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句群,是语法五级单位最大的一级,《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对句群的解释是:“句群,也叫句组,或称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一组句子。一个句群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这是指句群的内涵。句群的外延,它的上限跟下限所及,《提要》认为:“句群同文章的段不是相同的概念,虽然形式上有时重合。”“有些句群可能改造成一个复句或者多重复句。有些复句、多重复句也可能改造成句群,视表达需要而定。”以《提要》说法为依据,本文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思想是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的”。任何思维形式,都要依靠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推理这种思维形式,是由复句或句群来表达的。复句,是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句法单位;句群,是由两个以上句子组成的句法单位。句群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各种关系,在复句里分句与分句之间都有,因此,搞清楚复句与推理的关系,也就可以搞清楚句群与推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句群是句子与句子有机组合的群体。句群都有如下的内在特点:向心性、完整性。其组合一般靠语法手段,另外也可以使用语汇或修辞手段。在近十多年来的小说里,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在传统语言中该是复杂的单句或该是复句的语言单位变成了独立的短句群体。这些短句群体从形式上看,是句群的形式;从本质上把握,也具有句群的内在特点,所以,当归人句群。但由于其组合在一起的手段月异于过去句群(不妨叫传统句群)的组合手段,同时,它们又脱胎于复杂的单句或复句,而不象传统句群那样一般就是单句、复句的组合,所以它又应当被看作句群家…  相似文献   

4.
〔问疑解难〕 1、句群与复句有什么区别? 句群与复句的组合方式相同,按照一定的语序来组合;在一定的条件下,许多复句可以改变为句群,同样,许多句群也可以改变为复句。不同的地方,可借助标点符号来区别,复句中分句间用逗号或分号,而句群中句子间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另外,在使用关联词方面两者亦有所区别。复句使用成对的关联词较多,而句群则较少使用成对的关联词。句群单用一个关联词时,一般用于后边句子的开头。如表示转折关系,句群常用的关联词形式是“……,但是……”。而复句常用的关联词形式是“虽然……,但是……。” 2、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类型? 句群中句与句之间关系,与复句的类型基本一致,分为并列句群、承接句群、递进句群、选择句群、因果句群、假设句群、条件句群。与复句相  相似文献   

5.
句群浅议     
一、什么是句群所谓句群,是以有组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语言单位。词与词组,单句(包括复杂单句)与复句(包括多层复句)也是语言单位。但词与词组是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单句与复句是构成句群的语言单位,而句群则是构成篇章的语言单位。句群可分为简单句群(或叫“小句群”)和复杂句群(或叫“大句群”)。从书面语言来看,简单句群小于数句构成的自然段,大于由一句构成的自然段,复杂句群等于或大于数句构成的自然段。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复句中合用的关联词语,有时也能用于句群的组造。这是由复句转换成句群造成的。这种转换。有句子表达、句子结构的原因.还取决于合用关联词语前项能否单用。合用关联词语前项单用的条件是:非副词性的:常常用来连接复杂句子的;单用时语义关系明确的。  相似文献   

7.
<正>古代汉语中的连词“而”和“以”,有时用法相同,但两个词是有很大差别的,现分述如下.作为连词,“而”的使用范围要比“以”广得多.连词“而”不但可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词,短语与短语,而且可以连接句子、句群,使单句构成复句,复句构成句群,句群构成层次段落,这在经典中是随处可见的.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带上“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之”“由此可见”“由此得出”等关联词语并且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才表达推理。因果关系复句是表达推理的,这毫无疑义。非因果关系复句,比如假设关系复句、条件关系复句、选择关系复句、并列关系复句,它们一般情况下只能表达判断,或者假言判断、或者选言判断、或者联言判断。就是说非因果关系复句还有例外的情况,这个例外指的就是有的非因果关系复句有时也能表达推理。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哪些非因果关系复句在什么情况下能表达推理。  相似文献   

9.
论句群隐性中心的抽象概括江结宝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单句或复句)组成,其中每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都朝向一个中心,共同表达一个特定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句群的中心意思,也叫句群的语义中心。根据句群的语义中心在字面上显示情况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两类:一...  相似文献   

