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情感特性、思想题材、审美意象、创作手法受到古代道德文化的规定,其写作表现为从属于古代道德文化的本体论形态。这种本体论形态导致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主流偏重于诗歌的教化功能和功利性审美情感,并且使个人化抒写表现为异质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抒情诗、边塞诗和女性诗歌三类题材论述了李白对鲍照同题乐府诗的创新策略:情感指向个性化,失意中潜藏着豁达,这种豪情逸气成了情感的主旋律;叙事密度上,变鲍照用典繁复为疏朗,叙事线条单纯明朗,侧重渲染神奇瑰丽的意境;拓宽了主题寓意,寓讽谏和忧患意识于各种题材。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情感特征受到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从而传统的群体关怀与西方影响下产生的个人情感的抒发在中国现代抒情诗中均有所体现。由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原因,群体关怀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上都有压制乃至压倒自我情感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五、六十年代苏联诗歌引以自豪的是呼应所有“永恒”主题的抒情诗。“永恒的主题”使抒情诗打破统治文坛多年的“颂体”,走向新生与繁荣。一方面,老一代抒情诗人重新得以肯定,新一代青年诗人开始崛起;另一方面,诗歌的题材更为宽泛,风格呈现多样化特征。“永恒的主题”无疑在表现自我、抒发性情方面找回了真实鲜活的生存个体———“自我”。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情感特征受到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从而传统的群体关怀与西方影响下产生的个人情感的抒发在中国现代抒情诗中均有所体现.由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原因,群体关怀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上都有压制乃至压倒自我情感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情感特征受到传统化与西方化的双重影响,从而传统的群体关怀与西方影响下产生的个人情感的抒发在中国现代抒情诗中均有所体现。由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原因,群体关怀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上都有压制乃至压倒自我情感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情感特征受到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从而传统的群体关怀与西方影响下产生的个人情感的抒发在中国现代抒情诗中均有所体现。由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原因,群体关怀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上都有压制乃至压倒自我情感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写作在精神层面有着强烈的“自我”特性,就是能引起小学生情绪反应的事物,才能被小学生所感知、认知、体验,进而产生情感倾诉的需求,引发写作的欲望。要充分认识这种特性,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北宋前期词坛在整个词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之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歌词题材方面表现为:歌妓词、艳情词和闺情词等传统题材依然是词人们写作的重心;对于传统歌妓、艳情和闺情题材的题意加以翻新;沿袭传统题意而运用新的语言;在传统题材里注入词人的自我主体情感。  相似文献   

10.
《致云雀》是雪莱最好的抒情诗之一,自他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许多评论家的赞扬。它是内容与形式。理想与情感,诗人自我与诗中形象的完美结合,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珍品.它的修辞和深刻的意韵至今仍散发着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