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自己的《八愚诗》写的一篇序。要了解和感受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情怀,就必须先从作者写作《八愚诗》的背景谈起。唐顺宗李诵永贞元年(805年),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执掌朝政,他们革新时政,以打击豪门贵族和宦官藩镇等势力。然而,永贞革新很快便遭失败,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  相似文献   

2.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江雪》。(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柳宗元原来在京城长安做官,因为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人,这些人联合起来反对革新,革新失败了。参加革新的人有的被杀害,有的被降职。柳宗元就被流放到永州做了一个小官。永州就是现在的湖南零陵县,在唐代时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柳宗元在永州还想着革新的事,就写了这首诗,来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和感情。  相似文献   

3.
《捕蛇者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代表作。写这篇文章时,他已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谪居永州后,他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下层劳动人民接触,对民生疾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加坚定了革除弊政、减轻赋税的政治主张。《捕蛇者说》的主题思想正是柳宗元这种政治主张在文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小传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县人(今山西永济)。公元773年出生于小官僚家庭,793年中进士,798年考取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正字(当时为封建王朝编纂校订图书的一种职务)。因为他是河东人,后人称他柳河东。又因他在柳州做过刺史,也称他为柳柳州。他是唐代有名的政治革新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具有强烈的尊法反儒倾向。他一生写了大量宣传革新,反对儒家学说的战斗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封建论》、《天对》、《天说》等。他死后,作品被收集在一起,编成了《柳河东集》。  相似文献   

5.
唐代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师友箴》,主要是讲为师和为友之道。此外,柳宗元还写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等专门阐述"师道"的文章。在这些论述中,他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尊重老师。  相似文献   

6.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为其《愚溪诗》所作的序文。全文凭其一气以贯之的24个“愚”字连缀成文,表面写溪愚、景愚、己愚,实则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激愤之情和“信而被谤”、“忠而见弃”的不平之气,创造出了托物自况、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深远的艺术境界。柳宗元少有大志,早年就“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立志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之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永贞元年(805年),33岁的柳宗元大刀阔斧地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以期大展鸿图,施展抱负,但革新触犯了某些权贵们的权益,王叔文因此被杀,柳宗…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时著名的文学家,他以诗歌擅长,与白居易柳宗元多有交往,白居易曾称他为“诗豪”。他曾于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因实行进步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十年后,被召还京都,因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犯当权者,第二次被贬。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再次被召回长安,又写了《再游云都观》一诗讽刺当权者,所以未受重用,直到晚年才做了太子宾客。刘禹锡创作《陋室铭》,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宫中,宦官专权,皇帝受制于家奴。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这是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大风大浪最能识别人,检验人,也最能锻炼人,造就人。唐代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年)和他的《封建论》最杰出的地方,就是在当时社会的大风大浪中,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革新,反对复古;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相似文献   

9.
《江雪》(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23课,五年制第七册第29课)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绝。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由于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诗人怀着悲愤郁闷的心情到了偏僻荒凉的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在贬谪永州的十年中,又经常有些奸佞小人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他常以屈原相比,从自已的遭贬联想到屈原的被放逐,曾写道:“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当时,他的处境是凄苦的,心情是凄清的,但精神却是不屈不挠的。正是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下,他写了《江雪》这首小诗。  相似文献   

10.
话说柳宗元他们罢了宫市,取缔了五坊,革新的序幕已经拉开,革新乘势急进,一场新的革新就要开始了。 这天,皇帝的议政机关——翰林院又举行会议,讨论政事。翰林学士王叔文正中坐着,面容很严肃,他看了一眼坐在自己旁边的王伾,然后对着前面就坐,的几个翰林学士说道:“各位大人,今天,召集大家对政事讨论,有什么建议就提出来吧!”说着,他望了望坐在后面的柳宗元。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 ,他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永贞革新”。在革新失败前夕 ,他借给王母写墓志之机热情讴歌革新领袖王叔文。元和十年永贞党人再次遭贬 ,刘禹锡处罚最重 ,远贬播州。其时刘母年事已高 ,承受不了旅途的颠簸劳顿。柳宗元冒着触怒宪宗的危险 ,上奏请求与刘禹锡对调。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前后的表现 ,充分显示出他对革新事业、对同志的忠贞和对朋友深笃的情义 ,展现了率直、果敢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永州八记》记永州地方八处名胜山水,每一篇前后都有联系,构成一组文章,是我国山水游记中的一座丰碑。它的出现,是跟柳宗元的政治生涯紧密相连的。投迹永州,寄情山水。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于唐德宗贞元九年(二十一岁)中进士,后任监定御史里行等官职。唐德宗逝世,顺宗李诵接位,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任  相似文献   

