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理健康的员工是企业的巨大财富,企业给予员工高度的心理福利,既可以维护员工权益,促进员工及其家庭健康发展,又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社会稳定。根据心理福利针对性、心理满足性、时效性的特点,本文从国家立法保障、企业具体实施、员工个人提高认识、社会形成重视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心理福利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违背根源于其特有的心理契约期望源。文章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特征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期望源、心理契约违背的过程,进而对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规避机制作了探析,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导师在教师群体中具有特殊地位.精英培养的教育方式让研究生导师身负重任,事关国家高级人才结构的建构;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工作方式让其心理压力高于一般高校教师.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0名研究生导师的心理状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被试心理健康症状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尤其是强迫、躯体化和焦虑三个症状因子.构建研究生心理福利机制,有利于心理健康措施落到实处,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心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内驱力.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契约具有自主性、敏感性、教育性、成就感和发展性特征.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类型、性质和违背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本土文化的特点,提出以人本式管理夯实心理契约,以参与式管理引导心理契约,以前瞻式管理维护心理契约的中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高校教师的管理方式面临考验。心理授权的视角给高校教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管理引入心理授权的依据、价值取向与对高校教师管理启示的探讨分析,提出心理授权视角下高校教师管理的途径,以促进高校教师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确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角度的对高校教师施以激励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激励的本质性在于自我激励,并对如何构建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激励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包括共同描述愿景;强调互动机制;体现以高校教师为本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工作支持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河北省288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工作支持与高校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支持会显著影响其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高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心理契约在高校师资管理中有其客观必要性。教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师资管理中需要心理契约“诱导”,以提高教师忠诚度、提升教师归属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营造以教师为本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沟通、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帮助高校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是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构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心理需求层次较高,单纯依靠经济契约难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文章从心理契约视角,分析了高校教师的主导需求与心理契约的特征,对高校教师的激励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与教师队伍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笔者采用教师心理资本量表、教师心理健康量表对200名高校教师进行测查,调研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处于较高水平,心理资本水平对心理健康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尊量表(SES)为研究工具,对高职院校300名教师及普通本科院校150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就总体而言,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就其自身而言,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中度以上)检出率比较高的因子为人际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偏执;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挫折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并由此引发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和根源,构建高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干预预防体系,增强高校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防范,以期减少和控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和谐校园构建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方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背景、发生机理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工作缺乏积极性,承受众多压力,职业倦怠较重。四个产生原因是:更新知识的压力,承担家庭责任义务的压力,个人事业发展带来的压力,日常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四种应对策略是:建立积极有效激励机制,多方面给予教师社会支持,定期开展心理保健活动,做好自我心理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廊坊市不同高校276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素质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和归因风格分量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个性素质、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不同年龄段的青年教师差异显著;在人际素质分量表上呈现出专业的显著性差异,理工类和艺体类青年教师得分均高于文史类教师。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和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并与内陆山区重庆等地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和师范院校大学生已具备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观,与内陆山区的中小学教师的观念差别不大,并无明显滞后。(2)在对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一些具体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上与内陆山区的小学教师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我国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改善和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结果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职称女教师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对焦作市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表明,其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健全心理健康机制、创建和谐氛围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十年来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94年-2005年间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的分析可见,以往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存在诸如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单一以及研究水平低等问题。比较而言,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最高,与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时代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递增,且特别是21世纪后,增长很快;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镇教师差;4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他年龄段,但30岁以下年龄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人群,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男教师。故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着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水平,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严密的实验研究和高质量的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年女教师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她们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她们的身心健康实际上并不乐观。相当多的中年女教师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不良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直接危害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对此,提出重视疾患、关爱妇女、完善工作环境、改善就医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high rat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very few seek professional help.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 are well placed to connect students with mental health care.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university staff attitudes to and knowledge abou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r whether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their experience with and assistance of students with these problems. A total of 224 teaching staff members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completed an anonymous online survey via an email link (16.4% response rate from N ~ 1370). Measures included demographic and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experiences with student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of depression (literacy) and attitudes to depression (stigma). Strength of stigmatising attitude did not predict whether a teaching staff member would approach a student to assist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eaching staff with higher levels of depression literacy (OR = 1.14, p = 0.007) were more likely to feel sufficiently informed to help students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Ensuring staff complet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training and have adequate skills to respond appropriately to students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ay help in connecting young people to appropriate care in a university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