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中考试题的题型可谓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其中,对联题频频亮相于许多省市中考试卷,成为一个热点。中考对联题.其分值一般在2分至4分之间,从形式上看.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对联链接、对联匹配、对联撰写、对联赏析等类型;从内容上看,相对复杂一些,有的结合课文、名著考查,有的从语言、语境角度考查.还有的联系地域特征来考查。  相似文献   

2.
漫话对联     
对联,又叫楹(Yíng)联、联语、对子、联对子。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学式样,从古到今,用途非常广泛。从前私塾专门设有学习对联的功课,叫“对课”,并且抓得很扎实。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道:“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是为日后写作对联、填词作诗打基础。今天的青年学生不必写古诗词,但对联还是经常要写,即使从欣赏名联佳作角度出发,也有必要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一、对联的来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先秦著作中,对偶句多,如《尚书》“谦得益,满招损”,《诗经·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者对联绵词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非常独到精当,笔者则从确定研究范围、阐述产生发展演变规律、说明训释体例等三个角度归纳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联绵词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以期对现代汉语联绵词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诗歌小说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要说对联,更是情有独钟。近年来,我专门寻找搜集了一些古今对联,现将它们奉献给大家,并和大家一起从修辞艺术的角度来领略她迷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和诗歌、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也有许多对联作品以同一题材作为对象,从不同角度着笔,其联意联语自是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高三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紧扣教材,知识点众多,内容繁杂,因距离上新课时间久远,学生遗忘得厉害,复习时往往比较单调、枯燥,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现象,在提复习要求时,我受今年湖北高考卷写对联题的启发,将写对联这种文字表述训练拿入到第一轮教材复习中,以促进学生重视教材,把第一轮复习落到实处。要求紧扣各课主题,紧扣意象,任选角度来拟写对联。从课堂实际看,  相似文献   

7.
角度之一:对联在论证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综观全文,对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此对联开头别出心裁,给人以新颖之感,能巧妙地吸引读者,使人有兴趣读下去。其二,作者通过介绍对联、解释对联、评价对联,自然而然地揭示出中心论点。其三,因为对联包含东林党人鲜明的政治观,也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故对联又是作者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教学方法与过程:可用“导读法”教学。1、作者为何介绍三百多年前的一幅对联?2、此对联开头有何好处?3、对联的意思是什么?4、作者认为东林党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表现在哪里?如何评价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5、作者解释对联、评价对联,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何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好的对联能给人强烈的思想启迪和情感共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联佳作能引领校园思潮,凝聚师生共识,传递青春正能量.对联的应用比较广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单从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角度,谈谈对联的教育作用. 一、一番给力,一番神奇 2011届笔者担任高三班主任,班级从构成看有“三多”:女生多,家境贫困学生多,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多.要把这样的“三多”集体建设好,对班主任是一个严峻考验.笔者既要协调各方需求,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又要激发学生斗志,建设奋发向上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9.
楹联与书法     
书法爱好者须了解一些对联知识从书法与对联的历史渊源看,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对联产生起,就靠书法这个载体进行传播,而书法也利用对联这种特有  相似文献   

10.
对联撰写既涉及语文积累,又涉及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撰写知识,是从语文学科本身和语文延展运用的角度对语文教学的诠释。撰写对联不仅注重语言文字表达技巧,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层次。  相似文献   

11.
对联撰写既涉及语文积累,又涉及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撰写知识,是从语文学科本身和语文延展运用的角度对语文教学的诠释。撰写对联不仅注重语言文字表达技巧,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层次。  相似文献   

12.
对联以及与对联近似的广告、宣传标语、温馨提示语等实用文体,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可谓大行其道,应用非常广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拟写对联、广告辞、提示语、宣传标语之类的考题也时有所见。但这种考题相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不熟悉,难度大,得分率不高。怎样让学生迅速地按要求写出一副较好的对联,保证在高考中不出现太大的失误呢?笔者觉得采取下述"三步走"的办法来应对,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第一步,广泛联想,搜寻相关词语。这一步就是说,不直接写出答案,而是根据题干信息,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挖掘、联想,找出所有相关的词语。  相似文献   

13.
对联即属对,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诗词歌赋都要以对联为基础。对联特征明显,不难学习掌握。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对联有感性认识,首先要求学生从所学过的诗文中,  相似文献   

14.
对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对联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中职语文课中进行对联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对联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诵读对句中了解知识;引导学生先填补对联,后尝试创作.  相似文献   

15.
对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对联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中职语文课中进行对联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对联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诵读对句中了解知识;引导学生先填补对联,后尝试创作。  相似文献   

16.
对联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文体,为什么它与中国人民的生活结合得如此紧密,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势头?本文主要从对联与"道"、对联与"鸣"方面加以探讨,并就对联的写作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一向为大众喜闻乐见,要是能巧妙地把对联艺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本文从巧借对联学汉字、巧借对联学修辞、巧借对联学课文三方面,谈谈如何变对联为语文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18.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西文化多元碰撞的今天,对联的译介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对联形式的处理、内容的把握、文化的翻译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联的翻译问题,指出对联的可译性,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揭示了对联翻译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联的性质和作用论述对联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新课程要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首先要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文章以教学实践中的三个成功案例为主,从化学故事、化学对联、趣味实验等角度探讨了对化学学习兴趣资源进行开发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