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影响淀粉与碘显色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支链淀粉与卤素单质碘作用呈紫色 ,直链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实验室常用到直链淀粉这一试剂 ,因为它的水溶液与碘作用呈蓝色这一特性不但可用于定性检验淀粉或碘的存在 ,而且还用于定量分析 ,如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碘量法就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来指示终点的。因此研究“影响淀粉与碘显色的因素”很有实际意义。我们选用分析纯的可溶性淀粉、无水乙醇、化学纯的碘片、盐酸等试剂 ,用比色管作反应器 ,肉眼观察实验现象 ,初步探讨了浓度、温度、酸度、I- 含量、乙醇含量、淀粉新鲜程度等因素对该显色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例题 在通常情况下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溴 (Br2 )是深红棕色液体 ,碘 (I2 )是紫黑色固体 .实验证明 ,氯、溴、碘三种元素中 ,其单质的活泼性是Cl2 >Br2 >I2 ,氯气可以把溴或碘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溴亦可以把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碘单质具有遇淀粉变蓝的特性 ,依图 1关系推断是指物质(写化学式 ) :A黄绿色气体B钠盐 溶液C溶液D深红棕色溶液→E钾盐 溶液F溶液G淀粉溶液 呈蓝色图 1B是 ,C是 ,E是 ,F是.解析 :本题给出的是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活泼性顺序和规律 .同学们学过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规律 ,把此知识迁…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界获得的淀粉,主要由约1/5的直链淀粉和约4/5的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其溶液遇稀碘水显蓝色;支链淀粉难溶于热水,它遇稀碘水呈紫色。实验室用的溶解淀粉是用普通淀粉经加工处理得的,几乎全是直链淀粉。在碘的检验时,是用溶解淀粉溶液作试  相似文献   

4.
室温下淀粉遇碘会变蓝 ,这个现象常常用来鉴别碘或淀粉的存在 ,对此我们已经非常熟悉。如果向刚煮沸还未冷却的淀粉溶液中滴加数滴稀的I2 KI溶液 ,却会发现溶液没有变蓝 ,逐渐冷却后蓝色才渐渐出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淀粉遇碘会变蓝”与溶液温度有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快速、易做、有趣的小实验。一、仪器及药品5 0mL容量瓶 2个 ,2 5 0mL烧杯 2只 ,带塞子的小试管 2支 ,1 0 0℃温度计 1支 ,酒精灯 ,多用滴管 ;碘、碘化钾、可溶性淀粉。配制溶液A :在 5 0mL容量瓶中配制 2 .5× 1 0 - 4 mol/L的I2 KI溶液。配制…  相似文献   

5.
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纪英 《生物学教学》2001,26(11):46-46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 ,我们常常用淀粉与碘变成蓝色的反应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淀粉与碘变成蓝色 ,这是淀粉的特性。这种蓝色反应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1 显色反应淀粉与碘呈现颜色反应 ,直链淀粉为蓝色 ,支链淀粉为紫红色。这是由于碘分子进入淀粉螺旋圈内 ,形成淀粉———碘络合物的缘故。其颜色与淀粉糖苷链的长度有关 ,当链长小于 6个葡萄糖基时 ,不能形成一个螺旋圈 ,因而不能呈色。当平均长度为 2 0个葡萄糖基时呈红色 ,大于 6 0个葡萄糖基时呈蓝色 ,支链淀粉的分支长度只有 2 0~ 30个葡萄糖基 ,故与碘呈紫红色 ,…  相似文献   

6.
淀粉本身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直链淀粉(约占淀粉的20%)和支链淀粉(约占淀粉的80%)组成。它们由于的分子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直链淀粉溶于热水而支链淀粉则不溶,此外它们遇碘也会显出不同的颜色,直链淀粉遇稀碘水显蓝色而支链淀粉遇稀碘水显紫色。通常的淀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的气体,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通溴蒸气,溴可把碘化钾里碘置换出来,生成的碘单质遇淀粉变成蓝色。 2KI+Br_2=2KBr+I_2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遇二氧化氮气体,同样也会发生反应。 NO_2+2KI+H_20=N0↑+I_2+2KOH这是由于二氧化氮具有氧化性,可把碘化钾里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也变成蓝色。因此,无法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来鉴别这二种气体。  相似文献   

