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后 ,做了一些制备三氧化硫的演示实验 ,通过比较 ,下面的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好、演示时间短等优点 ,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现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实验原理SO2 +NO2 SO3 +NO2 药品、仪器98%硫酸、亚硫酸钠、铜片、浓硝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仪器装置见下图。3 实验步骤( 1 ) 1 2 5mL烧瓶 (反应器)装入 2 0克无水亚硫酸钠 ,注射器 2中装入 98%H2 SO4 1 0mL;具支试管中装入 1克铜片 ,注射器 1中装入浓硝酸 5mL;广口瓶中装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 2 )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 ;   ( 3)从注射器 1中…  相似文献   

2.
实验用品试管、单孔塞(带导管)、洗气瓶、橡皮管、铁架台、酒精灯、烧杯、小漏斗。铜片、浓H2SO4、石蕊试液、10%的NaOH溶液。实验装置图2实验装置图①浓H2SO4②铜片③蓝色石蕊试液④10%的NaOH溶液3操作步骤先把一块铜片放入试管中,然后倒3...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在做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检验生成产物(O2 、NaOH)的实验时 ,当检验O2 结束后 ,向里滴加 0 5%的酚酞溶液 2滴 ,溶液呈现红色 ,振荡 ,红色褪去成为无色。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红色消褪了呢 ?为了弄清生成物和褪色原因 ,特作实验探究。2 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实验2 1 分析讨论Na2 O2 和H2 O已经反应 ,无剩余Na2 O2固体。生成物有O2 (用带火星的木条已经检验证明 )和NaOH (用酚酞和CuSO4溶液以及焰色反应检验 )。那么 ,是NaOH使酚酞所显示的红色褪了色 ,还是生成的氧气或生成的其它什么物质使红色…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实验室中做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这两个实验时,分别把浓、稀硝酸倒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铜片来观察现象。这样操作,不仅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反应生成的NO2和NO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和不污染空气,可以把课本中实验改进如下。一、所用仪器、试剂及实验装置仪器:试管,集气瓶,烧杯,玻璃弯管,打气球,硬质玻璃管。试剂:铜片,浓硝酸,稀硝酸,水,NaOH溶液。装置: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入浓硝酸,再加入铜片,迅速塞上塞子。此时试管内产生…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二化学课本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在课堂演示前 ,教师要事先制取CO ,并且收集在贮气瓶里。上课时 ,把整套装置搬上讲台 ,实在太麻烦。现在我作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1 原理草酸钠受热分解产生CO ,加热时CO还原Fe2 O3。有关化学反应式 :COONaCOONa△ Na2 CO3+CO↑Fe2 O3+3CO △ 2Fe +3CO2 ↑2 草酸钠的制取如果没有草酸钠 ,可用草酸跟NaOH反应制取。将 2克草酸晶体和约 1克NaOH固体 ,分别溶于适量的水中 ,用滴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草酸溶液中 ,用pH试纸试验 ,使溶液呈弱碱性…  相似文献   

6.
1 实验装置图如下 :A 针头及输液管 B 软木塞 (下端带湿的红色布条 )C 特制烧瓶 D 分液漏斗 E、F 15 0ml广口瓶G 浓NaOH溶液 H 烧杯 L 安培瓶胶塞2 实验步骤2 1 课前准备2 1 1 向特制烧瓶中加入KClO3 一满药匙 ;2 1 2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 ;2 1 3 向F、H中注入浓NaOH溶液 ;2 1 4 按图示连接仪器。2 2 课堂演示2 2 1 取一块红湿纱布 ,用在大头钉固定在软木塞B的下端 ,并塞好塞子 ;2 2 2 开启K1,开启K2 ,使HCl与KClO3 混和。再关闭K1、K2 ;2 2 3 当Cl2 充满特制的…  相似文献   

7.
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CHO ,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为乙酸 ,而氢氧化铜则被还原为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但在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却不一样 ,红色、黑色、黄色、绿色都有出现。这跟选择试剂的用量有什么关系呢 ?按照操作要求 ,选用 1 0 %氢氧化钠溶液 2mL ,滴入 2 %硫酸铜溶液 4~ 8滴。 2 %硫酸铜溶液很稀 ,且用量才几滴 ,很显然是控制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量。若是硫酸铜溶液用量多 ,生成氢氧化铜的量自然多 ,在加热时 ,氢氧化铜部分分解为氧化铜而出现黑色沉淀。1 0 %氢氧化钠溶液要用到 2mL左右 ,跟2 %硫酸铜溶液的用量相比 ,碱液明显要过…  相似文献   

