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歌鉴赏要从语言入手,鉴赏诗歌的意象尤为重要。鉴赏诗歌意象的本质在于赏析诗歌意境。可以抓住"象与境"这个纲,从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和体会意象创造的意境的和谐美等角度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2.
意象即文学作品中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客观外物,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欣赏诗人创造的意境,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透过意象的外在而去寻找作者所寄寓其中的内质,这样也许就能较好地深入诗歌与作者之中,较高水平地鉴赏到诗歌的真魂.  相似文献   

3.
《再别康桥》这首诗饱含青春时期对美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意象清新,意境秀美,形式整齐,结构严谨,音节和谐。教学中教师实施诵读法,诵读环节,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绪节奏;品读环节,要求学生找出意象,对意象进行描绘,进入意境,欣赏康桥秀美风光;情读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研读环节,让学生把握诵读技巧并体悟诗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我国诗歌意境理论,阐述了诗歌意境的涵义,分折诗歌意境的要素即情趣和意象,并着重探讨在诗歌创作中创造意境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应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仔细推敲,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把握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美;探求意蕴,理解诗歌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6.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诗歌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要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最真切的诉说。准确把握意象的内涵,学会分析意境,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从而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8.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鉴赏古典诗歌作品,可以品其句,味其境,动其心。品读词句是对诗歌局部的把握,体会意境和理解主题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鉴赏诗歌需有一个整体意识,因此,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尤为重要。而要体会意境和理解主题,不可不知意象。意象、意境和主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意象是意境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  相似文献   

11.
如何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们读诗应在审美情趣上下功夫,去感受它的音律美,体会其浓郁的感情,去捕捉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所谓意境,指作品中的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意境美可以从意象组合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意义等方面去探寻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仔细阅读诗词内容、认真揣摩诗歌意象,才能了解古诗词意境.而只有把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充分地结合起来并联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能准确地把握意象的内涵并且学会分析意境是提高古诗词鉴赏的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特指古代诗词)。因为诗歌鉴赏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审美情趣的需要。正确理解意象,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准确分析艺术手法,才能更好地深入诗的意境;深入品味诗歌语言,才能饶有兴味地去欣赏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让学生学会赏析诗歌:通过品读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象领悟意境;感受意境体会思想感情。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正确运用象征手法,反复揣摩、体味诗人赋予意象的主观情感,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3.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4.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教学安排]一课时[教法学法]诵读法想象法合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3.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4.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教学安排】一课时【教法学法】诵读法想象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化境,是中国诗歌的灵魂.通过美国意象派诗人Amy Lowell对杨贵妃的七言律体<赠张云容舞>的翻译来赏析中国诗歌意境美的再现手法,发现意象与情趣的交融、双声与叠韵的递用和待续句诗行的形式可赋予译文同样的意象、音律和形式美.  相似文献   

18.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由此可见,意境是诗词的根本,进入意境方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情趣。而意象是诗词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歌的意境就是透过这样的意象浸润出来的。朱光潜在《诗论》中说:"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见到这份意象,从而体会到  相似文献   

19.
<正>《春江花月夜》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示例",是一篇自学赏析示范文本,因其长篇,且不易理解,故作例文重点赏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把握古典诗歌的意象,发挥想象,体会与品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有了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学习及必修文本诗歌的积累,高二学生对意象、意境等已不再陌生,然而涉及想象与联想,兼以文辞深奥、诗篇偏长,故学生在学习中尤其在意象的分析、意境的把握、意图的  相似文献   

20.
<正>古典诗歌,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欣赏。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鉴赏诗歌作为语文的重要一部分,要学会欣赏诗歌,了解意境是必不可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对文字营造的意境进行鉴赏,能感受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进而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