8.
李嘉 《化学教与学》2014,(2):63-63,53
在使用MnO2对H2O2的催化制氧的实验中,将制得的氧气通入到了淀粉碘化钾溶液,结果发现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异常现象。对此作者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对此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并做出了合理的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的 [实验 1 -1 6]中 ,将氯水改为氯的四氯化碳(或苯 )溶液 ,省去注入汽油 (或四氯化碳 )一步 ,更为合适一些。理由如下 :a .新制的饱和氯水的成分是氯单质、盐酸、次氯酸。在课本中已明确介绍次氯酸有强氧化性。那么解说、分析氯水与溴化钠和碘化钾的反应 ,势必要在氯单质、次氯酸何者与之反应上费番口舌。事实上 :Cl2 2NaBr =2NaCl Br2Cl2 2KI=2KCl I22NaBr HClO HCl=2NaCl Br2 H2 O2KI HClO HCl=2KCl I2 H2 O都是可能发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碘遇淀粉变蓝色。然而,学生在做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实验时,笔者发现往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加热,发现溶液的蓝色会变浅甚至会消失,冷却时,又恢复为蓝色。这是什么原因呢?为此,笔者从温度、溶液酸碱性、溶剂、试剂体积分数等方面设计系列实验,探究淀粉与碘显色反应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有关碘水萃取实验中,教材只是提醒实验教师和学生将萃取后的I2的CCl4溶液要回收,但并没有讲到回收的方法。笔者看到大多数实验教师对“回收”二字并没有引起重视,往往将回收液又随便倒掉,造成:①I2的CCl4溶液对环境的污染;②药品的浪费。笔者认为: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处理I2的CCl4溶液,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1 具体做法11 将萃取后的I2的CCl4溶液装入烧杯中。12 再向烧杯中加入颗粒状或块状(便于分离)的活性炭,静放10~20分钟。13 观察烧杯中溶液颜色,若紫色消失,说明I2被活性炭已完全吸附。(或紫色没有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2.
试剂总结(见表表1 名称}主要成分及配制、12碘液 配制:将29碘化钾放人5盆11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后再加人19碘,加蒸馏水稀释至300 1llL 应用 ①“光合作用”实脸中,用于鉴定淀粉的生成(教材第一册P .52); 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用于鉴定淀粉是否分解(教材第三册P.8) 原理 多数淀粉是由20%一25%的直链淀粉和乃%一80%的支链徒粉组成。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部的氢链卷曲成螺旋状。几会嵌人到螺旋结构的空晾处,并形成一种稳定的淀粉一碘络合物。这种淀粉一碘络合物能够比较均匀地吸收除了蓝光以外的长波光,从而使淀粉呈现蓝色 注意事项 …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检索和动手实验发现教材中"碘遇淀粉显蓝色"的结论有失偏颇。实验结果表明碘遇淀粉显色与多种因素有关,碘遇直链淀粉变蓝色,遇支链淀粉变紫色,遇混合淀粉则显示蓝与紫之间的混合色。分析了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下册)一个演示实验中"碘遇淀粉显色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对现行化学教材和生物教材中对碘遇淀粉显色现象的描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题目:将溴化钠和碘化钾的混和物溶于水,制成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反应完全后,把溶液蒸干,并将剩余的残渣灼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测得残渣中含氯51.32%.求原混和物中溴化钠和碘化钾的物质的量之比. 分析:是混和物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将发生下列反应:2NaBr+Cl_2=2NaCl+Br_2,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的几个新制问题哈尔滨市香木中学刘良玉一、饱和氯水氯水是氯气的溶液,氯气溶于水后能够跟水发生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Cl-][HClO][Cl2]=4.2×10-4,常温下10...  相似文献   

16.
向碘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蓝色会褪去吗?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3~4毫升淀粉溶液,滴入2~3滴碘水,并振荡,溶液变蓝,再加入约3毫升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呈无色.[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加入3毫升淀粉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几乎为无色.以上实验事实充分说明:碘不能从淀粉溶液中被四氯化碳苹取出来,相反,淀粉溶液却能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把碘“夺取”出来.因此,长期以来被许多人所承认的那种…  相似文献   

17.
在浓HNO3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微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褐色。这与石蕊溶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的现象一样。浓HNO3使石蕊溶液褪色是因为它有强氧化性,有类似使物质漂白的性质———漂白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用浓HNO3作漂白剂呢?这主要是因为浓HNO3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我们平常只说浓HNO3的强氧化性,而不谈它的漂白作用。氯水和浓HNO3还能使KI淀粉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否也是因为它们的漂白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氯水与KI淀粉试纸中的KI反应,生成I2使试纸上的淀粉…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贵刊'97第5期上看到"蓝色会褪去吗"一文.本人认为文章得出蓝色不会褪去的结论,是因碘溶液是碘一碘化钾的混合液所致,为了验证这一问题,本人做了如下两个定性实验:实验一.向试管中加入很小一片碘晶体,然后加入2毫升四氯化碳,并振荡至碘晶体全部溶解,溶液为紫红色,再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仍为紫红色.实验说明:淀粉溶液不能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把碘"夺取"出来.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很小一片碘晶体,然后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振荡至碘晶体全部溶解,溶液为蓝色,再加入2毫升四氯…  相似文献   

19.
淀粉溶解遇碘(I_2)起反应而显蓝色,这是淀粉的一个特殊性质,因它反应灵敏,所以常用来检验淀粉或碘的存在。下面就淀粉与碘反应的显色原理和条件做一介绍。一、淀粉的组成和结构淀粉是植物体中储藏的养分,多存在于种子与块茎中,用淀粉酶水解淀粉可以得到麦芽糖,在酸的作用下能彻底水解为葡萄糖。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这两部分在结构与性质上有一定区别,它们在淀粉中占的比例随植物的品种而异。1.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在淀粉中的含量约为10%~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第一册 [实验 4 7]我作了如下改进。1 实验改进1 1 用棉花制成长约 6cm的棉花条 ,浸入K2 CO3、Na2 CO3、CaCl2 、BaCl2 、CuCl2 溶液 ,让溶液充分渗入棉花缝隙中。1 2 取出晾干 ,浸入酒精溶液中 ,使其略膨松 ,再装入酒精灯内制成灯芯。1 3 点燃灯芯 ,可以明显看到以K2 CO3、Na2 CO3、CaCl2 、BaCl2 、CuCl2 溶液浸制的棉花作灯芯的焰色分别为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黄色、砖红色、黄绿色、绿色。2 改进后的效果2 1 焰色明显 ,持续时间长。2 2 操作简便 ,可反复使用。2 3 可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