10.
句群 ,也称句组 ,又叫语段 ,它是由句子和句子按一定的逻辑思维组合而成的表达一层意思的语言单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当句群与复句、自然段互相穿插交叉在一起时 ,往往难于识别和理解。其实 ,句群、复句、自然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不同的概念。科学地理顺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识、研究、掌握其特点 ,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是很有帮助的。下面试从两个方面谈谈句群与复句、自然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句群与复句的区别和联系(一 )句群与复句的区别一般说来 ,单句和句群是很容易分清的 ,最容易混淆的是复句和句群。不过 …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9期上刊登了樊敬亭、李玉清二人写的《这个语段有两个结论吗》的文章,阅后似有所“悟”,现写出来以共勉。 先谈句群与段落问题。句群又称语段,是语言的一级单位,段落是文章篇章结构的一级单位,二者分属不同范畴的概念。在具体文章中,句群与段落又交叉重合在语言这个载体上,从形式上看,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句群=段落;二是句群<段落,三是句群>段落。 再谈层次问题。句群可以划分层次,这是研究句与句之间各种关系的需要。句群的层次像划分多重复句那样,第一层可在前、可在中、可在后。如果是并列关系等复句扩展而成的句群,还可能出现几个第一层。划好层次,又需注上关系。段落也能划分层次,这是研究段落深  相似文献   

12.
三、句群辨析 1.句群与复句的区别:如果对句群的概念理解不清,就容易把简短的句群误认为是复句,或把多重复句误认为句群。其实,句群与复句是有明确的界限的。因为句群是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合而成的,中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句与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组合的结果,可以是复句,也可以是句群。复句中的分句间和句群中的句子间,在结构关系上总的讲是一致的。分析句与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弄清楚句和句是怎样组合‘的,既要考虑事理关系,又要考虑心理关系。关联词语是复句和句群的形式标志,能对形式相似而关系不同的复句或句群进行鉴别,又能使分句或句子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多重复句或多重句群,采用由大到小、逐层二分或多分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组合的特点,理清结构层次。分清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复句和句群的定义、类型、特点,关联词与关系词的比较来区分复句和句群,同时,在段落中分析复句和句群的不同作用,使我们对复句和句群有新的认识,达到能正确地运用复句和句群。  相似文献   

15.
全译表达的基本单位有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分为自上而下式表达过程和自下而上式表达过程,整个过程以译语活动为主,以思维转换为辅,兼涉反复转换与回溯式理解,以再现原作的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一、定义理解法。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构成的句子。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定义,从整体上明白复句是一个“句子”,既区别于单句,又不同于句群或段落。再指导学生抓住其三个要点:“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和“结构上互不包含”。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析例句,加深对复句定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分析句群与分析多重复句有类似之处。大家知道,分析复句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第一层结构;分析句群也要从分析它的基本特征入手,即首先要领悟出句群的表达中心是什么,然后体会句子之间的语意关系,有时也可通过关联词语帮助分析句子之间的结构形式。 例1.A确定题目,要准确反映文章的内容防止过狭过宽,题文脱节。B题目太大,文章内容没能满足题目所管辖的范围,就会产生“小题大作”的毛病。C如果题目和文章的内容背离,这就要犯“文不对题”的毛病了。D所以,题目怎样才能确切地揭示文章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8.
超句单位的言语变异是指超越单句范围的言语结构体的变异,它包括复句、句群、篇章等。在以往研究言语变异的论著中,人们比较注重句以下单位的分析、研究,忽视了对超句单位的考察。其实,超句单位的言语变异是十分明显、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对它进行一番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现代汉语的复句有两大类,即偏正复句和联合复句。在偏正复句里,分句与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偏前正后(即前一个分句一般在意义上是“偏”,后一个分句一般在意义上是“正”)。在言语表达中,人们常常采取变异手法,使其意义变为正前偏后,亦即复句中的分句与…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就等于拥有了一把学习其它学科的金钥匙,所以“理科文谈”是人们广为流传和深信不疑的。反过来,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语文学习,给语文教学以反作用,这一点虽鲜为人谈,却也不容轻视。一、用符号代语言,妙趣横生,言简意赅。如在教授句群与单句、复句、段落的关系时,运用数学符号列成算式来表达:句群>复句>单句,段<句群<段。这样一来就理清了教材上繁琐的叙述,也给学生一个一目了然的结  相似文献   

20.
句子形式是只有句子形式而无句子作用的语言单位。它应有三种类型:单句形式、复句形式和组句(句群)形式。50年代,句子形式在讨论包孕句时应运而生;八九十年代,它在讨论复句定义时被确立下来;而今,它在从宏观上认识语言与言语之间转换变化关系的时刻,被充实完备起来。它必将对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研究语法、运用动态发展观点来研究语法、运用语用观点来研究语法,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