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笔的起源     
从前广泛流传着“蒙恬造笔”的说法,都认为笔是秦国大将蒙恬创造的。但据专家研究,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花纹就是用毛笔描绘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也有用毛笔书写的痕迹。《诗经·静女》篇有“贻我彤管”的句子,有人认为彤管就是一种红管的毛笔。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墓穴中,出土一套写字工具,其中就有一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毛笔。说明秦以前已开始使用毛笔。秦以后,随着毛笔使用的广泛,出现了许多制笔能手,如三国的魏诞,唐朝的铁头,北宋的诸葛高等。元代湖州笔工冯应科、陆文宝的制笔技术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使“…  相似文献   

2.
爵太爷爷用过的水彩画箱 浦我在水林湿的纸上画。我爱在千纸上画。ff., ‘争 礴)句线的纯貂毛笔 .粗糙的手工纸 .涂色用的拖把笔 一月. .松鼠毛笔 .硬硬的厚纸 爵一 .铺大色块平头扁笔 .碎棉布做的画纸 .山羊毛笔 一咖滋黝韶卜 .四周毛毛边的有色纸 .人造纤维毛笔 曰帐合、、 罄不同的笔会有不同的用处-一~、描 .把湘 每汤 但遥 .做笔用的牛毛.树貂尾巴毛爵缠紧笔头的线 纂扎笔的金属丝 .工n早期数言20065 画面水彩画的诞生@臧旭辉~~  相似文献   

3.
QQ笔     
我发明了一种“怪”笔,名为“QQ”笔,会给你带来无数欢乐。它的外形和普通的钢笔没什么两样,可它是真人不露相,露相吓死人。它的功能很多。一、它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变换不同的颜色。二、它会在你心情烦闷时播放美妙的歌曲,因为笔杆上有一个微型电脑,它播放的音乐,会让你心旷神怡。三、它可以变成不同的笔。它本来是钢笔,只要把笔杆转一圈就是毛笔了;再转一圈,又成了铅笔。如果你不想要它本身写出的颜色,那就把笔盖盖好,按一下,它就会变色,直变成你想要的颜色为止。如果毛笔没墨汁了,钢笔没墨水了,铅笔的笔尖粗了,怎么办?这你不用担心,墨水和墨汁是用之不尽的。铅笔尖粗了,那就更好办,把笔盖盖上,不停的转,就像用转笔刀一样,直到铅笔芯变尖为止。QQ笔是个很棒的翻译家。面对外国人,你不懂他的语言也不用担心,你只要把QQ笔当话筒一样用就行了,你和外国人对话时,它会把你的话翻译成外语。不过你怎么能听懂外国人的话呢?没关系,这种笔有一副耳塞,很小,你只要插上天线,就能听懂外语了。QQ笔$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实验小学五年级@余娅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书法,爸爸为我练字买纸买墨花了不少钱。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我寻思,能不能制作一支不用墨水的“毛笔”,既达到练字的目的,又少花钱呢?你还别说,这不用墨水的“毛笔”还硬是给我做成了。这支“毛笔”在纸上写不了字,却能在水泥地上写,因为这笔用的墨水是自来水。  相似文献   

5.
笔架式笔帽     
我从5岁开始学习书法,每天坚持练字半小时以上,练字后涮洗毛笔让我感到是一种负担。一旦忘记洗笔,下次再用时就得用很长时间才能把笔泡开,还有可能使笔锋弯曲,很不好用。用什么办法不洗笔又能不影响下次使用呢?开始,  相似文献   

6.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妈妈催爸爸快写,爸爸答应了,但要我给他帮忙。爸爸曾读过高小,并练得一手好字。他还保存着一枝珍贵的毛笔,可我从没见他用过。听奶奶说,那枝笔是爸爸特别高兴时才用的。而他经常用的是一枝普通的毛笔。  相似文献   

7.
毛笔杂谈     
人们常用毛笔写字,但很少有人知道毛笔产生于何时。古代传说,秦朝蒙恬造笔。这一说法早已被一些毛笔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地下发掘的考古材料所否定。有的毛笔研究者认为,秦朝蒙恬擅长草书,他可能是最早的毛笔革新家之一。有一本叫《古今注》的书这样说,古代以木做管,笔头用兽毛做成,用鹿毛做主毫,羊毛做副毫,秦蒙恬方用兔毛作笔毫,用竹管为笔管。至今,在湖笔业中还流传有蒙恬制笔的经验,可以说明蒙恬对毛笔的改革和制作是有贡献的。毛笔究竟始于何时?至今还没有确凿的材料可以说明。但从夏朝采陶上的花纹,可以清楚地看见用毛笔绘制的痕迹。再从现有已发掘的古墓材料  相似文献   

8.
狼毛和兔毫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讲究笔墨纸砚。我要教孩子们学国画了,第一堂课从认识笔开始。我们画国画是用毛笔画的,常用的毛笔一般有三种:羊毫、狼毫、紫毫。如果我只是平铺直叙地告诉孩子们,他们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的,印象也不会深刻,效果就没有了。怎么样让孩子们既能在课上玩得高兴,又能对国画有个正确、初步的认识呢?我开始思索……我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支毛笔,问:“猜一猜,这是用什么毛做的?”不见孩子们举起手来,明显他们不清楚。我说:“是用羊毛做的,我们称这种毛笔为‘羊毫’笔。”然后指导学生看笔杆的尾部,上面清楚地刻着“…  相似文献   

