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是现在散文理论界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散文是允许虚构的,但散文的虚构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前提。同时,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同文学艺术的其他门类的真实与虚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散文是用文学手法表现作者真实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文体,散文不能虚构。  相似文献   

3.
散文是用文学手法表现作者真实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文体,散文不能虚构。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是现在散文理论界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散文是允许虚构的,但散文的虚构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前提.同时,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同文学艺术的其他门类的真实与虚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真实性是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包括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散文创作固然以生活真实的题材为根本,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抒实情,但随着纪实文学的相对独立和散文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散文创作不可能是绝对的真实。散文不能一览无余地复印生活。文学性离不开虚构,虚构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适当的虚构在散文中是允许存在的,散文离不开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6.
散文可以虚构吗?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确切的。不同的人给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但务必是真实的人和事。而我却认为,抽象地说散文可不可以虚构,是把散文简化的说,不能全面地说明问题的所在,应该详细地周密地来阐述这个问题,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周全的解释。详细地周密地来阐述散文可不可以虚构的问题,可以从真实的人和事、虚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虚实相结合等形式来论述。  相似文献   

7.
孟凡根 《天中学刊》2005,20(4):99-101
关于散文的真实与虚构问题直接影响到散文这一文体的建设和发展。笼统地说散文可以虚构或不可以虚构,都太简单化,不能全面地说明问题。只有具体地全面地来阐明这个问题,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周全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近百年的散文文本和散文理论为依据,尤其是对近二十年关于散文本质与类型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辨析后,认为凡创作主体运用与自己相关的种种题材,直接将自我的个性,情怀,观点等,以散体文句在较短篇幅中自由而又艺术地表达出来,进行多重真实主体的情思互动,且试图传达或改变现实精神结构者,都是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分为议论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兼类散文四种亚型。  相似文献   

9.
论日记和日记体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记的远祖是编年纪事体史书。在编年纪事之后和日记兴起之前,笔者是其间过渡的体裁。日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在西方则产生于16世纪英国。日记与一般备忘录和随感录的重要区别,除标明年月日时间要素外,要在于它是个人秘密的保存,是自己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日记体文学大致可分日记体散文和日记体小说两类。日记体散文所写多半确有其人其事,只不过进行了文学的提炼和润色,而日记体小说所写的人和事,却完全可以跳出事实的框框,进行性虚构,塑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非虚构文学等同于国内的纪实文学称谓,涵盖了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新新闻主义小说、传记、游记散文和口述实录体等所有以真实描述为写作手法的文类。从1979年"非虚构文学"概念引入中国以来,从最开始的质疑,到中期的讨论争议,再到最后的认可,非虚构文学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非虚构文学在国内发展壮大,一方面离不开国内文学创作环境的放松和现实主义风向奠定的土壤,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国外,尤其是美国非虚构文学的译介引进,是内、外两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宋代理学思想广博富赡,影响久远,学术界多专注于此,而忽略了对理学家文学成就的研究和总结。实际上,理学家程颐的散文创作特点鲜明,其中奏议文说理透辟、气势夺人,尺牍文用语亲切、思理周密,哀祭文角度独特、质实情深,杂说文议论畅达、气势充沛,其中阐发的"文道观""性情思想"对宋代及后世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汉代历史上,赋作为一种代表性体,虽然曾经长期充斥坛,但由于受到经学的制约,以散本大赋为主要体式的汉赋的学性状并未得到充分展露,而很大程度上沦落为经学话语的附庸。只是到了东汉中叶以后,伴随着经学的衰微,汉赋作为一种独立的主体,才开始真正走上学回归之路,并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体升华。  相似文献   

13.
权德舆是中唐贞元、元和间文坛上十分活跃的人物,也是较早提倡革正文体的作家之一。其文学成绩主要在碑志文这类应用文体,其碑志散文不只是单纯用应用文的笔法去写,在取材、组织、构思、语言等方面更接近于文学散文的写法,大都写得温润弘博,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4.
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困惑了无数研究散文的人。对于范围广阔、创作自由的散文文体不宜也难以给以一准确的定义,应于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散文的经验感受中体会归纳散文的特质,并从其与成熟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区别中寻找散文的理论生长点。文章即循此思路,试图总结、归纳、提炼、深化"真我""语言""情思"等散文文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辨。思考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利于散文研究的深入,亦有利于庸俗随意散文创作的良化。  相似文献   

15.
筱敏是新时期以来关注女性命运、参与女性文学建设的重要作家。她的女性散文创作表现出重感情抒发、重感觉表现、重事物横向联系等艺术特征,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孙葆田是清末重要学者、古文家。他跟随张裕钊学古文,推崇韩愈、曾巩、方苞,形成了独立的文学思想:因文见道,不立宗派;道德文章并重;于"有所法"中求"有所变";修辞立诚,不妄毁誉;推崇古淡自然的文风。其文章呈现出文风朴实弇雅,富有理致;为文注重章法,结构谨严;行文简而能要,曲而有直;语言雅正平实,不失简洁的艺术特色,值得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与《曹刿论战》是我国历史上以描写战争著称的两篇历史散文。这两篇文章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二者在创作意图和材料结构方面大同小异;然而在人物描写方面,《赤壁之战》不仅继承了《曹刿论战》的长处,而且吸取了传记文学的优点,显得更加成熟老练。两篇文章都具有重要的军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充满湿漉漉的"海味"的散文,可谓广西环北部湾文学最具地方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质的领地,也是其文学品质和文学魅力的直接体现.从事散文写作的当代广西环北部湾作家是一个多元化的群落,他们大多有着较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写作准备,不少作家同时还进行着小说、诗歌等多种文体的创作,在作品的整体风格上也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邢邵是北朝的文学大家。其散文今存28篇,包括赋作《新宫赋》一篇,其余皆为应用文字。邢邵散文内容丰富,行文骈俪,或典丽.或华赡,以文采见称于时。其中,《萧仁祖集序》一文反映了邢邵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不仅包括“社会现代性”,是时间性质的一种命名,还包括“审美现代性”,是人类思想价值的一种基本类型。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激活了五四文学中的小传统,创造了日常现代性的基本形态,完成了散文现代性话语转换。她的全部作品,有一种具有兼容性的人生态度,它既蕴含了生活中的美,也涵盖了生活中的丑。后人标榜的现代与后现代派,在她那里都可以寻到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