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做一个新的解读.重新定位.把获得的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如何把握利用好新课标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正确解读新课标:其次,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最后.要时刻关注当今语文中考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下要实现语文高效课堂:一、确立"大语文"教学理念;二、用全新的思维解读文本,实施个性化教学;三、关注语文文本内涵的挖掘及延伸.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强调整体规划,加强学科关联。整体思维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是必要的,也是意义重大的。应用整体思维设计语文教学,目标要指向语文育人,知能情合一;目标要照应知能体系,前中后贯通;内容要凸显语文本体,科德艺交融;方法要聚焦语文文本,多样解读;训练要对接课后习题,“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解读文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而不是用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珍视学生内心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一、践行新课标,发挥主导作用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开展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活动,要把解读文本活动当成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充分的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正处在初步形成时期,所以  相似文献   

5.
牛树超 《江苏教育》2022,(91):63-64
<正>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为关键的能力之一,它决定了语文教师课堂的高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这对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还存在交际目的解读缺位、语境情境分析缺失、评价审美剖析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将多元解读应用于深度剖析文本内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进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切合文学作品多义性的特点。从多元解读的角度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四条改进建议:重视学情分析;基于文本的多元解读,尤其是基于文本的"三体";生成性教学设计;时代性视域解读。但多元解读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也有其区域性,应避免超越其区域性造成文本的"多元误读"。  相似文献   

7.
陈阳 《广西教育》2013,(30):71-71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只有立足文本,才能“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解读文本,这是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之一。结合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来探讨一下新课程理论下的语文教学:尊重学生初读文本的体验;借助文本的语言魅力进行解读;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基于语文新课标,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语文教材中的自然单元,通过对任务驱动的解读、实施与审视,设计相应的学习主题。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统整教学目标,明确任务驱动的达成愿景;创设真实情境,营造任务驱动的实施氛围;凸显单元特点,设计任务驱动的落实层级;搭建活动平台,落实任务驱动的实践载体,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文本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取向。语文教师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第一要务就是解读文本的核心价值。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真",即解读要关照本原性;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针",即解读要具有针对性;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核心价值要"求深",即解读要追求深刻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探讨小说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一元解读的禁区,除了从社会历史视角进行解读外,还可从文化视角、形式视角、心理学视角、人类学视角等角度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为了避免对小说主题的任意解读,教师要把握好多元解读的"度",注重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杨曰伟 《山东教育》2013,(Z1):37-38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时指出:小学语文加大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分量,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达到会听、爱说、敢问;中年级学生听要抓主要内容,说要主动沟通,说清意思;高年级听能抓住要点,说能清楚条理发表意见,稍有准备当众做一两分钟的发言,出口成章,善于表达。书面表达,低年级做到  相似文献   

13.
黄晓红 《成才之路》2021,(14):110-111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容,不断提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以此提升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探究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探讨小说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一元解读的禁区,除了从社会历史视角进行解读外,还可从文化视角、形式视角、心理学视角、人类学视角等角度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为了避免对小说主题的任意解读,教师要把握好多元解读的"度",注重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沈勤学 《学子》2014,(8):28-28
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前提2011版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依据新课程理念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独特体验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获。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就如何合理驾驭多元解读,拓展语文文本空间,探讨了一些基本思路,并通过总结归纳多元解读的误区,分析出现误区的原因并提出走出这些误区的策略,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强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思维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课堂的有效提问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而深层次地解读文本,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银松斌 《教育》2011,(27):50-50
<正>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新课标》,以教材为范本组织课堂教学,指导课内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新课标》从5个方面提出42条目标要求。读懂这42条不是问题,但把这42条有效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却不是易事。在熟读《新课标》的前提下,解读好语文教材的"单元提示"——也就是每单元写在前面的话,就可以找到研究语文教材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9期刊发了李冲锋老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献疑》。文章从六个方面对新课标提出了质疑,其中第六条为“拒绝解读”其理由是:课标的阅读对象是教师,制订的课标本应让教师们看懂,不应再进行解读。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新课标不是法律条文它只是指导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制度性文件,而不是硬性的规定是对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小限度控制”,而不是对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大控制”;体现的是国家对公民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而,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少数语文教师在运用新课标时,没有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出现了过分张扬人文性、过分强调多元化解读、过早超越教材的现象,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