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息是报纸上的常用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作为一名记或通讯员.要想使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尽快发表.让报纸多发自己的稿件.最快的捷径、最拿手的技艺、最见效的方法.就是在新闻写作上熟练掌握消息的写作技巧,运用消息这种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2.
隋国良 《军事记者》2005,(11):22-22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体,它要求作以最精炼的字、最明快的语言、最快捷的速度向读传送最新的信息。一些经验丰富的记或通讯员在把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总是千方百计地榨出消息的“油”来。让标题或让导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尽管“香味”不同,但作品一上版,都满纸飘“香”,让人一捧起来就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3.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消息死则报纸难活。因此,多少年来,报纸同仁们一直为让消息活而不懈地努力着,什么散式写法呀,什么让消息软下来呀,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想让消息活起来。尽管如此,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量地存在于报纸的版面上。具体分析,在死板的消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或说主要是经济类消息,因此,研究如何写活经济类消息就成了重点。笔根据多年的实践觉得,要想让经济类消息活起来,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4.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要求作者以最精练的文字、最明快的语言、最快捷的速度向读者传送最新的信息。作者怎样既把握了这一点,同时又让读者从中体味到这篇消息的个中三味呢? 找出亮点写出鲜味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共性。贯彻上级的精神,落实规定的要求,你做别人也在做,这就叫共性。但个性却又寓于共性之中。只有身人心人,才能透过表面最迷惑人的共性,找出最本质最能打动人的个性,并把焦点渐渐聚到这一个性的亮点上,寥寥数笔把这个点勾勒得精彩传神,使消息的鲜味跃然纸上。去年…  相似文献   

5.
动态消息,亦称动态新闻。即对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动态,进行及时报道的一种消息式样。   动态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现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最直接、最鲜明的新闻式样。它是消息中比较完备而典型的体裁。动态消息有明确的标题和导语,必备的新闻要素齐全,以报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必要时也可涉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和作必要的解释、有限量的议论。   动态消息是新闻媒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各新闻媒体每天都要播发大量的新闻,据一些调查显示,其中近 90%是动态消…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1,(6):45-45
一、填空:略二、问答:1、消息中为什么要有导语﹖答:消息中开头部分的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与精华,通过导语,把最新鲜、最具本质特征、最重要的东西告诉读者。导语对读者有引导、诱导、前导的作用。生动有趣的导语,可吸引读者读完全篇。导语是消息结构上一个很重要的层次,在新闻中往往起着“一语定义”的作用,不仅对读者有引导作用,对作者写好下文也有一个引导作用。好的导语能引导消息的主体部分自然展开,并为后边的行文提供方便。反之,一步走错,全文皆糟。可见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基本功,不容有丝毫的轻视和马虎。2、何为金…  相似文献   

7.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7日上的消息《广东着力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而重大的主题,以颂扬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以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介绍广东在义务教育上的工作经验,以良好的传播效果,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综合消息,从写  相似文献   

8.
消息是要向受众报道的一个新闻事实,是要以最简洁的词语表达一个最基本的新闻信息,消息的标题就是用准确的词语向受众表达一个基本的事实,但是有些消息的标题却使受众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看过新闻之后,才恍然大悟,标题模糊化,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本就消息标题不能表达新闻事实的模糊化问题作一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刊》2004,(4):45-45
报纸上的消息退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体裁失衡;二是可读性差;三是消息的时效性差。这种消息危机,一日“夺主”,消息的主体地位有被其他主体侵蚀挤掉的趋势;二日“膨化”,很多消息被毫无意义地拉长;三日“变异”,出现了“新八股”,充斥着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废话。  相似文献   

