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加强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以文本为载体,在自主感悟情感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点拨而实现的深层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应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体验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习得体验的方法和能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3.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教材的情感是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基点。我们知道,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情文并茂、耐人寻味的佳作。这些文章或表达人与人…  相似文献   

4.
陈奎 《语文天地》2016,(5):9-10
文学鉴赏是通过阅读作品文本,对作品的语言特色、艺术形象、写作技巧、蕴含情感乃至作者个性、写作背景等,进行感悟、品味、赏析、剖析的过程。文学鉴赏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语文教学各环节。近几年来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文学鉴赏,以期通过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发现文学之美,让学生在美的意境、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文学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给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好的便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多媒体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一、多媒体教学开启学生的情感之河情感是语文教学必要因素,既要增强情感因素,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成为给学生提供“真实”情感体验场所,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感受用心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在课堂学习中呼唤真挚的情感、真实的语言、真切地感悟,还学生一个本真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阅读体验教学中.移情指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文本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文本对象的丰富和提升,是文本、学生、教师之间心灵的契合。体验教学中的移情艺术表现为师生对文本的语词、人物、情节、气韵、意境等的领悟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氛围,教师有意识地预设相应的情境导入,从情感上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自身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与文本、与文本作者、与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更有效地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长期进行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乃至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在进行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成为给学生提供"真实"情感体验场所,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感受用心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要在课堂学习中呼唤真挚的情感、真实的语言、真切地感悟,还学生一个本真的语文课堂。一、真实的语文课堂呼唤本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真实情感,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具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深入课文内部,对内容进行分析,掌握课文的重点。例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文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  相似文献   

10.
情感不仅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以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一些名家经典篇目,其中凝炼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强烈真挚的情感,一定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美的资源,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文本中审美的内容和现实,汲取并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阅读体验教学中,移情指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文本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文本对象的丰富和提升,是文本、学生、教师之间心灵的契合。体验教学中的移情艺术,表现为师生对文本的语词、人物、情节、气韵、意境等的领悟和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体验是学生真实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催化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灵魂,强化学生情感就必须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读书明理。因此,做好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才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历来被称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良好的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式阅读教学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阅读,最终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阅读体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找寻合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挖掘适宜学生情感体验的文本内涵,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感受,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文本的想象之美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意义非凡;对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也意义非凡。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想象类文本尤其是现代诗歌的文本解读开展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一种理解,学生只有参与文本的情感体验,课堂才有生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通过以读带情、创设情境、言传身教、挖掘文本魅力、结合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语文课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发展语文思维。如果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尝试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那么必将加深体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链接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启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他们的个性思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激发他们的多元思维。  相似文献   

19.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了五种朗读指导策略,即自主感悟,读出强调;想象画面,读出意境;联系实际,读出体验;进入角色,读出情感;恰当评价,读出进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灵活选取一种或多种策略综合运用,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从而提高学生朗读质量,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20.
语文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情感、闪现思维火花、发现疑难问题、实现主体性的角色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