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从大学学前音乐教学实践看,融入情感教育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吸收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索音乐中的奥妙,大大提高了大学学前音乐课教学的效率。音乐本身是有感情的,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尊重音乐中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教学中,接受音乐旋律的渲染。当然,在大学学前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需要掌握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缺乏学前教育特色,教学效率低,培养出来的幼教人才在音乐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关注成功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是探索具有"学前特色"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冯雅晶 《科教文汇》2011,(35):182-182,201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要从学前开始,要让音乐教育对幼儿的作用从学前就开始体现出来。本文将着重从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角度来谈为什么要在学前进行音乐教育,怎样进行学前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将其融入到学前教育中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国家为了实现将音乐融入到学前教育中也在不断加大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投入,但这一举措并没有在偏远地区的幼儿园确切落实,城乡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缺乏监管,学前音乐教育无法在城乡公平落实。本文主要对城乡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希望为实现城乡学前音乐教育公平化的相关策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说到音乐不得不说音乐的教学方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分析目前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工作。  相似文献   

6.
学前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和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起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前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重点,针对幼儿开展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体育活动规范也要求教师具有更专业化的水平、更多样化的手段和有更有针对性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学前体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分析,合理设置课程,加大对专业学前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科学地组织开展学前体育活动,充分、合理使用场地和设施,为实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这一根本任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3)
我国的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引入传统音乐教育对于丰富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提升学前音乐教育的品位和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当前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人们逐渐忽视了传统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实施。本文探析了传统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创造出特殊的艺术形象,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教育既是整个基础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音乐教育可以给儿童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前儿童创新意识、创新意志质量,帮助学前儿童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为他们后期的创新实践奠定底蕴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音乐的表现性,不只是受形式性规限而是直接依附于形式性,这一特性决定了音乐表现性是比较抽象的;由于情感是依附于事件、人物与物体的,所以决定了音乐情感表现性也是依附于音乐再现性的。本文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表现特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个很含糊的词,人们用这个词的时候往往预期它是好教育。事实上,"教育"可能是非常非常糟糕的。换言之,教育对人的发展并不是都能产生助力,有的时候是产生阻力的。对我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来说,幼儿园三年的音乐教育也有不太有效的现象。所以,在知晓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我们更多地探讨让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效的途径,即让"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是我们的任务。本文第一目讨论儿童在早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目考察实现这种重要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甘甜 《科教文汇》2013,(23):142-143
钢琴学习既培养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音乐智能的内容,还可以获得兴趣、情感、意志、自信等非智力品质的塑造。而在"钢琴热"浪潮的盲目追捧中,教师及家长只重视学前儿童音乐智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钢琴学习对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尼采有一句名言:"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当作者尝试将绘本教学与音乐活动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机融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后,这种巧妙的融合得到了1+12的奇妙效应。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的学前音乐电子琴课程中,新的理念与新的方法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的重点不只局限于乐曲演奏,在音乐语言、音乐心里、音乐感受、音乐审美等更多的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延伸,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实际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和即兴表现,是完成器乐课教学目的与任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大众对幼儿教育事业和幼儿素质培养的持续关注,学前音乐教育被更多家长和幼儿教育专家推崇。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本文对幼儿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素质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改进才能给幼儿带来更好的素质培养进行分析,以及给幼儿家长及教育专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13)
技师学院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的幼儿学前教育上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技师学院还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对此,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学前教学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去上好音乐课。面对新课标有许许多多的农村音乐教师,觉得无从下手,不知该怎么去上好音乐课,常常是"音乐课"上成了"唱歌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农村小学音乐师资严重"贫血"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即使有专职音乐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是十分薄弱。二是:在农村音乐课一直不被重视,学校音乐教学设备简陋。然而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韵律活动是幼儿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最直接的表达。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发展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儿童的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韵律活动还能够满足学前儿童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在韵律活动中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  相似文献   

18.
王玲 《科教文汇》2009,(14):221-221
加德纳提出音乐智能由三种音乐能力构成。一是音乐的感知能力.二是音乐的创作能力.三是音乐的反思能力。这三种音乐能力的提出为幼儿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音乐智能理论恰当地运用到学前音乐教学中呢?音乐教学不是简单在说乐谱的东西,而是要注意通过一些音乐手段对幼儿进行不同智力的开发,比如:在进行演唱或者感受音乐时要合着音乐打出不同强弱、不同节奏的伴奏。只要幼儿教师拥有足够的意识是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智能理论来进行音乐教学的。下面本文将从音乐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出发,分别阐述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智能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流动学前儿童日益增多,其"流动"的特征必定会影响这一群体的社会适应和性格形成。因此,笔者针对促进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提一些建设性建议:(1)政府建立健全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和教育保障制度;(2)密切家庭关系,提高流动学前儿童的心理安全感;(3)教师积极介入,引导流动儿童缓解焦虑情绪;(4)根据年龄特点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课标》并没有削弱音乐知识与技能,无论课程目标部分还是内容标准部分或是实施建议部分,都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被具体表述为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和音乐相关文化等四个方面,从其涵盖的范围上说,要比传统音乐的"双基"内容宽泛了许多,音乐知识技能的容量其实是大大加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