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在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应试化的.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更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学好生活化数学,用好数学乐生活”.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视当前的中小学课程,其困境和误区就在于把学生定格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念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要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重建学生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易新梅 《中学文科》2009,(18):88-89
现代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1earning—by—doing),即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静听”的模式,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这种理念对当前的课程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着重提出学生的生活世界同科学世界的联系,个人感受与文本间接体会的统一,实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本文主要研究了该理念下语文课堂结课设计。  相似文献   

5.
吴敏 《上海教育》2010,(12):12-13
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让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具有哲学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是教学理念的新取向,是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但是,回归生活世界作为教学理念新的发展取向,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以成人的逻辑对待儿童的哲学,把儿童作为成人来对待,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决定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世界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系列理念无一不是在强调地理学习的实用价值,强调地理学习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必须注意知识背后的生活意义。回归生活就是强调地理课堂的教与学要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联系,在联系实际的课堂学习中体验地理知识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9.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学习认同这一理念,我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再现了二年前,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教学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在真实生活世界中实践学习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教师要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让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