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心理、思维等精神要素的集中表达。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由“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两个元概念构成,是被中华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并遵循的精神特质。顺应时代改变,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伟大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高度凝练,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基本形态。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通过导向、激励、凝聚和教化等功能推动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一体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意蕴还体现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独特价值上,体现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塑造共同体的独特性、凝聚共同体认同以及激励共同体发展四个方面。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必定会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历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亦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它是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并通过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等加以展现。以救亡图存为主导价值理念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在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它明确了现代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促成了全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赋予了爱国主义以人民性的时代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中华儿女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经验、接续发展,逐渐形成人们认同的精神品质,并指引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持续奋斗、顽强拼搏。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赋予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精神彰显新的活力。中华民族要传承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创新,使其历久弥新,增强民族自信,推动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质.当代大学生将在秉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圣刚 《天中学刊》2005,20(6):110-111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群体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体现,既是无数哲人睿思的结晶,又是无数仁人志士躬身践行的结果.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价值取向、个人追求、社会理想等等.就整体而言,中华民族精神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和升华,形成了自强、仁爱、贵和、改革、创新、坚毅、气节、爱国等内在品质,这些内在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它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种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品格和力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积累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是其形成的思想基础,日本侵略所引发的民族危机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是其形成的主导力量,国民党当局对其形成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强思想基础,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已经落后了的中华民族要再度复兴,惟有弘扬民族精神。未来世界是大学生的世界,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大学生。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再度腾飞的百年大计。  相似文献   

15.
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好历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怎样学好历史呢?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民大众,历史上出现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如人文初祖黄帝;"路漫漫其修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民族精神,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这种精神。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及其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之基,也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先进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精神文化生产积极成果的总结,是促进社会繁荣、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的文化之基。所以,应正确看待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用改革创新的时代文化、西方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滋养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促进中华民族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所在。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应开拓"以文化人"的育人路径,切实做到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人、以社会实践文化锤炼人、以域外先进文化启迪人,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民族精神觉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针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进行分析与解读,从红色文化自觉视角着力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是其形成的思想基础,日本侵略所引发的民族危机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是其形成的主导力量,国民党当局对其形成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强思想基础,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