9.
毛笔的改型与定型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毛笔,是战国早期的实物,距今已有两千四五百年的时间了。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墓内,出土了一支笔。这支笔,杆为竹质,杆径9厘米,笔毫系用绳捆缚在杆端四周,笔锋长2.5厘米,毛笔通长23.4厘米,出土时,笔头仍套在一支竹管内。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内,出土3支毛笔,笔杆皆为竹质,上端削尖,下端略粗并镂空而成笔腔,用以插入笔毛。出土时,笔杆全部插入竹管制的笔套里。很清楚,到了秦代,毛笔的笔毛已由原来围在笔杆四周改为插入杆腔。这一改型,基本上与现代毛笔制法相同了。也许,这就是秦笔专称的由来,以与过去的毛笔相区别。  相似文献   

10.
Pencil的自白     
Dear friends,我是pencil(铅笔),你们知道我的来历吗?我是从拉丁词pencillum简化而来的。我本来的意思是“小尾巴”。因为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西欧人喜欢用毛笔写字,那种毛笔很像小尾巴。后来,人们发明了用木头和石墨制造的笔。但仍沿用了“pencil"这个叫法。人们起初还在前面冠上了lead  相似文献   

11.
正毛笔,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伙伴。人们在写书作画的构思或休息间隙,总是把毛笔放在它身上,以免毛笔的墨汁污损其他物品。我想你肯定猜到了,它就是笔的忠实依靠——笔架。笔架的传说笔架也叫笔格、笔搁,专门用来架笔,是书案上最不可缺少的文具之一。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过去有两个穷秀才赵诚和张操,他们连年赶考,都榜上无名,只好以打柴为生。一天,一个跛脚乞丐向他们讨饭。张操不肯,还骂了他。赵诚把饭端给乞丐吃了。像这样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既是民族文化,又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内涵丰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么,怎样学习中国书法呢? 一要认识中国毛笔,科学运用毛笔.好的毛笔必须达到:笔杆要直,粗细适中,锋毫要尖,毫尖锋齐,中部略鼓,成橄榄状,且有弹性.笔毛部分包括毛根、毛肚、笔锋.笔根与笔锋相连,笔肚用来贮墨,笔锋用于书写.毛笔的选择必须遵循"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的原则.毛笔每次用过之后,应顺着笔锋用清水洗净,恢复原状,尔后悬挂,以备再用.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支笔     
我有一支笔。什么笔?毛笔。什么毛?手毛。什么羊?山︺手。什么山?古问山。什么高?年糕︵高︶。什么年?羊年l今年是羊年吸!我有一支笔@王亚云$徽州师范幼师班~~  相似文献   

14.
看着电视里的那个人左右手各拿一支毛笔,嘴里再叼上一支毛笔,然后在白纸上同时写同样的字,不禁又是羡慕又是惊叹,天下竟有如此之能人,要是我能这样同时用三支毛笔写字该多好!第二天,我便买回来一瓶墨水和三支毛笔,学着电视里的能人用三支毛笔写字。我想,只要我学会了这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看见在床上呼呼大睡的老爸,便起了鬼点子。我拿着水粉笔,先蘸了点黑色在毛笔上做准备。我左手拿水粉,右手拿毛笔,悄悄地走向爸爸的床前……我一点点往前挪动,生怕惊动了爸爸。我拿着笔在爸爸的嘴下画了个胡子,心里不禁乐得开花。又蘸了点黑色,画了一些睫毛。又在爸爸脸上画了  相似文献   

16.
广场学书     
每个晴朗的早晨,平邑县莲花山广场上都有很多老人用自制的海绵笔蘸了水在方砖上写大字。没有事儿的时候,我也到那儿观摩学习。一天,看到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毛笔字帖,右手拿着大笔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写着正楷,我见地上放着一支笔,便拿起来学着老先生的样子,在方砖上写了一个字。"你这个字这样写不对。"老先生看见了就停下手中的笔说,"我们练习毛笔字都是使用米字格或田字格,你看看,这四块方砖正好组成一个田字格,要想写好  相似文献   

17.
茶水变墨汁     
《中学科技》2010,(11):33-33
事先在茶杯盖内侧涂一些三氯化铁溶液,将干净的毛笔用饱和草酸溶液浸湿。操作表演时,将少许茶叶放入无色透明的茶杯中,倒入开水,泡一杯茶。然后盖上盖,稍一摇晃茶杯,会发现茶变成了“墨汁”。  相似文献   

18.
那年盛夏     
十七 《中学生博览》2023,(16):52-53
<正>你原来的喜欢等你不喜给我镶上欢我了,这了一圈金圈金边边也自,然没有了,我的缺点就浮现了出来。那个暑假在书法班,我看见一个少年走进教室。他戴着顶黑色的鸭舌帽,穿着干净清爽,好像金庸笔下的“翩翩少年”。少年放下背包,执起右手边的毛笔,娴熟地将毛笔在浓黑的墨中沾满,左手按在白色宣纸上。他将毛笔一顿,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字。他写得不快,每一笔都十分沉稳。那一刻,我心动了。  相似文献   

19.
文房四宝史     
我国的毛笔出现得很早。在新石器时代特别是仰韶文化中,发现了许多彩绘陶器,所绘图案,流利清晰,精细得体,这工具不是竹木削成的笔所能做到的,而是毛笔的雏形。其后,商周时期的甲骨和竹简上出现用毛笔书写的文字,隋唐,安徽的宣州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所制之“宣笔”十分精良,深为文人所称道。但到了元、明、清时期,制笔技术更有提高,浙江湖州(今  相似文献   

20.
巧用白蜡笔     
因一般画纸都是白色的,幼儿在用蜡笔画画时,白蜡笔就没有任何用处了。怎样才能使这些白蜡笔派上用场呢?我想出了下面这个办法:先让幼儿用白蜡笔作画,然后再用毛笔沾水彩颜料平涂画面,这样就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