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这是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恶名昭著.在同一时期的东方,侵华日军在中国也建立了许多集中关押战俘、劳工、抗日军民和外国侨民的集中营.  相似文献   

2.
《档案天地》2004,(6):45-46
策  划揭开被掩盖的历史真实———华北的“73 1”———日军 (甲 )   1 85 5细菌部队揭秘谢忠厚 1 4“慰安妇” :这一页屈辱黑暗的历史———日军在华北实施“慰安妇”制度  罪行史证晓 苏 2 4日军在华北的战俘劳工集中营何天义 3 4保健医生眼中的邓小平傅志义 4 4邓小平在太行历 时 4 6河北战俘劳工在中苏边境东宁要塞的抗日暴动何天义 范媛媛 5 4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出版前后杨广富 6 4历史记忆毛泽东在石家庄休养的日子里马彦春 1 1 0英国向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团山 冉 1 1 2记忆中的河北干部南下崔金亮 2 1 0告…  相似文献   

3.
正日军"太原集中营"是侵华日军于1938年6月在山西太原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几个战俘集中营之一。他们为了掩人耳目,逃避战争罪行,对外名称为"工程队",日军内部的名称为"太原俘虏收容所"。"太原集中营"是日军侵略中国期间,利用中国战俘充当无偿劳动力,疯狂掠夺中国资源的劳工转运站。他们把所能掠夺到的中国资源和财富统统运到日本国内,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日军侵略中国期间,曾动用百万劳工在中苏中蒙边境修筑十四座军事要塞,位于牡丹江市的东宁要塞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参加军事要塞施工的劳工,有的是被骗招、摊派的中国民众,有的是日军在作战中的俘虏和抓捕的抗日军民。日本关东军给他们冠以“特种工人”或“特殊工人”的头衔,实际是强掳的民众及战俘作为劳工在日本的军事工程中进行强制劳动,他们不仅饱受虐待和奴役,而且在秘密工程结束时。都被秘密处死。  相似文献   

5.
周益 《兰台内外》2008,(5):58-59
“珍珠港事件”后,为防止众多日侨在美国本土活动,美国政府将6万多日侨强行集中,与外界隔绝。与之相对应,日本也从1941年底开始,在中国全境搜捕所有在华的反法西斯盟国侨民,加上盟军战俘和中国抗日军民,一并强行收管。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建立的集中营遍布各地,经过初步调查,已有20多个集中营的旧有轮廓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关押战俘的集中营以及关押敌对国侨民的集中营.之所以把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与潍县侨民集中营相比较,是因为前者是日本在中国的奉天(今沈阳)设立的关押美英等盟军战俘的集中营,是迄今为止保存较好的亚洲最大的盟军战俘集中营,而后者是日本在中国的潍县设立的关押美英等国侨民的集中营,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亚洲最大的美英等国侨民的集中营.  相似文献   

7.
从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漫长的8年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到处杀人放火,制造了无数的惨案,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在华北,日军受到我抗日军民的顽强抵抗,我和平居民也由此遭受了亘古未闻的野蛮杀戮。日军的屠刀更是挥向了天真幼稚的儿童。  相似文献   

8.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期间曾发生过一宗所谓的“英国间谍案”。日军占领香港后,在赤往设立了一所大集中营,专门关押驻港英国、加拿大军人,约有三四千人,他们在日军进攻香港时,英勇抵抗达十八天,结果寡不敌众,陷于敌手。集中营内,除战俘外,亦有港府前辅政司、按察使、警察总监等高级官员,港督杨慕价爵士则被押往台湾监禁。每天,有一个身材瘦长、略显佝楼,但目光锐利的英国人,被日本宪兵押着来集中营为战俘看病。他的中文名字叫司徒众觉,战前任香港政府医务总监,医术精湛,蜚声港岛,这时被日本人相中,让他兼任…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14日上午,一座纪念二战期间被日军抓获和奴役的澳大利亚籍战俘的“海鸥支队”纪念碑,在东方市老欧村正式揭牌,当年有位86岁高龄的老人作为澳方的代表之一,参加了那个简短的仪式。他名叫阿道尔·普来捷,是那批战俘中的幸存者。海南日报记者当时现场见证和报道了纪念碑揭牌后,普来捷和同龄的中方劳工向全紧紧拥抱在一起痛苦流泪的场面。  相似文献   