13.
美点赏析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年轻时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在政界的革新思想与他在文坛的斗争精神同样难能可贵。文如心声,不平则鸣,柳宗元的很多散文便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这当中,有我们熟悉的《捕蛇者说》、《愚溪诗序》、《种树郭橐驼传》,而流传后世的散文精品《辩〈晏子春秋〉》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人刚直不阿,有“矫世变俗之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出任江浙诸省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使他有机会了解了一些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弊病,并提出了改变朝政的主张。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如不改弦易辙,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文人),谈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总会提到他的“永州八记”,似乎柳宗元在永州只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其实,非也!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是九篇而不是八篇,照理应提“永州九记”。 但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总是提“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说: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主要造就在于永州。因此,对他写于永州的作品及其系年问题,很有必要进行仔细的研究,这不仅对了解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思想、著作发展变化大有好处,就是对整个柳宗元的深入研究也很有意义。 关于柳宗元写于永州的作品及其系年问题,义安礼的《柳先生年谱》,施子瑜的《柳宗元年谱》和一些柳学研究专著及论文均有涉及,特别是施子瑜的《柳宗元年谱》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但是,我在多年  相似文献   

17.
在柳宗元的政治生涯中,与之有直接或间接交往的皇太子共三人.一个是德宗时期的皇太子李诵,就是后来的顺宗;另一个是顺宗时期的皇太子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宪宗;还有一个是宪宗时期的皇太子李恒,即后来的穆宗.史料说明,王叔文集团在德宗朝以私交皇太子李诵起家;在顺宗朝,王叔文秉政,压抑皇太子李纯;在宪宗朝,柳宗元谪居永州初期,继续坚持"君在不事太子"的立场,为王叔文集团压抑太子李纯作辩解;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后期,检讨自己参加王叔文集团压抑太子李纯的错误并表示悔改;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期,又竭力结交和讨好皇太子李恒.柳宗元对皇太子的不同态度及其戏剧性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女皇吕雉     
吕后作为出色的女政治家,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可说是前无古人的。吕后尽管没有自封为女皇,但司马迁在《史记》中特意写了《吕太后本纪》,而“本纪”是为皇帝立传的,可见在司马迁看来,吕后是事实上的女皇,所以破格给予了皇帝的待遇。吕后,中国历史第一个事实上的“女皇”。她威慑天下,执掌朝政;她废立皇帝,号令朝臣;她剪除异己,残害情敌……她一生中有三个最亲爱的男人,丈夫刘邦,给了她一顶无与伦比的皇后凤冠,却把她扔进无边的寂寞之中;儿子汉惠帝刘盈,她的希望和依靠,但他貌似柔弱,却走向了令她肝胆欲碎的情感对立面,最后以生命的终结抛…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朋友是可以患难相助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当刘禹锡因写玄都观观桃花的讽刺诗得罪当权者被再次贬到遥远之地时,柳宗元考虑到他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于是自愿代为前往。虽然皇帝没有批准柳宗元的请求,但也更改了刘禹锡的贬谪之地。十四年后,当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时,好友柳宗元却已过早离开了人世。柳宗元去世前,曾将自己的手稿全部交给刘禹锡,还把儿子交给刘禹锡照看。  相似文献   

20.
正【初识经典】《柳河东集》原名为《柳先生文集》,又称为《河东先生文集》,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集,由他的好友刘禹锡编成。为什么柳宗元的作品集会称为《柳河东集》?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号。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河东人,世人给了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所以他的作品集就叫做《柳河东集》。这本集子一共有四十五卷,外集有两卷,收录柳宗元的全部诗文。在文集前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