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20世纪最后的四分之一时间,气候学由半经验的定性的描述性科学全面发展成为以数理化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定量科学。传统的气候学教学内容已不适应现代气候学的发展,难以起到地理学专业基础课应用的作用,必须进行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中心的改革。当前应以气候系统和全球变化为核心,跨学科试组织教学内容,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提高数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志  廉丽姝 《高教论坛》2014,(11):59-61
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发展的理念、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和体系化推进的理念为指导,构建以能力发展为基础的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构建"基础-专业-综合-拓展"的四模块实践教学内容并提出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讨论会提出气候系统的概念以来,气候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气候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气候学问题。笔者在本文结合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在该课程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气候学知识更替的重要性以及各学科之间交叉学习的必要性,并利用科研和教学中所涉及的气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把握气候学知识最新动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淑萍 《科教导刊》2023,(16):94-96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人才培养类型发生转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高等院校需要探索符合新工业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文章依据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分析当前“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基于新工科目标,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及学生学习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为“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象学和气候学”是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蝙写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点及习题;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增加课堂的学生参与意识;教学方法以多种的直观教学最为有利,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课堂上专业教学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将来的中学地理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因而有效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了讨论,内容涉及课程设计思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国永  韩艳  王亚杰 《考试周刊》2015,(19):152-153
地理科学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第一,大气圈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第二,倡导人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并从气象学与气候学和农业生产、森林火灾的研究、人类健康、旅游业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学习气象学与气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月 《考试周刊》2015,(39):9-10
本文从广西区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入手,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西区情并考虑学校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筑创新实验平台,将科研项目与校内实验教学相结合,野外实习与校内实验紧密结合等适合适合广西区情的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为区内其他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气象学与气候学"多年以来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寻找出对"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与科研关系等方面对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色的《地理与气象学》本科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对《地理与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认识和思路,以期为搞好后续的《气候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