8.
氯气是新教材中唯一要制备的一种有毒气体 ,氯气的性质较多 ,为了系统理解氯气的性质 ,我们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 ,利用微型仪器六孔井穴板设计了一套制备和性质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现象十分明显 ,时间较短 ,而且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1 仪器微型六孔井穴板 (带盖 ) ;3mL注射器 ;橡皮管2 药品1 2mol/L盐酸 ;固体KMnO4;6mol/LNaOH溶液 ;AgNO3溶液 ;KI溶液 ;蕃茄汁3 实验装置   4 实验步骤(1 )分别在 1、3、6、5、4井穴中分别加入KMnO4固体 (约 2g)、蕃茄汁、KI溶液、AgNO3溶液、NaOH溶…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原理CH3CH2OH CH3COOH浓H2SO4110℃~120℃CH3COOCH2CH3 H2O二、药品 仪器(1)药品:无水乙醇(分析纯),冰醋酸(分析纯),浓H2SO4(分析纯),无水硫酸镁(分析纯),NaCl(化学纯),CaCl2(化学纯),Na2CO3(分析纯),pH试纸,沸石。(2)仪器:125mL三颈烧瓶,回流冷凝管,分液漏斗,滴液漏斗,电热恒温水浴锅,加热电热套。三、合成步骤在125mL三颈瓶中,放入10mL无水乙醇,在振摇下分批加入12mL浓硫酸使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旁边两口分别插入60mL滴液漏斗及温度计,漏斗末端及温度计的水银球浸…  相似文献   

10.
味精的妙用     
拜读贵刊97.8期《味精趣味小实验》,深受启发.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一钠,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在化学教学中也有许多应用.现介绍如下:一.作缓冲溶液谷氨酸一钠含有-COOH、COONa、-NH_2等官能团,使它具有缓冲作用.当加入强酸时-COONa和-NH2能不断接受H+;加入强碱则-COOH不断电离出H+与OH-结合成H2O;从而使溶液pH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二、配制镀铜电镀液教科书中电镀铜实验一般都是采用铜氨溶液作电镀液.由于浓氨水有强烈刺激气味,对人体有刺激作用,本人用味精代替…  相似文献   

11.
1 装置和药品2 原理和反应式2 1 铜与浓硝酸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被碱液吸收Cu + 4HNO3 (浓 ) =Cu (NO3 ) 2 + 2NO2 ↑+ 2H2 O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 O2 2 铜与稀HNO3 反应 ,产生一氧化氮3Cu + 8HNO3 (稀 ) △ 3Cu (NO3 ) 2 + 2NO↑ + 4H2 O2 3 无色气体变红棕色及尾气吸收2NO +O2 =2NO2NO +NO2 + 2NaOH =2NaNO2 +H2 O3 操作  向左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一块铜片 ,滴2ml浓硝酸 ,迅速接通气体吸收装置。向右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几块小铜片 ,收满二氧化碳气…  相似文献   

12.
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的经典实验,从理论上可以生成银白色固体,但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主要是黑色或灰黑色的固体,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有白色固体产生。利用微型实验和创新思维,对教材中传统的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在铜片的表面立即“长出”银白色的针状固体,像一朵盛开的“雪莲花”,通过改变铜片的形状,置换出的“银树”呈现明显的晶状树枝,仅凭肉眼即可清晰观察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按教材上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中 ,分别加入少量浓、稀硝酸后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 ,由于前者反应剧烈 ,有大量的红棕色有毒气体NO2 产生 ,污染了环境 ,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后者由于反应中所用稀硝酸的浓度比较小 ,反应较缓慢 ,难于使学生观察到铜片表面的气泡 ,以及反应中产生的无色气体NO。总之该试管实验 ,由于反应容器太小 ,要让全班学生观察到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产生气体的颜色等现象 ,是十分困难的 ,而实验…  相似文献   

