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伟民 《今传媒》2011,(11):52-53
本文阐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地市级电视媒体面临的冲击和机遇,针对地市级电视台的现状,介绍了周口市电视台以广告经营策略的改革为突破,按照本土化、地方化、小型化的经营理念,利用电视传播平台服务广大消费者,策划组织大型电视团购活动,实现以节目内容为中心的多元化增值经营策略。不仅实现了电视向零售业跨界发展,同时提升了电视台面对广告客户的话语权,实现了媒体、商家和消费者的多赢。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平台给地市级传统电视媒体平台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地市级电视媒体的收视率持续下降。本文首先指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媒体构建品牌战略的必要性,为了实现品牌建设,地市级电视媒体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媒体开展品牌建设的有效策略,以为地市级电视媒体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媒体声誉是社会公众对一个媒体的认知与信任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构成。具体表现在公众评价、社会认可等“价值尺度”上,直接影响报纸的发行数量、创收水平。而“声誉管理”,则是媒体自身为实现上述目标而进行的“多维度”构建的现代管理方法。在数字媒体风起云涌的冲击面前,受命于地方党委和基层群众重托的地市级党报,“声誉管理”已成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在媒体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一些新兴媒体和这类媒体记者的产生,地市级媒体的新闻记者作为当地舆论机关的“触角”,采访方式和素材获取途径受到较大冲击,与过去相比,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新闻稿件的质量和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作为地市级类的报纸尤其是地市级党报,由于受宣传定位、服务对象等条件的限制,新闻记者不能只从网上找新闻,而是应该把舆论关注的触角伸人到生活实践的第一线,深入到实际中去,真正做到“三贴近”。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地市台对农频道,荆州电视台垄上频道开辟了地市级电视媒体开办对农频道之先河,为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央-省-市-县"的媒体融合传播体系中,地市一级因尚未获得政策支持而呈现出"空心化"的发展趋势。为准确把脉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的现实困境并对症下药地提出对策建议,从其特殊意义出发,构建包含宏观战略层面的传播体系、中观体制层面的协同结构、微观实践层面的媒体经营三个层次的地市级融媒体发展分析框架,结合四市媒体融合发展的实地调研,研究总结出当前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的三个现实困境:"空心化"明显,传播效果有限;"分散型"发展,改革缺乏合力;"铁饭碗"犹存,量变多于质变。在此基础上,借鉴"竞争-合作-分工"的地级市区域协同治理模式阐述地市级媒体融合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眼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对生活报和绥化晚报两家媒体的战略合作进行了剖析,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用鲜活的实例说明:作为地市级新闻媒体,同省级媒体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的现实路经。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对于身处困境中的地市级新闻媒体,文章所提出的共享共进、互惠互利观点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报业体制的改革,地市级党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市级党报,不仅受地域所限,而且还面对新型媒体紧逼以及大媒体集团的地方报(版)所困,处于困境中的地市级党报,只有勇敢正视现实,抢抓发展机遇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级党报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作为媒体竞争的“主战场”之一的广告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地市级党报面临诸多外来因素的冲击,广告收入增长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目前,全国地市级党报有376家,广告年收入超过1亿元的只有17家,总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有l55家,而且还有一部分地市级党报仍靠财政补贴支持。  相似文献   

10.
李明 《新闻战线》2012,(6):21-22
由烟台广播电视台创办的胶东在线网站,历经十年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走在地市级广电媒体网站的前列。由于需要的投入更大,地市级广电媒体触网比较晚,大部分2006年后才开始介入新媒体领域。早在2002年,烟台广播电视台就创办了胶东在线网站,迄今已走  相似文献   

11.
当前,深度融合是地市级媒体面临的共同任务,而新旧媒介相加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堵点”。本文分析了新旧媒体“融而不合”的普遍性问题,论证了搭建“大编辑部”的可行性,探讨了如何建立配套机制和围绕服务抓好“接近性”优势等实现路径,提出了建设“大编辑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赵琳 《新闻战线》2024,(3):81-83
地市级媒体融合是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深度融合,地市级媒体要立足本地,拓阵地、强内容,技术驱动、开门办媒,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通过技术赋能深度融入在地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以机制体制创新锻造全媒体人才队伍,赋能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熊澄宇 《视听界》2011,(3):28-31
近年来,在全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布局中,省级广电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对于中央级广电媒体,省级广电媒体拥有较为宽松的政策空间和适度灵活的市场策略;相对于地市级媒体,它们又拥有更广阔的覆盖空间和更明显的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闻策划为理论依据,以电视新闻策划的适度把握为研究目的,试从媒体担当的社会责任出发,更好地发挥媒体对社会和公众的引导,强化新闻策划,发挥资源优势,避免新闻炒作,遵循新闻规律,使地市级媒体更具权威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党报作为传统纸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思想宣传阵地.作为中央级、省级、县级党报之外的地市级党报,却经常被忽视.华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文化的重要地带,探究其地市级党报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梳理我国华北地区地市级党报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问题,并由此提出地市级党报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对我国地市级党报媒体融合的观照.  相似文献   

16.
郑红  王继成 《传媒》2023,(20):46-48
打造自主可控移动客户端,是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但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在打造这一新型传播阵地时,普遍存在用户规模小、黏性低、互动弱等问题,面临着客户端有“端”、缺“客”、少“动”的窘境,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商业社交平台等不同客户端的激烈竞争。本文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打造“看厦门”APP实践为例,解析客户端迭代升级背后的用户密码,为地市级媒体打造自主可控移动客户端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市级媒体子公司是媒体融合研究的重要一环,但是先前的相关研究却对此关注较少。探究地市级媒体子公司媒体融合实践难题,可以推动我国各级媒体融合进程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实践背景下位置、资本和惯习是理解地市级媒体子公司媒体场域的关键点,在媒体场域中地市级媒体子公司位置边缘和流动、资本缺乏和兑换、惯习牵制和突破,呈现出内外部竞争与合作的两条主线。地市级媒体子公司内部场域尽管在品牌效应和信息共享方面进行一定合作,但是内部竞争带来包括内部渠道流失、资源竞争、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和管理僵化等问题;外部场域中地市级媒体子公司与省级县级媒体争夺渠道和广告盈利,同时也面向外部社会力量进行技术和业务合作。整体而言,地市级媒体子公司的媒体融合进展呈现出偏向内部竞争和外部合作的趋势,这两条主线突显了地市级媒体子公司场域博弈不断流动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从全国地市级媒体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正在进入意义深远的重组阶段。地市级媒体的重组,既可以整合资源,实现区域垄断地位,又可以实现跨媒体融合,实现信息的全方位加工和多渠道生产,还可以重塑地市文化,成为区域文化的建构者。包括地市报在内的地市级传媒,新的增长点在于打造地域文化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说,中国文化产业在十年里,走过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所说的地市级"全媒体"是指地市级的党报、晚报、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政府信息网、新闻网站和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全媒体"舆论监督途径探讨,则是以江苏省南通市"政风行风热线"为例,由官方监督机构整合协调市级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围绕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展开联合监督,有效形成较强的全媒体舆论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并非简单的机构合并,也并非简单的平台再造,而是数字赋能下传播和服务的精准推送和边界重塑,从而改变媒体内容传播的单一功能,通过数据运营实现媒体功能的多元拓展。本文以浙江省第二家实现报业广电跨媒融合的地市级媒体——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开展的三轮融合改革为例,探讨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