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7):27-28
<正>爱情是文学世界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爱情这个主旋律一直不停地演奏着。《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以爱情为主线的作品,其女主人公的爱情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简·爱和斯嘉丽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她们的魅力经久不衰,她们的性格和爱情观的巨大差异使她们的爱情结局大相径庭。比较她们的爱情观对后人有积极的启迪作用。一、爱情观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2.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两颗耀眼的明珠。这两部作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两部作品都写了“情”,都表现了“理”,都有着强烈的情与理的碰撞和冲突。它们之中的“情”与“理”,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分别从两部作品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试分析它们的“情与理”的异同点。本文认为,《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情与理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部作品的一脉相承,即《红楼梦》中的情与理是《牡丹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性爱、爱情和婚姻的结合与分离;二是“情”之内涵的相对单一性和丰富性;三是情与理对抗冲突的相对表层性和极度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与《包法利夫人》分别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两部作品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文章别开生面地对这两部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力图还原他们对两位女主人公苔丝和爱玛悲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相似文献   

4.
《简·爱》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孤女简·爱坎坷的一生,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与反压迫反歧视的呼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勇于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本文从简·爱的成长经历来分析其自尊、自强、自立、自爱以及不屈不挠、敢于反杭的精神性格特点,以求得对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主题的更高认识。  相似文献   

5.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哈代的《还乡》都属于环境和性格小说的范畴,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因不满现实环境而进行激烈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但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爱情婚姻冲突模式、悲剧类型以及悲剧成因三方面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希望让读者对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创作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黎小冰 《培训与研究》2008,25(12):16-18
《简·爱》为英国文坛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妇女形象——简·爱。简·爱虽出身低微、一贫如洗、其貌不扬,但敢于反抗压迫和偏见,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其自尊自强的性格、纯洁的爱情、智慧的宗教信仰,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现在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传世之作,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争取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对爱的追求与自我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她的超验主义思想实践的过程。文章从“超验主义”这一视角来对《简·爱》进行解读,并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探索作者本人的超验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传世之作,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争取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对爱的追求与自我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她的超验主义思想实践的过程。文章从“超验主义”这一视角来对《简·爱》进行解读,并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探索作者本人的超验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勃朗特三姐妹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以及《艾格尼斯·格雷》中所塑造的三位女主人公简·爱、凯瑟琳和艾格尼斯·格雷在成长环境、性格形成、爱情认识和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反映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活的社会现实。她们追求自由平等、自食其力的精神,对当代女性的自我认知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色石》与《十二楼》都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两部小说集每篇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都得到了精心的布局与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成就颇高。不同的作品在叙述形式、文章结局处既有相似之处,在命名技巧、入话煞尾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各具特色的应用增强了各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以爱情母题的文学作品有两种模式--喜剧与悲剧.勃朗特姐妹1847年同时发表的<简·爱>与<呼啸山庄>,以独特的创意,成功地丰富并发展了爱情母题的这两种艺术模式,共同完成了爱情母题这个"圆".本文对两部小说的异同,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简爱》和《呼啸山庄》中两位女主人公简爱和凯瑟琳不同的爱情结局 ,剖析导致不同结局的原因 ,比较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二姐妹对人生、婚姻和爱情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3.
《理智与情感》和《啼笑因缘》分别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和中国作家张恨水的现实主义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与《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是反映时代面貌的典型文学形象。两部小说分别以玛丽安和沈凤喜的爱情经历为主线反映社会现状,虽然她们的爱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玛丽安收获了美满的婚姻;沈凤喜却因折磨而疯,痛苦死去。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与所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简·爱是夏·勃朗特在《简·爱》中刻画的一位不畏男权势力压迫,追求人格平等和独立的女性;苔丝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所塑造的一位追求妇女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这两部作品均表现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女主人公的抵制、抗争。可以说,妇女地位包含社会及家庭两个层面,社会地位(经济、政治、人际关系等等)向来为论者所关注,而对于家庭地位(执家权利、家务分工、感情状态,特别是性角色)则有所忽视。然而,这些内容恰恰准确地表现了妇女追求心灵解放为核心的自身的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与《简爱》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两部不朽巨著。两部作品刻画的女主人公形象——林黛玉与简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二人都是孤儿,都曾寄人篱下,都像折断了羽翼的小鸟一样,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对世俗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文章主要就二人的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与简.爱在身世、性格、爱情追求等方面极为相似;但在恋爱方式和结局及人生观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曹雪芹的幻灭感和夏洛蒂.勃朗特的抗争精神,是二者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黎 《海外英语》2012,(12):211-213,215
Jane Eyre in Jane Eyre and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re two outstanding female characters in literature.They have similar admirable qualities as well as distinctive defeats.However,they deserve careful analysis and learning.They are both well-aware of women’ s virtue-self-respect,defying power and influence,pursuit of true love and kindness.All these qualities are demonstrated incisively and vividly by their conducts.Despite their similarities,Jane and Elizabeth also differ in many aspects.Jane is more initiative in pursuing love,while Elizabeth is more humorous and poised than Jane,which makes her lovely and popular.  相似文献   

18.
灰姑娘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她作为模板赋予新的内容,写出了《简·爱》。她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但主题一样:通过个人努力,最终过上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简*爱与苔丝分别是<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虽然二者都是文学史上的叛逆女性形象,但却有不同她们各自的社会地位、气质、个性不同;她们的反抗方式、力度不同;她们的结局不同;她们的生存、个性发展的背景不同;作者思想对她们的渗透不同.论文试图从这些方面探讨这两个艺术典型的不同魅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庭院深深》与《简·爱》两个文本的对读以及简·爱和含烟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具体地阐释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的爱情现和婚姻观,以期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中西文化的不同,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