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权利与农村长期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论,针对我国农民教育权利贫困的现状,分析了农民教育权利贫困、能力贫困与农村长期贫困的内在关系,并结合韩国农民教育的经验,提出解决我国农村长期贫困问题应关注农民教育权利的实现,以期为我国农村脱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09,(6):F0004-F0004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陷入贫困状态中的孩子有800万左右。贫困问题不但影响着孩子们正常的生活.还严重制约着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在无法接受教育的孩子当中,因为贫困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业的人数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并且这种现象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解决儿童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价值目标,也是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多次发表报告,提出要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很多国家也都对义务教育实行了国家管理的统一标准。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原则是:既不让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使教育受到制约,更不能因地区贫困使孩子教育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9年,库尔勒市将把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列入资助范围,以保障贫困残疾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资助标准为:中等职业教育每生每学年300元、高等职业教育每生每学年600元。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好在哪里?从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的受教育过程,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个适龄儿童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本是一项公益事业,理应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然而,在当今社会,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挖空心思攻关“名校”。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个适龄儿童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本是一项公益事业,理应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然而,在当今社会,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挖空心思攻关"名校".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权利是当前教育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实中的教育纠纷都是受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各国实体法及程序法对受教育权利的规定,都是围绕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类型及受教育权利受损时的法律救济问题制定的。教育立法应包括: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9.
成人教育有效地保障了成人受教育的机会,是对教育公正的一种体现.从教育对象、教育权利、教育目标来看,成人教育的合理之处体现在其具有特殊性、补偿性和全面性特点.在实现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成人教育公正地关注个体生命,强调展示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贫困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贫困的内涵与经济上的贫困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主要是指个体由于家庭贫困而导致失去受教育机会,或者虽然在接受教育,但却处于非正常状况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贫困有绝对和相对之分,也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教育贫困标准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1.
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不外乎是关于教育公平所涉及到的受教育权利和实现机制的公平性及其评价的研究。具体为对受教育权利的研究,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更进一步的就是对受教育权利或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机制,即对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研究;再进一步就是对怎样评价这种受教育权利及其实现机制,即对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本、提升生命质量的基本途径,贫困文化却严重束缚教育功能的发挥.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使人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过着受束缚的生活,终生忙碌而无闲暇,看不到未来.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困文化排斥学校教育;二是贫困文化排斥人(女性)的现代化;三是贫困文化渗透在育人系统之中,并通过影响社区层面、家庭层面,进而束缚教育的发展;四是贫困文化导致短视的教育观,引发“关联失学”现象.突破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关键在于消除贫困文化的文化因子.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变革贫困文化以及真正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才能消除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提高人口质量,实现反贫困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社会底层成员子女改变身份的主要途径.但是,相对于城市孩子,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来改变身份的历程变得越来越困难.家庭贫困、农村学校的落后、高校录取政策等因素都在阻碍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的流动.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努力,防止农村孩子因为贫困而被拒绝在教育的门外.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考试竞争力”.高考改革也要以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为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贫困农村,特别是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有大批农村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严重损害。她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从而成为我国贫困地区的处境不利的群体。这些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因...  相似文献   

15.
魏哲哲 《云南教育》2014,(23):15-17
今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给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师生回信中指出“消除贫困或难短时兑现,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推动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实体权利,需要以“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专业化农村教师队伍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教育公平.特殊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在其接受教育时,用全纳教育的思想指导,更有利于特殊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本文基于全纳教育视角,试图从受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及教育结果的公平三个方面论述教育公平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海尔的冰箱可以订做,商场为我们提供了随心所欲的选择,然而教育赋予孩子的却只是贫困的学习,贫瘠地千篇一律。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对这种贫困竟熟视无睹到从不质疑。中国的孩子为什么更容易沉湎于游戏?中小学教育怎么了?教育信息化为何缺乏亲和力和效力?当我们对这些问题一筹莫展时,我们不妨看一看国外的孩子怎样学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边远贫困地区,学龄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女童,受教育权利缺损现象频繁发生.如何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从认识、制度和实践上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师教育理论贫困的症结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作为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代又一代教育者为密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犹存.英语教学同样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理论研究人员缺少实践研究,英语教师(实践者)缺少相应的理论意识、理论积累和理论思考.理论贫困是英语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什么原因和背景导致英语教师教育理论贫困?采用那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消除教师理论贫困?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那么其有哪些表征呢?本研究主要从依附性的存在、方法论的贫乏、思维方式的贫困、表述方式的贫困、研究异化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主要表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