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西南地区9所高校的1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大学生的尊严感低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尊严感低于城市女大学生;农村男大学生与城市男大学生尊严感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研究着重分析了农村大学生尊严感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尊严感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师德建设中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感。这需要来自教师群体的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机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社会舆论的鼎力支持。此外,师德建设中的一些缺乏人性化的观念也严重削弱了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培养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工作。尊严是中职生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本生长点和归宿。在众多的职业价值观要素中,中职生最注重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应从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尊严感的观点出发,探讨唤醒学生尊严感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4.
培养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工作。尊严是中职生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本生长点和归宿。在众多的职业价值观要素中,中职生最注重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应从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尊严感的观点出发,探讨唤醒学生尊严感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青少年行为问卷》和《学生学校情景量表》对45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校环境对藏族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学校环境的课业与自我适应维度对学业适应不良有显著影响,常规和自我适应维度对攻击行为有显著影响,常规维度对违纪有显著影响,常规、同学关系和自我适应维度对退缩、神经质和问题行为总分都有显著影响,课业、同学关系和自我适应维度对考试焦虑有显著影响。表明学校环境对藏族大学生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四所大学的6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性别、生源、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各个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人口学变量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著、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人口学变量和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客观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城乡和独生子女变量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且能良好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首代大学生、城市家庭首代大学生和非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存在不同影响.通过文献整理,建构社会资本视野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影响的量表,该量表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人口统计学因素、结构性因素、直接社会关系网络和延伸网络.研究结果发现:年级、父亲职业和父母支持对农村家庭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对于城市家庭首代大学生的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年级、朋友支持和通过在线和社交媒体获得的信息对非首代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及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相关显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中介效应分析中发现,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中发挥多重中介作用。这说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既能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也通过影响多种情绪调节策略而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6,(3):78-82
采用生命意义、自我效能感、抑郁问卷对6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生命意义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2.9%,男生检出率(14.7%)高于女生(11.4%);(2)存在意义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抑郁,追寻意义对大学生抑郁预测不显著;(3)自我效能感在存在意义和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南方的历史与文化,对福克纳小说中处于社会底层的穷白人沃许悲剧形象做了全面而较为深刻的分析,指出福克纳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一方面对以沃许为代表的南方穷白人手存状况给予深切的同情与关注;另一方面致力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就必须享有人的尊严,必须有人生正确的信仰,而这一点正是小说《沃许》主人公形象的寓意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尊严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应该被自己、他人所尊重、且不容侵犯的属性.尊严素养在人际互动中形成并表现,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690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通过理论构建、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了由16个题项组成的中国中小学生尊严量表.量表包括尊严观、尊严感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自尊、他尊和尊他3个因子.统计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大规模测评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相似文献   

14.
尊严是多重关系的复合,而非任何形式的实体,其实质是自尊、认可和贡献等三重关系的统一体。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地位尊严、人性尊严和公民尊严。地位尊严是依据社会身份等级的高低而被赋予的,它是一种稀缺资源,一种不对等的相互承认,对它的争夺属于零和博弈;人性尊严是人人所享有的普遍尊严,它源自对于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或人之普遍本性的承认;公民尊严是一种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它源自公民身份及其相应的权利,并依赖于普遍的民主法治状态。限制地位尊严,存养人性尊严,提升公民尊严,已经成为激励人们奋力前行的崭新旗帜。  相似文献   

15.
一般人格权,是指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基于维护自身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人格安全等和人相关的最广泛的人格利益所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一般人格权具有权利主体的普遍性、权利客体的高度概括性、权利内容的不可穷尽性等法律特征.一般人格权制度具有解释具体人格权、产生具体人格权、补充具体人格权等功能.法人不应该享有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保护制度只能适用于自然人而不能适用于法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递延年金涵义的分析,提出递延年金分广义的递延年金和狭义的递延年金,发现现行国内相关教材中年金分类与递延年金定义二者间的相互矛盾。在此基础上,认为递延年金现值计算容易出错的根源在于忽略了广义递延年金现值计算方法的介绍。给出了矛盾解决的办法,举例介绍了广义的递延年金现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essay, Johannes Giesinge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Immanuel Kant's conception of human dignity. According to Kant, Giesinger claims, children can and should be educated for dignity: on the one hand, children realize their dignity by developing the capacity for moral autonomy; on the other hand, this capacity can only evolve if children's sense of their own dignity — that is, their self‐respect — is awakened. Educating children means, for Kant, helping them to develop a proper relation with themselves and thereby become moral persons.  相似文献   

18.
章对传统的“师道尊严”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以严格的要求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向受教育传授科学知识与真理是“师之道”,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水平,做到自尊,是“师之尊”。“师道尊严”无罪,“师道”当“尊”、当“严”!  相似文献   

19.
人的尊严既包含着人的人格尊严,也包含着人的身体尊严。但长久以来,人们总是强调理性精神上的人格尊严,而忽视了人的身体尊严。女性身体所拥有的固有尊严和价值总是被人们刻意地压制、贬低甚至诋毁。人的主体性决定了女性身体的非客体性及其尊严的独立存在,女性只有获得身体尊严才能真正实现其人格尊严。切实维护女性的身体尊严不仅是一种道德理念,更应是具体的法律实践。在法律上,衡量女性身体尊严受到侵害的实质标准是其身体沦为客体物。  相似文献   

20.
人格是做人的最基本条件 ,人格的产生或消灭必将导致人格权的享有和丧失。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个人或组织的“人格权神圣不可侵犯” ,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权保护的真实内容。必须依法认定人格侵权的违法行为 ;凡构成人格侵害民事责任的 ,必须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并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