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需要宣传自己,患者需要了解医院,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医疗信息。消除虚假医疗危害,保障诚信信息渠道是公众的期望。笔者认为我国治理虚假医疗广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没有家庭医生转诊的机制,医疗网站就起到了辅导患者就诊、帮助转诊的功用。网民进行自我医疗诊断时可能出现误诊,网上信息不专业、不准确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虚假信息与欺骗性广告自从2004年妻子怀了孕,王航就开始了与医院打交道的漫长历程。一开始,他要陪妻子一次次地去做孕期检查。孩子出生后,头两年小病不断,他有时凌晨5点钟就要去医院排队挂号,好不容易熬到上班时间开始放号,却得知医生今天停诊。这样的经历,让王航这个互联网职业经理人感到"崩溃"。出于职业习惯,他上网查过,发现大多数医院的官方网站都不提供医生出诊的相关信息,即使提供,也不会有及时的更新。他不理解为什么医院不能把这些基本信息放到一个人们都看得见的平台上。于是,王航开始琢磨是不是要做一个网站,将这些信息聚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2,(10):21
本刊就媒体刊登虚假违法广告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调查参与者有被虚假违法广告欺骗的经历,医疗、招聘、美容、教育类的虚假广告较多。超过7成的人认为地市级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最严重。几乎全部参与调查者都认为,搜索引擎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网站进行推广链接,应被重点监管。盘点3月的传媒,央视3.15晚会当  相似文献   

4.
王娟玲 《兰台内外》2020,(13):81-82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生活当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身体疾患,这就依然需要接受医生的救治,医生为了给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与服务就会记录诊治的过程,这种资料被医院存储和管理起来就形成了病理档案信息资料。这种资料是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医院各种医疗活动(医疗、教学、科研等)信息载体。病理档案是病理档案工作者收集的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时病情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后过程中的全部记录,也是患者在治病过程中为医生所保留下来的重要组织标本,从而为临床医学提供大量可研究的素材。病理档案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是临床进行科学诊断治疗的基础资料,也是维护医患权益的法律依据。因此,要加强病理档案管理,强化病理档案的收集、整理、监督和利用,提高病理档案整理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病理档案管理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这个主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主要是从重要性的体现、病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必要应对措施等方面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 识别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以期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的测度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也为用户和社交媒体平台判别虚假健康信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采集1 004条社交媒体健康数据,利用程序化编码抽取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关键特征,运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揭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并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具有表面特征、语义特征和来源特征3个维度、11个主要特征以及29个子特征。其中,社交媒体上食品安全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在"术语包装"特征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夸大事实"为社交媒体上常见疾病主题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社交媒体上养生保健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具有"元数据缺失"和"假借权威"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陈雪  孙滨  胡心甜 《新闻前哨》2012,(10):116-117
医疗虚假广告,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或发布者利用各种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向消费者传授医药不真实信息,用虚假事实(夸大疗效或无中生有地鼓吹疗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以期达到营利等商业性目的的一种不良的大众化传授方式。不难看出,虚假医疗广告的危害性是不可估量的。那些被夸有神奇功效的药品,可能会在炫耀的商业目的笼罩下变成食人健康、夺人生命的恶魔。一、我国对医疗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7.
虚假广告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之一,其中尤以医疗虚假广告为甚,据说全国每年有250万人因为被虚假广告误导而吃错药,可见消费者受害数量之多。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虚假广告是一种信息欺骗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许多真实情况不了解,难免上当受骗。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分析探讨虚假广告中常见的几种信息欺骗行为。行为之一: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为了帮助消费者作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厂家理应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的完整信息。但厂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不利的信息则隐去不说,让消费者自己去猜测,这样消费者往…  相似文献   

8.
画中有话     
"很多诗人是不关注社会不公的,是不关注社会黑暗的,只在那儿做语言的技巧游戏。(但是由于)在他们的诗歌中看不到他们所处的时代,这样的诗人我认为永远进入不了伟大的诗人行列。"当被问到什么是作家的使命时,作家野夫回答。"医生成为计件工人,他们根据治疗数量而非治疗质量得到报酬。"美国过度医疗问题严重,导致每年20%-30%的医疗费用成为不必要的开销。新美国基金会健康政  相似文献   

