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孔子与柏拉图二人都认识到音乐与人类有紧密联系 ,音乐对人类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他们在各自的哲学基础上对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用、音乐的审美价值作出了阐释。他们的音乐观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由于各自的哲学基础不同 ,其规定的音乐观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进行这样的比较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学应该使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和欣赏方面得到发展,以促进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给他们带来快乐,升华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但目前的音乐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  相似文献   

3.
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更需要音乐。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让他们成为音乐天才或音乐家,而是让他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快乐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变得文雅、充满爱心,有终身学习音乐的  相似文献   

4.
杨松 《新疆教育》2012,(6):129-129,125
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音乐课堂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电视机、录音机、教学课件等教学媒体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开电感官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5.
“晨舞”现象从喜庆节日的腰鼓队,到街头巷尾中老年的晨练舞……在音乐声中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白发黑发,不论熟悉陌生,都能忘乎所以地全身心投入其中获取愉悦。其重要原因不正是因为有了肢体的配合参与和交流吗。你看他们在音乐声中的神态、姿势、表情有多开心,多幸福;你看他们手中的红绸响板打得是那样合拍,音乐与身体动作是那样的谐和;你再看看他们的舞姿是那样的优美和富有诗意,连胖胖的体态此时此刻也显得楚楚动人。音乐使他们快乐,音乐使他们陶醉,音乐使他们身心得到愉悦,音乐使他们获得了审美与体验,他们每日的生活都充满着音乐。他们…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注定离不开音乐。他们因为音乐而受苦,却也因为音乐而快乐,而发光发热……海顿曾说: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的确,在很多人的生命中,音乐仿佛跌入凡间的精灵,陪伴他们度过人生的漫漫旅程,倾诉心灵最深处或寂寞、或快乐、或迷茫的话音。音乐是他们的天堂,音乐是他们的生命,音乐是他们甘愿坚守一生的净土。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堂是缓解压力,释放压抑的重要场所。为什么这样说呢?由音乐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见一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在释放着某种压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会发出生命的欢呼。这里没有题海练习,没有考试的压力和烦恼,有的是动听悦耳的歌声、自由自在的评论。学生不自觉地用言行告诉了我,音乐是他们所需要的,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开心,  相似文献   

8.
或许是他们太"安静"了,以至于让我们差点忘记他们。不过,热爱音乐的他们一直未曾离开乐坛。这次,他们回来了,用暌别已久的熟悉声音告诉我们——在音乐的道路上,他们一直在努力,努力让歌迷们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幼儿时期是音乐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音乐活动过程中,他们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形象优美的舞蹈、欢快生动的律动等都有莫大的好奇和兴趣。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并从中获取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参与音乐和实践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唱、跳和欣赏等各方面的技巧呢?  相似文献   

10.
在高师音乐表演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有表演才能。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音乐技能通过表演得到展示。在他们的表演展示中,学生对音乐的接受变成一种被动的接受,对于音乐的理解,他们的感悟不尽相同,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新一轮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音乐表演课也应该有其新的发展。在高师音乐表演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学会在音乐中生活,会给音乐表演课带来新的活力和激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专业音乐学院与普通高等师范学院音乐系二者既有相同的人才定向培养目标,亦有专业教学内容上的差异进行纵、横向的比较,认为在教学方向上,"音乐教育"专业应更加注重面向全民的"公众音乐教育"。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五个方面探讨了音乐教育专业改进思路,分析其与音乐专业的联系与差异,将其与音乐表演专业紧密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music education’s legitimation of values as a means of preparing students for entry into the new ‘knowledge socie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a global age. It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values education relates to the teaching of both musical and non‐musical meanings in the dual context of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and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that values education faces in school music classrooms. It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globalization has pressured values education into resolving the appa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unity in the ever‐changing play of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It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how music education might juggle three pairs of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s in the curriculum: between contemporary cultural and social values on the one han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Communist ideologies on the other;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and between national and global cultures.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音乐教育也随着这个发展过程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专业规模。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虽然经历了一些改革,但是效果并不太明,发展前途也令人担忧。鉴于此,本文将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乐理是基本的音乐理论课程,是所有音乐专业学习的必修科目。高职学校生源音乐基础差、底子薄,而且学生在音乐理论课的时候往往不用心,不努力,课堂内外不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则喜欢照本宣科,没有吸引力。因此,如何加强基本乐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在办学机构、政策法规、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但距离专业化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办学单位专业水准低、法规建设不够健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重新评估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继续建立健全音乐教师教育法规、尽快全面实施科学合理的课程方案等,是加快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美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定位、作用,指出音乐教育在人格健全和完善中起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后,探索了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即"三层次"(基础类、欣赏理论类、提高类)和"三类型"(理论类、鉴赏类、实践类),其中,"理论类"是指导,"鉴赏类"是主体,"实践类"是亮点;最后,提出一些教学手段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成绩卓著。各类音乐师范院(系)在积极的宣传、研究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将音乐新课程标准及其培训纳入了教学工作之中;许多教师还参加了国家、省(市)的音乐新课程的研究、培训,并出了不少成果;而且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生教育工作等,都无不显示出高等师范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各高等艺术师范(院)系虽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但是对自身的改革还显得被动和保守。因而转变观念,调整课程结构,为音乐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人类接触和学习音乐的最佳阶段是儿童时期,音乐教育能够改善儿童心理品质,促进智力发展,增强身体健康,丰富审美情感,如何让儿童在快乐中体会音乐,呵护儿童的音乐灵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主要来源于台湾师范大学和高雄师范大学的音乐系以及台北、台中、台南、花莲、屏东、新竹、台东和台北市立等8所师院的音乐教育学系。台湾高师音乐教育经历了与大陆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办学模式上与大陆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多重性,课程设置重视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实习,教学模式上实行民族音乐与国际化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手段,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这是由音乐课程的本质决定的。本文从高校开展传统音乐课程的意义以及一些教学教法的可行性研究等方面阐述高校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导向,突出美育性能,尊重多元文化,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人参与是高校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