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郑晓边 《湖北教育》2009,(12):32-32
看了反映襄樊市晨光小学《农民工子女心理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其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一组文章。作为长期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笔者喜忧参半:喜的是。基层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务实领域有了喜人的成果;忧的是,大量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环境和教育公平条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职教论坛》2012,(16):48
霍玉文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撰文,系统分析了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障碍因素提出了科学的对策。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作者阐释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有中等教育文化水平,在城镇就业并寻求生存、发展和自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子女是城市里“流动的花朵”,他们进城后一般会“水土不服”。让他们尽陕地适应城市的生存土壤,和城市孩子共同幸福成长,是城市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襄樊市晨光小学紧扣时代脉搏,通过开展襄樊市“十一五”课题《小学农民工子女心理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其案例研究》,积极探索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在所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明确地把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终身教育并列。1994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学刊》1994,(6):30-30
这套《丛书》现已出版第一集共8本,分别是:《从无偿教育到有偿教育》、《学校关系大转型》、《稳定、优化与改革》、《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发展之道:现代化》、《中国基础教育的敦学改:革》、《普九工程探难》、《多元化办学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6,31(9):41-41
“生物学家谈生物”系列丛书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由上海科普创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丛书由中科院院士翟中和、孙儒永担任主编,分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摇篮》、《克隆:生命科学的复印机》、《病毒:吞噬健康的黑客》、《生物芯片:生命信息CPU》和《动物行为:动物生存的奥秘》五本分册。  相似文献   

7.
熊鹰  唐厚睦 《湖南教育》2006,(10):14-15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6年9月1日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和政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近几年来,围绕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我省各地纷纷出台了过硬举措,收到了较好效果,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本期特地刊发来自株洲市的一份调查与思考,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不一样的童年》一书对农民工子女生存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社会学调查和分析。书中描述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深刻兮析了他们正在遭遇的困境,其重戛发现和主要观点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与社会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并在调查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和融入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共享城市化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六部委联合颁布的《2003年-2010年农民工培训规划》,提出了农民工培训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2004年,中央六部委联合启动了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在粮食生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温州市为例开展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的人口流动模式趋稳定,长期居住意愿有所增强,社会融合的提升空间较大,职业生存状况一般,社保参保率较低,维权方式多样化,生活满意度较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突出。研究提出了积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破除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壁垒,加强劳动监管,深化积分管理制度,帮助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积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学章节: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音乐欣赏》第三章;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思乡曲》;教学目标:1、聆听《思乡曲》,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和音乐情绪理解其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对马思聪在音乐上的贡献有一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3.
让农民工孩子有尊严地分享改革成果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22日报道,据对农民工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58.4%的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的上学待遇”:有34.4%的人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有13.6%的人希望能有“供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专门学校”。调查同时显示,收费高、没有城市户口,是农民工子女求学路上的两大“拦路虎”。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农民工在城镇的生存状态和权利状态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农民工自身法律素质欠缺这一因素更应引起人们关注。在研究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和研究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玉保 《学语文》2010,(3):48-48
2009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由此,一个隐没于“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之中的群体,得到“蚁族”之名.开始被人们关注和同情。当下。“蚁族”一词经常呈现在一些媒体上:  相似文献   

16.
《职教论坛》2012,(25):58
刘养卉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撰文,以甘肃省为例,对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对策。通过问卷调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现状:一是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尽管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城市政府将承担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且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子女可就地入学的相应政策并出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仍是凤毛麟角。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仍被留在家里,由农村家中的单亲、祖父母或亲朋代为抚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并由此引发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伴随的社会问题更发人深思。可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当今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和教育排斥,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是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兆权 《上海教育》2006,(12A):61-61
最近,我拜读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郭思乐教授著的《教育走向生本》,给我的印象可以归结为八个字:“妙谛尽现,顿悟了然。”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在郭思乐的笔下显得那么鲜活、那么生动,这也使《教育走向生本》有别于其他教育类书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0.
女性农民工作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带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群体,其生存状态、生命体验、精神向度都烙有时代的印痕,反映了社会特殊时期的风貌。通过20世纪90年代初热播的电视剧《外来妹》和21世纪颇受争议的电影《苹果》这两部较为典型反映女性农民工的作品,讲述了两代女性农民工的生存境遇、生命历程,社会对她们的规约及其主体性的建构与缺失,探寻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女性农民工突围生存困境的得与失。女性农民工在现代性的过程中对其主体性身份的建构,社会对其社会身份的认同、主体价值的确认、价值观的形塑和引导是社会现代性关注的重要一面,同样也是女性农民工"人"的现代性的表达和追求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