10.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消息死则报纸难活。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量地存在于报纸的版面上。具体分析,在死板的消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济类消息,因此,研究如何写活经济类消息就成了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要想让经济类消息活起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消息探源     
“消息”是一个很常用的词,一般指音讯的意思,如,“消息全无”,即没有任何音讯。作为新闻专业的一个术语,消息则专指最常用、最简练、最直接、最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然而消息最早的含义却不尽如此。在我国,“消息”一词的出现比“新闻”早得多。虽然“新”和“闻”两字早就散见于殷墟甲骨文中,但联成一词使用却在秦汉以后,据考最早见于《新唐书》中,唐初孙处玄曾感叹当时很少有记录新鲜事的书,而云:“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这里的“新闻”主要指奇闻异事、街谈巷议、新鲜见识等,恐怕类似《汉书·艺文志》中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立台.消息是骨干。写好消息.采制好录音消息,是对一个台最基本的要求。消息如何创优?  相似文献   

13.
赵红茹 《新闻传播》2012,(8):154-155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历来在报纸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报纸的主角。如何创作出精品消息?笔者在认真研读了一些"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后,认为应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说,新闻强调事实准确,时效性强,思想内容有针对性,同时也要求文笔生动,可读性要强。然而,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谁都不能否认,报纸、电台、电视台每天刊播的消息、通讯、评论、专题报道中,呆板、枯燥、空话、套话连篇的东西还是数不胜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呼吸、劳作、恋爱的人是各具个性的,中文也堪称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种之一。为什么当我们的记者用笔、用手中的摄像机去反映这个世界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劳动创造、情感纠葛时.却每每会选择一成不变的表现方式和最乏味的语言?一些同行可能会列…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是船头的了望,训练有素的记会从蛛丝马迹中“嗅”出新闻的味道来。《大众日报》9月20日一版刊发的消息《黄河兰考段生产堤决口》.就是作以高度敏感的新闻嗅觉抓住的好新闻。9月19日,作在一次会议上获知黄河兰考段生产堤9月18日决口的消息,马上意识到这件事虽然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接到新闻界一位年轻朋友的来信,谈到新闻写作时说,动态性消息是报纸上采用最多的一种新闻体裁。它能迅速传达党和政府的新精神,又及时披露各行各业的新动态、新信息,还能简洁反映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新进展、新成果.并可预告或预测未来人们关注的新趋势……由此可见,动态性消息担负的任务多么繁重,但从报纸上看到的许多动态性消息写作却一般化、老一套,甚而是举一两个事例加上个帽子(即导语),引不起阅读欲,令人弃之可惜又“食之无味”。 这位朋友谈到动态性消息肩负的重要任务是众所周知的,指出它写作上的问题切中时…  相似文献   

17.
消息的结尾,历来容易被忽视。记者(通讯员)写稿,习惯于“倒金字塔式”的消息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摆在最前面,然后安排重要的、次重要的, 到最后就剩下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编辑编稿,则可以从后往前删,删到哪里算哪里。现在报纸上不少消息,根本没有结尾,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因为如此,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探讨消息结尾的文章却较为少见。因此,笔者在平日浏览新闻报道,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看到新闻导语时感觉较好,读到结尾时会突然地感到生硬、乏力或尴尬。而在阅读欣赏那些烩炙人口的新闻名篇及“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工人日报》2001年8月2日上的消息《郑州:罚单“赶”走苜家擦鞋店》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3等奖。评委们之所以青睐这篇消息,原因是它是一篇成功的短新闻。从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是新闻机构所发布的,对新近发生和变动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访问记、小故事等多种体裁。其中消息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通讯是报刊上大量采用的一种文体。据统计,消息类稿件占新华社每天播发的各类稿件总量  相似文献   

20.
弓玄 《当代传播》2001,(5):91-93
消息,作为新闻报道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体裁,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样式,即标题加电头或“本报讯”,加导语,再加正文。这种形式,已被现在的新闻教科书定为标准的形式,国内各新闻单位都普遍使用这种形式。然而,这种形式能不能够进一步发展,再增加新的内容,使消息变得更易读、易写,这是本文将探讨的内容。一、消息又有了新模样2000年12月29日的《北京青年报》第十六版《青年新闻》版上,头条位置登载了一条形式新颖的消息:北京青年调查之一:77.8%热衷国事,76.0%关注环保,62.0%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