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后殖民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在进行革命和现代性话语的书写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多种叙事策略,将后者所预设的一整套意识形态话语作为高级文化,系统改造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方式和思维世界,从而将传统、本土话语逐步替换,已达到革命意识形态所设定的语言世界,形成对社会的系统改造.在1940-19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饱含革命意识形态内涵的新话语逐渐渗入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日常生活用语中.这种小说中人物的言说方式的变化,是革命和现代性话语对乡村话语体系和思维世界的一种征服,由此建构了革命意识形态的现实注脚,其实质是一种话语殖民.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中的话语殖民为分析工具,讨论这种文学现象的实现机制及其政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前者主要是讲述"革命历史",它提供的是新的现实秩序赖以成立的合法性资源,解决"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后者则大略分为工业题材和农村题材,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是谁"和"我们向哪里去",即通过主体本质的建构来确立现实意义秩序。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在意义秩序的建构中展开某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前者主要是讲述“革命历史”,它提供的是新的现实秩序赖以成立的合法性资源,解决“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后者则大略分为工业题材和农村题材,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是谁”和“我们向哪里去”,即通过主体本质的建构来确立现实意义秩序。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在意义秩序的建构中展开某种“历史必然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田英杰 《教师》2013,(4):126-126
农民问题是近代中国的首要问题,农村题材的创作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现象。出于对农民问题的关心,处于不同时代的赵树理与高晓声都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农民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历史转型时期的农村农民风貌,表达了他们对农民问题的关心。但是由于地域文化、时代风貌与个人经历的区别,在创作心理上便形成明显的差异。本文选择在农村题材创作中有重要意义的作家赵树理、高晓声进行纵向比较,探索与把握他们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们的文学创作主要是面向市场和城市的,即便是农村题材的创作,也是写给城市人读的。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疏离了文学,而文学也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单纯依靠文学界的策动是不可能的,采用动员农民全员参与的“诗歌公社”的方式也是不可能的,依赖于文化市场的力量更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选择是将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学阅读与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现实中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建立起毕业大学生支援西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制度,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继续坚持推行“三下乡”活动并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赵树理之所以具有独特、重要的位置,就在于他成功地开创了大众化文学潮流。赵树理的大众化文学思想和创作的特征有:首先是立足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勇于提出一些敏锐、重要的社会问题,构成他所谓的"问题小说";其次是扎根于农民中间,与他们同甘共苦,在创作中真实地表达他们的生存状态、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农村的时代变化、民情风俗;再者是真正把农民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塑造出多种多样的农民形象来,让农民在文学舞台上占据应有的位置;最后一点是坚持文学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把民间艺术作为文学发展的基础,创造出一种通俗的、大众的、民族的审美形式来。  相似文献   

7.
被遮蔽的现代性:对两种"否赵"观点的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赵树理研究中存在两种解构倾向:一是认为赵树理的文学观念和艺术水准是从鲁迅等人的现代文化高层次向农民文化低层次的倒退,只有普及意义而无提高价值,是农民立场与农民水平。二是认为赵树理创作是学习《讲话》的结果,是把文学当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的典型。其实,这两种倾向是对赵树理小说的极大误解,其原因是缺乏对赵树理整个创作文本的整体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复杂背景与作家主体的复杂心理的整体把握,尤其是轻信作家对自己小说的评论与别人特别是官方对其小说的评论,而忽视了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即文本本身,从而导致了对存在于赵树理小说文本深层的现代性的极大遮蔽。  相似文献   

8.
壮族作家谢树强以创作农村题材小说著称,他的小说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西乡村的历史变革,塑造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农民形象。同时,他敏于发现、勇于揭露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文学的现实功用,以文学介入现实。此外,在小说艺术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探索。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界对赵树理文学的评价颇具争议,其中涉及到几个有待厘清的基本问题。赵树理是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者,是一个主动选择了文摊文学家之路,去夺取农村封建文化阵地,为农民群体真诚写作的优秀作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革命经历使其创作与时代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作家坚守了文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在建国前的小说创作中,通过一系列性格迥异的“外路人“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个为绝大多数作家所忽略的基于地缘矛盾而产生的农村世界,为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然而,赵树理本人对此却似乎并不自觉,以阶级分析为主流的时代语境限制了赵树理本人对这一世界的继续开掘,同时也使这一世界同文学叙述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规定了一个国家未来数年的文学艺术秩序、标准和原则,在社会革命体制的调整与重构期,赵树理应运而生。他把农民作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并将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文学视域里。但我们研读赵树理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作品,就会发现其创作实践与《讲话》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工农兵结合"的内在精神少有契合而多有错位。这种不容忽视的错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树理及其作品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李琦  杨小红 《培训与研究》2007,24(7):1-3,22
在20世纪诸多杰出的作家中,赵树理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同二三十年代其他表现农民的作家相比,最大不同在于写作立场的不同。后者是“为农民写作”,前者是“作为农民写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家庭出身与社会生活经历;(2)创作前预设的特定读者群以及传统的文学观念。故事情节和大团圆结局;(2)土味十足的语言形态。  相似文献   

13.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三仙姑是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赵树理通过对三仙姑人物形象的塑造,让大家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领略赵树理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伟大意义,同时也能透视其“问题小说”的创作偏失。  相似文献   

14.
赵瑜报告文学创作的鲜明特色之一,即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尤其对鲁迅、赵树理等现代大家的学习与继承。报告文学等非虚构文学不仅可以和小说等虚构文学一样,借鉴与吸收中国古典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同样可以学习和继承鲁迅、赵树理等小说家的现代传统。报告文学这一新兴交叉文体,正在古今传统和相关艺术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5.
臧燕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6):103-104
赵树理的作品一直以来被作为忠实的实践了毛泽东的《讲话》而被广为传颂。赵树理立意"文摊"要作"为农民实利"的"文学农民观"不仅在当年的解放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当代的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对新世纪的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关于赵树理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读者与专家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存在着较大分歧。其实,这种分歧完全是因为视野不同而造成的。从文学创作模式的转型看,赵树理堪称旗手,即便与鲁迅并肩,亦不甚为过;从作品之艺术水平看,赵树理尚无堪称经典之作,实有愧于文学大师、大家之称誉。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假以慧眼与睿智,予以理性的审视与评判,对赵树理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是应该能够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的。  相似文献   

17.
周扬的双重身份,使他在评价赵树理小说时既能高屋建瓴地看到它的价值,又深谙艺是“党”的艺而有所规避。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周扬既确定了赵树理在解放区艺界“方向”性作家的地位,又有意识地对赵树理小说中的不和谐音进行了消解,赵树理的作品在大量普及时,赵树理追求的价值被逐渐置换,赵树理的真实面目逐渐远离了读。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以民众接受主体作为创作过程的核心,追求“农民文学家”的路子;而路翎力图表现的是创作主体本身,用接近于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的手段,表现出极端非理性的动荡世界。与周立波相比较,赵树理的小说更加通俗化、自然本真,而周立波的小说创作更趋审美提炼、强调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