珍,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但很不幸运地碰上了“不合时宜”,虽有“少年揽辔澄清志”的抱负,却实在是没有实现抱负的用武之地,只好辛酸地“卷矣应怜缩手时”,对自己感慨不已。其诗通过“剑”与“箫”两种意象,表现了其极想“狂来舞剑”,事实上又只得“独出心裁骈吹箫”的慷慨不已。其诗通过“剑”与“箫”两种意象,表现了其极想“狂来舞剑”,事实上已只得“独出心裁骈吹箫”的慷慨,怅 惘,狂豪,幽怨,悲愤,姜惋的无奈心境,反映了那个时代英才寻找自我的艰难及先驱者的痛苦与尴尬。  相似文献   

9.
本人姓李,名美禛。唐朝天子李世民之后代也。但我却与他不同:先辈李世民整日弄刀舞剑,出没沙场;我反之,喜欢写作文,偶尔写上几篇“佳作”会一蹦三尺高。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要说写作文,按我如今的水平,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到这,得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我的妈妈了!那可要追溯到一年级了。  相似文献   

10.
一、读写。古人画竹,有“胸有成竹”之故事。书论中亦有“读帖”之说。写字课教学中,科学地引导学生“读字”,是首要的一环。具体指导为首先让学生潜心静气地琢磨推敲单个范字的布局特征、运笔特征。其次再让学生把思维扩展到同类字、同类部首。最后要引导学生把“读字”结果上升到理性,争取使学生做到“静观默察,烂熟于心”(鲁迅语)。比如“口”字,就可通过“昌”“中”“唱”等字概括其书写规律:上放下收,稳中有动。当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我还穿插一些古代书法家的小故事,诸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担夫争道、飞鸟出林、孔…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推崇《红楼梦》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红学成为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他信手拈来《红楼梦》事例,连类比喻,说明深刻革命道理,异彩纷呈,表现了他的革命红学观。他从文学上解读《红楼梦》,表现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的思想。晚年的“吊膀子”是为了“掩盖政治斗争”说,无疑是认识《红楼梦》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2.
姜杨 《培训与研究》2009,26(5):19-21
本文试图用新历史主义核心观点之——“历史文本性”的观点来解读贝娄的杰作《洪》。贝娄虚构的历史与他个人的历史在小说中的相互交融,模糊了历史与文学文本的界线,与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的文本性”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约翰·福尔斯后期小说《尾数》是继《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后又一部挑战传统挑战权威的实验性创作,小说创作在福尔斯的笔下不仅是对文学传统的解构和创新,也是一场追逐自由建构自由的游戏。福尔斯大胆创造出一个虚幻的时空,用无限的想象给小说创作建构和开拓了更宽广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4.
《北迁季节》具有深层的文学底蕴。小说通过主人公穆斯塔法和叙述者的菲勒斯的"在场"和欲望表征的缺失,融汇成作者塔耶布复杂的人生观,其菲勒斯的表征就是《北迁季节》的底蕴。一种拉康式的解读有助于揭示塔耶布漂浮的能指,这对《北迁季节》传统纯粹的后殖民视觉的解读是一颠覆。  相似文献   

15.
从处女作《收藏家》到抗鼎之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福尔斯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变化真实地反映了福尔斯女性观的变化。从米兰达面对有形的地下室禁锢到萨拉面临无形的社会道德禁锢,米兰达是一位被男性虐待的受虐者而萨拉成为救赎男性的智慧女人,从米兰达香消玉殒到萨拉最终得到自由,福尔斯对女性自由和女性解放的理解变得更为彻底和深刻。福尔斯也深化了读者对女性自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作为政治领袖,一生钟爱《红楼梦》,并留下了大量关于《红楼梦》的评语。本文通过梳理其相关评论,认为毛泽东一直将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当作艺术整体来对待,并高度评价了高鹗及其续书。周汝昌先生所谓对他的“毛泽东好评说”只是欺人之谈。  相似文献   

17.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被尊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孤独主题主要体现着四位主人公身上:海斯特在生活中没有同伴,无人帮忙解决问题的孤独;受人敬仰的牧师丁梅斯代尔不敢承认犯错而独自忍受心理惩罚;复仇者齐灵沃斯的孤独以及珍珠在成长中没有伙伴、没有父爱的孤独.这些孤独因素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时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人性扭曲.此外,霍桑本人的经历也是小说充满孤独主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赵贞吉不仅是明代一位以诗文名世的文学家,亦是一位思想敏锐的政治家和理学家。就其学术思想而言,早年沾溉阳明学说颇深,其思想倾向应属王门心学系统无疑。时下研究赵氏之专著不多,其代表作《赵文肃公文集》屡经翻刻而得流传至今,嘉惠士林。本文拟就赵贞吉之宦履行历及著述作一探述,以见其在明代学术思想界及政治领域中之显赫地位。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的代表作《台北人》真实刻画了饱受悲欢离合的台湾移民群体的人生百态。作品深刻描绘了漂泊、离散者对故园的无限追忆和他们在夹缝中的生存困境、身份认同的危机意识,以及青年一代未知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在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中,主人翁圣地亚哥被诸多研究者以"硬汉英雄"形象来解读。作者认为这个形象并不具普世价值,个人的精神坚持不足以冠以英雄称谓,并且这种精神抗争是被动的,它源自人生的无奈、孤独与失落。主人公的努力挣扎只为想在生命尽头的前夕挽回尊严,但却无果而终。通过破除英雄解读的迷恋,透视主人翁失落的挣扎,读者才能更深刻体会海明威对人生的辛酸感慨与孤单心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