9.
在线医疗社区患者择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意义]在线医疗社区作为新型医患互动的医疗服务平台,其中的咨询服务是社区吸引用户的重要功能,而付费咨询也是社区赢利的关键模块。了解付费咨询时患者择医行为的信息需求与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改善医生的服务、提升社区活力。[方法/过程]基于消费者信任理论和消费者感知理论,同时考虑在线社区的研究背景,创新地加入价格和从众心理的作用,建立在线医疗社区患者择医行为的影响模型,并以好大夫在线为例,爬取网站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结论]实证分析证实医生的线下声誉、线上口碑、服务质量、贡献价值、热度以及价格等因素对患者择医行为的影响,且患者线上择医行为也表现出与传统线下择医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医生改进服务和平台社区促活增收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颖竹 《今传媒》2020,28(5):19-21
本文选取"丁香医生"为分析案例,主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疗服务平台的定位与功能。在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与不确定性与日俱增,面对渠道多样、信息过载的传播格局,只依靠单一主体无法提高信息品质、改善信息环境。只有新闻媒体与医疗平台合作,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各守其位,互为补充,才能构建更加健全的信息传播系统。"丁香医生"在此次疫情中除了发挥作为医疗平台的科普和问诊功能之外,还在遏制谣言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丁香医生"对肺炎信息传播的参与作为一次较为成功的实践,为我们探讨医疗平台在信息补充、深度信息解读、专业性辟谣、科普医学常识等方面发挥独特功能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微博带来了高度的"信息自由",却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添上了翅膀,加大了谣言传播的可能性。从微博谣言传播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欠缺"把关人"的媒体环境存在很多隐患,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言论失控或许会走向极端。作为新媒体平台,微博省略掉的"把关人"功能,不是不需要,而是需要一个更适合微博传播模式的特殊"把关人"将这个漏洞补上。因此,微博时代需要既可靠又有公信力的微博"把关人",而微博运营方有对海量信息进行把关的责任,于是微博辟谣账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8,(12):6-6
傅雪琴在2008年10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认为,媒体应保护受众“不知情权”。认为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你知道的越多,尤其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负面信息越多,情绪就越受影响。受众有权知道自己该知道的.同时也有保护自己不应该知道的权利。媒体在满足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当谨慎发表新闻和其他各类信息.保证不传播无用信息,不制造虚假新闻,保护受众的“不知情权”。  相似文献   

13.
<正>医院病例档案又称为病案,是医护人员岁病人诊断、治疗、护理等过程的中的记录,是患者医疗期间病情信息的载体,是医生从事医疗研究和总结医疗经验的重要资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医院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2015,(2):12
美国社交网站"脸书"1月20日宣布,该公司将采取行动遏制虚假新闻在其网站上的传播。什么样的新闻属于虚假信息?"脸书"将这个任务"外包"给了广大用户,在页面上添加了一个举报键,用户可说明某新闻是故意造假和欺诈或是经权威渠道辟谣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5.
当患者踏进医院接触医生,并在其后的接诊、检查、诊断、确诊以及治疗、心理康复过程中,医院孕育着医疗档案的基本内容.随着医疗工作的深入和医院管理的不断完善,围绕医疗服务质量这一轴线,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对医院建设与发展具有宝贵价值的原始资料,便形成了医院档案.  相似文献   

16.
周雅琦  敬卿  牛宇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77-183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虚假信息泛滥成灾。本文提出图书馆应该将虚假信息治理作为图书馆应急服务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 对国内图书馆行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就图书馆应如何参与虚假信息治理提出思路。[结果/结论] 图书馆可尝试通过以下5种途径参与虚假信息治理:①构建跨行业协作式的虚假信息治理体系;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③构建突发公共事件中虚假信息治理的应急服务机制;④虚假信息治理与阅读推广融合发展;⑤构建跨平台的一站式虚假信息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有上升趋势。图书馆员应增加"医生"这一重要角色,对大学生读者心理健康进行干预。阅读疗法是馆员"医生"的首要医疗手段,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顺利进入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虚假医药广告主要是广告宣传活动中违反了《广告法》和《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在广告中出现以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内容,这些药品广告说过了头,用虚构的权威机构或者专家、患者当“托”,在广播、电视、报纸上现身说法,有很大的欺骗性,使广告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欺骗和误导了患者,威胁着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南方都市报》7月24日报道,大型医学专业性网站丁香园公布了一份"错误百出的医疗电视剧"调查,其中急救知识被医疗剧"误伤"得最重,有74.6%的受访医生在医疗剧中发现过急救知识错误。医学服务类微信"医学界杂志"的类似调查中,有一半参与调查的医生认为,国产医疗剧中出现的急救错误"误导观众,无法容忍"。虽说电视剧是一种艺术作品,不能过于较真,但它来源于生活,可高于生活,适当修饰,却必不能有悖于生活。因此,医疗电视剧应首先重视医学的专业性,正视电视媒体的传媒作用,传递知识才是传媒出现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意义,错误医疗知识的传播则可能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20.
正网络谣言,指的是在网络上,尤其是社交媒体中,迅速传播的虚假言论。这种言论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攻破公众观念,其导致的结果可能会很严重,甚至有潜在危险性。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谣言谎言在网络流传,引发社会关注。从"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到"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再到"女大学生求职被割肾",这些信息耸人听闻,最后都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谣言。从国家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