14.
气体溶解引起倒吸原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提出教材中多余HCl的吸收采用在水面倒扣漏斗 ,原因解释为HCl在水中溶解度大 ;多余Cl2 的吸收是将导管直接插入NaOH溶液中。那么Cl2 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怎样呢 ?如果NaOH较浓的话 ,可计算得吸收Cl2 的量也是很大的 (否则就不宜用作Cl2 的吸收剂 )。那么引起气体吸收装置倒吸的原因除了气体的溶解度大外 ,还有什么原因呢 ?2 假设化学反应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反应程度 ,二是反应速度。Cl2 在浓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和HCl在水中溶解度相差不大。因而估计溶解速度是引起倒吸的主要原因。3…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所示。装置图2 实验操作2 1 在大试管中装好Zn粒 ,在U型管中装好还原铁粉。按图所示 ,在分液漏斗中分别装好稀硫酸、煮沸过的NaOH溶液 ,并让分液漏斗下端充满NaOH溶液。在U型管中加入煮沸过的稀硫酸至液观C。2 2 打开弹簧夹A、B。打开装稀H2 SO4的分液漏斗的活塞 ,让H2 通过整套装置 1分钟。 (可在B处尖嘴导管口点燃H2 验纯 )2 3 夹上A、B夹 ,放入适量NaOH溶液至液面D处 ,观察。2 4 拆下U型管上的双孔塞 ,观察。3 改进后的优点3 1 实验现象明显。如不拆下双孔塞 ,…  相似文献   

16.
林秋华  李宝惠 《化学教学》2000,(3):44-44,27
常温下 ,镁条不仅能在酸性盐溶液 (NH4Cl、(NH4) 2 SO4、NH4NO3)里反应 ,而且能在中性盐溶液 (NH4AC、NaCl、Na2 SO4、NaNO3) ,甚至在碱性盐溶液 (NH4HCO3、NaHCO3、Na2 CO3)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笔者曾做过如下实验 :1 .在室温下 (2 0℃ ) ,将NH4Cl、(NH4) 2 SO4、NH4NO3、NH4Ac、NaCl、Na2 SO4、NaNO3、NH4HCO3、NaHCO3、Na2 CO3配制成 1mol/L的水溶液。2 .取 1 0支试管 ,分别盛放 4mL上述 1 0种溶液 ,再取一支试管盛 4mL蒸馏水做参比 ,然…  相似文献   

17.
铜和氯化汞的反应,由于条件不同,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如铜片跟氯化汞粉末摩擦,铜片表面上就“镀”上一层银白色金属光泽的汞。如铜片投入氯化汞溶液中,很快就蒙上一层灰黑色物质,溶液的颜色看不到变化;如稍加热,灰黑色物质脱落少许而露出一  相似文献   

18.
例 1 用三种化学方法鉴别NaOH溶液和稀H2 SO4,并完成下列表格 :方案编号试剂、现象、结论 (用文字叙述 )123(2 0 0 0年黑龙江省中考题 )  解析 NaOH属于碱 ,H2 SO4属于酸 ,根据NaOH和H2 SO4与相关物质之间的特征反应 ,有多种方案 .如 :①用紫色石蕊试液 :使其变蓝色的为NaOH ,使其变红色的为稀H2 SO4.②用锌粒 :有气泡生成的为稀H2 SO4,无外观变化的为NaOH溶液 .③用CuSO4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的为NaOH ,无外观变化的为稀H2 SO4.④用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稀H2 SO4,无明…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有毒物质H2S和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装置图2 实验用品  铁架台、万能夹、单孔橡皮塞、药匙、玻璃管、自制弯滴管、Na2S(固)、Na2SO3(固)、NaOH溶液、浓H2SO4。3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4 实验操作4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向玻璃管A端放入少量Na2S晶体,B端放入Na2SO3晶体。42 分别将两端滴管中的硫酸挤压入琉璃管内,A端反应生成H2S气体,B端反应生成SO2气体,过一会,两种气体相反应,使玻璃管内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20.
1 改进的目的  简化实验操作、缩短实验时间 ,增强实验现象 ,减少有毒气体H2 S和SO2 对空气的污染。2 实验用品  蒸馏烧瓶、大试管、烧杯、铁架台 (带铁圈、铁夹 )、三通玻管、滴管、止水夹、导气管、橡皮管、燃烧匙、FeS、Na2 SO3 晶体、浓H2 SO4( 1∶1 )、稀盐酸、品红溶液、NaOH溶液。3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4 实验操作4 1 将与烧瓶配套的木塞上插入燃烧匙和滴管 ,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检查气密性 ,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4 2 将燃烧匙中放入几小块硫化亚铁、滴管里吸入稀盐酸 ,再将一定量的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