10.
连夜搬兵     
新四军在黄桥取得东进决定性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泰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就是在黄桥决战胜利后较早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 新四军东进后,在苏北广大地区,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力量,这对日军和伪军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他们为了挽回失败,于1942年春掀起了“清乡”“扫荡”计划,妄图一举吞掉我抗日军民,以巩固他们的地盘.虽然是垂死挣扎,但一时还真有点鬼哭狼嚎的声势.我根据地军民在上级党政组织领导下,展开了强大有力的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关押大批美军战俘的沈阳集中营被称为东方“奥斯维辛集中营”。如今这里已经面目全非,它不仅成了沈阳中捷机床有限公司的宿舍,而且大部分建筑已经拆除。此间专家呼吁,应对仅存的几座战俘宿舍楼旧址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旧址加强保护,防止东方“奥斯维辛集中营”消失,保留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始罪证———  相似文献   

12.
1905年,日军强占抚顺煤矿后,就开始大批雇佣中国劳工,疯狂开采抚顺的煤炭资源。为了解决其劳动力不足问题,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各种手段,抓"劳力",要战俘,用招、征、骗、抓、捕、俘等形式,强掳劳工,做为其掠夺煤炭资源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封锁、隔绝、扼杀敌后抗日根据地,切断抗日根据地之间、抗日武装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曾灭绝人性地在华北大规模制造“无人区”。被日军视为“华北治安最大隐患”的晋察冀边区成为重灾区。  相似文献   

14.
张亮  周彦 《兰台世界》2012,(36):37-38
1931年爆发的江桥抗战是马占山领导黑龙江爱国军民奋起抵抗日本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使日军遭到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沉重打击。它是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抗日阻击战,也是中国14年抗日战争开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1932年1月28日,日军悍然袭击我闸北等地,以驻军十九路军为主的上海军民奋起抵抗."一二八抗战"不仅上海军民全力以赴,而且激发了全国各界民众的抗日热情,各地军民用不同的形式予以声援,爱国商人也积极投入.  相似文献   

16.
侵华日军使用中国抗日战俘是出于战争的需要,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笔者在查阅大量日伪档案基础上走访了原战俘和知情者,了解了侵华日军使用和迫害中国抗日战俘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7.
1942年,为了报复美国,日本在山东潍县建立了一座外侨集中营,西方人称为"潍县集中营"。在这座集中营里,先后囚禁了2000多名欧美侨民。在中国,这是唯一的一座外侨集中营,也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同盟国被关押人士的一座外侨集中营。  相似文献   

18.
"敌进我进"是敌后抗日战场的一个重要战略转折点,它改变了敌我双方在战争中的地位。在"敌进我进"战略方针制定实施之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对日军的斗争中基本上处于"被动者"的角色,忙于应付、招架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敌进我进"贯彻实施后,敌后战场的局面得以改观,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逐渐掌握敌后战场的主动权。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敌进我进"正确解决了对日占区的政策问题,该政策的实行不仅使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渡过1941至1942年生存危机,而且推动抗日战争走向最终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是一篇新闻名篇,这篇特稿,出奇制胜,引人注目.它的另一个译名是<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是波兰的一个小城.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那里建立了一座集中营,用各种毒刑杀害了平民和战俘400万人,犯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惨酷的杀人罪行.  相似文献   

20.
<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是一篇新闻名篇,这篇特稿,出奇制胜,引人注目.它的另一个译名是<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是波兰的一个小城.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那里建立了一座集中营,用各种毒刑杀害了平民和战俘400万人,犯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惨酷的杀人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