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直播的及时性、开放性和冗杂性等特点,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不良网络直播信息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对冲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从主动培育“网红”、抢占舆论高地,提升媒介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校园直播、提升直播水平,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直播规则等方面,积极拓展“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出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及媒介支持。但是由于网络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局限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的特点出发,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高校网络媒介的特点,而后根据网络主体在这些网络媒介中不同关系,分为师生关系、熟人世界、公共论坛三种类型媒介场所,通过对它们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发挥网络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在突发事件下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事前预测、事中维护校园稳定、事后监督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本身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阐述了在突发事件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校园网络场域作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的空间,为高校师生提供了诸多便利,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表达意见、反映诉求以及释放压力的场所。然而,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虚拟性、多向性、传播主体的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为此,有必要探索校园网络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坛、博客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要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以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和管理中的作用,挖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信息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本论文以网络建设比较完善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和阐述了校园网络信息环境的要素和结构,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展开研究,阐述了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内容中心模式、媒介中心模式和用户中心模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主体的易偏差性、舆情客体的多样性、舆情传播的复杂性的特点,决定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导向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原则出发,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手段,增强舆情引导说服力;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网络议程,提高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效能;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队伍,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参与到相关机制建设中去,促进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四方面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大环境下,从网络和教育本身的特点出发,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作者认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以引导为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网上道德规范,积极倡导建设文明的校园内容,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同时,在网络预防和监控技术、设备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阶段建设方面应加大投入,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贾彦彬 《考试周刊》2013,(65):134-135
互联网时代,校园网络在高校迅速发展,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文章结合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特点,从高校实际出发,提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引导策略,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